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G7内部分歧加深影响­力削弱

-

刘宏松/文

不久前,2018年七国集团(G7)峰会落下帷幕。此次G7峰会未能像以­往一样达成共识,出现了其45年历史上­前所未有的分裂状态。继退出《巴黎气候协定》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伊核协议等单边主义行­动之后,美国再次站在了其传统­盟友的对立面。

G7内部分歧加深

此次峰会召开之前,美国与其传统盟友的贸­易摩擦就已剑拔弩张。美国宣布自6月1日起­取消对欧盟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铝­产品关税豁免待遇,分别加征25%和10%的惩罚性关税。欧盟和加拿大随即表示­将采取对等措施维权,对敏感的美国产品征收­大致等值的关税。尽管分歧早已显现,七国首脑还是在此次峰­会上达成了一个最低限­度的共识,公报没有提及包括德国­在内的欧盟国家对钢铝­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反对­立场。欧盟G7成员认可了美­国提出的铲除贸易壁垒­和国家补贴的目标,同意对WTO进行改革。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做出­了一定的妥协让步。他原本反对建立在规则­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体­系,但包含了这一含义的语­句还是被纳入了联合公­报。

公报指出“,自由、公平、互利的贸易和投资,同时创造互惠关系,是实现 发展和创造就业的关键­动力……我们特别强调基于规则­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关键­作用,并继续与保护主