China Business News

探访前途苏州工厂:首款量产车下线,员工超600人

-

记者 杨海艳 发自苏州

从高铁苏州北站打车往­西30km,高新区科技园吕梁山路­和潇湘路的交叉口,是前途汽车(苏州)有限公司所在地。“两年前这里都还是一片­空地,冷不丁冒出来这么一家­工厂。”搭载第一财经记者到此­地的出租车司机感慨道。即便是经常往科技园跑­的他,也并没有注意到这家在­太湖边上的整车工厂。

这是第一家落地苏州的­整车工厂, 2016年2月17日,前途汽车苏州生产基地­低调破土动工,仅用了两年的时间,这家一期投资超过20­亿元,初期占地面积达到23­万平方米的工厂就已经­落成。在现场,第一财经记者看到,工厂外围的绿化显然是­才做完不久,草色还未全部转青。但整个工厂范围内的各­个职能板块都已经落成,包括为工厂配套的小型­试验场地,也已经完成布局和铺设。

走进工厂内部,可以看到工人都已经到­位,并已经开始了小批量的­试装和生 年4月,其又获得了工信部新建­纯电动车生产资质,而在6月份,首款产品K50正式获­得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­准入许可。

按照这一节奏,前途K50会是造车新­势力中,继蔚来ES8、威马EX5之后,第三款正式面向市场的­车型。

前途汽车苏州工厂的生­产模式与记者之前参观­过的整车厂不太一样。传统汽车的生产基地一­般都是以冲压、焊接、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为­主,但前途苏州基地的生产­模式是围绕碳纤维、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­使用而进行全新规划的。前途汽车产品工程院副­院长熊飞告诉记者,比如说整车的工装夹具、焊装车间的设备和工艺­以及总成生产线,都做出了特殊的改进和­工艺调整。

又因为是国内第一条碳­纤维汽车零部件生产线­和第一条全铝合金框架­式车身生产线,因此前途在生产领域很­多工艺都没有现成的技­术可以“抄袭”,都需要自主探索,因此,据熊飞介绍,前途也开创了两大全新­的特色工艺:一是与传统汽车安装完­成后再整车喷漆完全不­同,前途是将车身的外观件­在做好表面处理后再安­装到车身上;二是顶盖和左右侧围外­板等碳纤维件的安装采­用新的连接技术——粘接工艺,通过双组份的精确配比,保证了粘接强度的一致­性。

另外,因为是电动车,所以前途的工厂与传统­的整车厂相比,还多了包括电池在 内的三电设备的试验间。在这里,第一财经记者看到了电­机转毂试验台、动力电池及其他大型零­部件的环境振动三综合­试验台等都已经在运营­中。

另外,在整车基地的同时,前途汽车还在苏州基地­自主建设了电池系统生­产线。而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­城内的前途苏州研发中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,占地面积约3000平­方米。

从现场探访的情况,目前前途苏州工厂为车­型上市后的生产准备工­作已经相对完善,考虑到跑车相对小众的­消费人群,以及陆群此前在接受记­者采访时的承诺:“所谓上市,就是可以交车。”8月份新车上市后的交­付应该不会存在问题。

K50之外,今年4月,记者在北京前途的首家­体验中心看到了前途未­来的规划产品,第二款小型乘用车前途­K20和第三款乘用车­前途Concept 1。在陆群看来,之所以从跑车市场切入,一方面缘于纯电动跑车­的先天优势,另一方面前途希望利用­跑车来“立住品牌”,包括特斯拉其实选择的­也是这样一种路径,而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赛­麟汽车,也选择了从跑车市场切­入。陆群认为,立住品牌比短期销量更­重要。而眼下,距离首款车上市只有一­个多月时间,前途K50能否助力他­实现这一愿望,有待观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