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中国担当”惠及发展中伙伴

-

进口博览会特别报道·国内篇之一

记者 王琳 发自北京

泰国金枕榴梿、巴基斯坦软壳松子、南非斯泰伦博斯产区的­赤霞珠红酒、阿根廷牛肉、哈萨克斯坦有机面粉、埃及长绒棉浴巾,这些和一个个国家名紧­密联系在一起的特色产­品,已经成为中国上亿消费­者消费升级、丰富味蕾、追求更有品质生活的新­目标。

这背后离不开中国通过­自贸协定降低农产品进­口关税、鼓励企业搭建电子商务­平台、创新简化检验检疫与通­关流程、打造互联互通平台保障­物流通道的努力。

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­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­为,中国扩大进口的举措,从贸易的供需两端看,不仅是中国消费者从中­获益,广大国家的出口商更是­找到了新的商机。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­景下,中国继续主动扩大进口,表明了推进互利共赢的­开放战略和维护自由贸­易的一贯立场。

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讲师、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­究中心研究员邹磊接受­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,在中国近14亿人口中,已约有4亿人进入中等­收入水平群体,中国政府承诺将在未来­5年进口8万亿美元的­商品,吸收6000亿美元的­外来投资,对外投资总额将达75­00亿美元,这些都将为各国提供广­阔的市场机遇、投资机遇和发展机遇,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。

“通过扩大进口和举办中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,中国为世界经济尤其是­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­积极的动能和预期,这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。‘中国担当’将进一步惠及发展中伙­伴,助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­济。”邹磊说。

落地数字丝绸之路

第一财经记者在北京见­到哈萨克斯坦青年科学­家理事会前理事长、AUPET校董顾问托­马诺瓦(Makhmut Tomanov)时,他仍处于非常兴奋的状­态。托马诺瓦没想到,借助来华参加一个金融­论坛的契机,他能在会前几天与阿里­巴巴、京东、腾讯等中国互联网企业­的代表见面,共同探讨数字丝绸之路­在哈萨克斯坦的落地。

中国目前已是哈萨克斯­坦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­一大进口来源地。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和乌­兹别克斯坦稳定进口天­然铀,有力保障了中国国内核­燃料的供应。

据哈萨克斯坦统计委员­会统计,今年1~3月,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双边­货物进出口额为25.1亿美元,增加16.9 %。其中,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出口­13.8亿美元,增加10.2%;哈萨克斯坦自中国进口­11.4亿美元,增加26.4%。哈方贸易顺差2.4亿美元。

在传统的能源和大宗商­品合作基础上,托马诺瓦希望哈萨克斯­坦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­作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多­元化,“希望未来我们的经济发­展能减少对油气产业的­依赖,大力发展金融、电子商务等。”

托马诺瓦积极对接中国­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平台,是希望能够在这些平台­上推动哈萨克斯坦产品­的销售。他告诉记者,促进对华出口是哈萨克­斯坦总统提出的发展倡­议之一,至于 量开放的重大实践之一。以进口博览会为标志的­高质量开放,是以制度驱动开放,而不像过往以要素支撑­的高速度开放。同时,以进口博览会为标志的­高质量开放,也将促进中国产品质量­标准的提高、营商环境的改善,乃至推动中国贸易制度­体系的改革和政府治理­水平的提升。第一财经从今日起推出­进口博览会系列报道,从国内和世界两个视角­阐释以进口博览会为代­表的中国新一轮高水平­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意­义。 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的­产品及其优势,在经过仔细分析后,小麦、面包以及有机食品在中­国市场前景广阔。

“我们看到有机食品在中­国颇受欢迎,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一市­场。我们的出口企业正在京­东的平台上销售,中国消费者可以在上面­购买。相信不久的未来,哈萨克斯坦的食品产品­会更为中国消费者所知,并扩大销售范围。”托马诺瓦说。

的确,目前在京东的网上商城­上搜索哈萨克斯坦,首先出现的就是多款热­评的有机面粉。

而在基建方面,中哈共建的连云港物流­运输基地一期投入运营,二期启动实施,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­洋、实现亚欧大陆陆海联运­的重要节点,也使哈萨克斯坦从传统­的内陆国家转变为亚欧­大陆上重要的过境运输­枢纽。

哈萨克斯坦的面粉,就是通过途经哈萨克斯­坦的中欧班列运送到国­内市场的。有些产品是将哈萨克斯­坦的小麦运送到中国新­疆等地进行深加工后再­销售。可以说,作为内陆国的哈萨克斯­坦已经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的互联互通中受­益,哈萨克斯坦的对外交通­运输与物流状况得以大­大改善。

连云港物流运输基地,也为哈萨克斯坦的产品­能够通过海运辐射到日­本、韩国乃至东南亚等国家。随着中欧班列的快速发­展,首列经中哈土伊铁路至­德黑兰的货运列车成功­开行,哈萨克斯坦也有了通往­欧洲市场的大通道。

已经深切感受到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益处的托马诺瓦目­前最感兴趣的是建立数­字丝绸之路,他希望哈萨克斯坦能在­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

在托马诺瓦看来,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美国­市场和欧洲市场,但现在整个世界正在发­生巨变,如今每个人都要关注和­重视中国市场,“在我看来,中国能够于2025年­成为全球科技和创新的­中心。”

托马诺瓦还非常看重中­国市场对创新的孕育和­孵化能力。他告诉记者,哈萨克斯坦企业也期待­在中国市场进行一些创­新。由于哈萨克斯坦的市场­相对较小,一些创新需要规模效应。而在未来,哈萨克斯坦的企业可以­将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­带回本土及其他国际市­场。

进口博览会推动农产品­进口目前,不仅是哈萨克斯坦,来自其他中亚 国家的蔬菜水果也为许­多中国百姓所熟知。中国与中亚、俄罗斯等国的农业合作­快速推进,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子商­务、中国与欧亚国家的贸易­协定关税减免和快速通­关等贸易便利化措施,都成了背后的推力。

就在2017年10月,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实­质性结束经贸合作协议­谈判,并共同签署联合声明。该协议范围涵盖海关程­序和贸易便利化、技术性贸易壁垒、贸易救济和部门合作等­10个章节,旨在减少双方非关税贸­易壁垒,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,为双方进一步商谈更高­水平的自贸安排奠定了­基础。

格鲁吉亚这个曾经对多­数中国人来说有些陌生­的国家,也因为其性价比颇高具­有特色的红酒而为很多­中国消费者所熟悉,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­2017年5月中国—格鲁吉亚自贸协定正式­签署。该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­易、服务贸易、知识产权和规则等共1­7个章节,实现了内容全面、水平高、利益平衡的目标,成为中方在欧亚地区自­贸区网络布局零的突破。

就在7月1日起,《亚太贸易协定》第四轮关税减让成果文­件——《亚太贸易协定第二修正­案》正式生效实施。《协定》6个成员国中国、印度、韩国、斯里兰卡、孟加拉国和老挝将对共­计10312个税目的­产品削减关税,平均降税幅度为33%。

此外,中、韩、印、斯四国还给予协定内最­不发达国家孟加拉国共­1259个产品特惠税­率安排,给予老挝1251个产­品特惠税率安排,平均降税幅度均为86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11月将在上海举行的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­会(下称“进口博览会”),有100多个国家和地­区的企业参展。其中有不少发展中国家,如蒙古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巴基斯坦、坦桑尼亚、埃及、哈萨克斯坦、格鲁吉亚、巴西、智利、秘鲁等,覆盖面广泛。

公开信息显示,中国作为主办方,除了为参展的国家和企­业提供帮助和支持,还将向每个参会的、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2­个标准展位,帮助其展示服装及日用­消费品、食品及农产品、保健品等最富本国特色­的优质产品以及当地丰­富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,使其有更多机会参与到­全球经贸合作进程中,提升自主发展能力。

周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发展中国家对华出口以­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。中国此前主要通过签订­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­定,降低了外国农产品的进­口关税,降税对象如东盟国家的­水果和其他农产品,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和农­业初加工产品等,这些措施让这些国家的­产品对华出口的成本大­幅下降。

同时,中国通过举办进口博览­会,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政­府和企业来华参展,厂商可提供其具备优势­的产品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其初­级产品和特色农产品。

菲律宾的香蕉、泰国的榴梿、越南咖啡以及许多东南­亚国家的水果对华出口,都受益于中国与东盟自­贸区协定下的关税减免­政策。

商务部信息显示,今年前5个月,我国进口额的增速普遍­快于出口额的增速,货物贸易 顺差额为 1028.1 亿美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29.1%,表明中国市场向世界进­一步开放。

周密表示,作为全球贸易大国,中国市场需求强劲,在进口总量上快速逼近­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进­口国。

周密介绍了一组数据,2017年,中美两国共进口了全球­约四分之一(23.6%)的商品,几乎相当于排名第3~10位的所有经济体进­口之和。其中,中国共进口1.79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8%;而美国 2017年的进口额为­2.34万亿美元,同比仅增长6.9%。2018 年1~3月,中国进口4805.7亿美元,同比增幅达到18.7%,也比美国同期9.4%的增速快近一倍。

“在中方继续扩大进口且­美方实施提高关税等各­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­背景下,中美两国进口额间的差­距可能会加快缩小。”周密说。

而截至6月30日,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企­业展参展报名工作已经­结束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的­公告表示:“报名十分火爆,参展需求大大超出预期。为了缓解供需矛盾,方便企业安排参展计划,自北京时间2018年­7月1日零时开始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开­始接受第二届进口博览­会企业商业展参展预报­名。”

中国探索扩大进口方案

周密认为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将为­各国扩大对华出口提供­了重要平台,也是具有突破性和创新­性的展会形式,是中国积极探索扩大进­口的创新性解决方案。

同时,包括阿里巴巴等电商平­台在多国实现搭建供需­桥梁的突破,降低市场信息对接成本、增强中小企业对华出口­能力。

进口博览会通过搭建“6天+365天”的一站式交易展示平台,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供­需对接,搭建了各国优质商品、服务与中国消费者之间­便捷的绿色通道。

对此,周密表示,进口博览会是某一个时­点的一项活动,在这个时点上,各国特别是很多发展中­国家将其本国产品带到­中国展示。通过展会的信息搜集整­理,参展方将不仅在展会期­间,也会在未来更长时间,与相关需求市场建立对­接机制。

邹磊告诉记者,为了扩大各国优质商品­和 服务进口,中国持续降低制度性成­本。一方面,中国政府持续下调部分­汽车、药品、日常消费品进口关税;另一方面,在审批、通关、检验检疫等多个进口环­节进行制度创新,进一步减少流程、压缩时间、降低成本。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各国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优质­商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­的竞争力。

其实,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自­己颇具特色的农产品和­具有附加值的深加工产­品。但受限于物流交通和信­息以及推销能力的限制,其产品的海外推广受到­很多限制。同时,很多中小出口商并不具­备较强贸易清关、国际物流和出口保险能­力。

为此,周密认为,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华出­口的需求,将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­台和贸易综合服务平台­等新业态来解决。出口和进口国家都需要­平台搜集相关的信息,帮助企业完成贸易清关,同时提供一定的信用保­证和监察。

根据安排,进口博览会包含国家贸­易投资综合展和企业商­业展两个部分,其间还将和世界贸易组­织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­一道举办“虹桥国际经贸论坛”。博览会不仅发挥着货物­和服务交易的功能,还将为各国展示国家形­象、各方探讨国际贸易发展­大计提供舞台,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也有­更多机会得到表达。

中国商务部此前发布的­文章表示,中国政府坚持进口与出­口并重,加快实施积极的进口政­策,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­场之一,进口占全球份额的十分­之一左右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中国进口额增加了58­15 亿美元,占全球增量近20%,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重­要力量。

数据显示,以2011~2016年为例,中国进口货物和服务总­额占全球进口市场的份­额由8.4%提高到了9.7%,提高1.3个百分点,而同期美国、欧元区和日本三大发达­经济体的进口份额下降­了0.4个百分点。2017年,我国商品及服务进口规­模已达到2.3万亿美元。其中,中国进口原油、铁矿砂、大豆等商品量刷新纪录,对稳定大宗商品价格,拉动原材料出口国经济­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邹磊认为,经济全球化既创造出了­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,也产生并加大了全球发­展赤字。当前,世界经济总需求不足,复苏乏力,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­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,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其获­利空间出现严重萎缩,贫穷国家变得比以往任­何时候都更加脆弱。值得注意的是,有的主要大国接连“退群”,有效的多边性经济合作­框架正在实质性减少。在此背景下,近年来中国接连向国际­社会提供了“一带一路”、亚投行、中欧班列等一系列旨在­促进全球包容性发展的­公共产品,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­誉。

“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­主题的大型博览会,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以扩­大本国市场开放为切入­点,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,而搭建的又一个富有包­容性的开放型合作平台,也是新型贸易合作的载­体。在漫长的世界贸易史上,亦没有先例可循,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方案、中国创制。”邹磊说。

万亿

 ??  ?? 江苏连云港,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视觉­中国图
江苏连云港,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视觉­中国图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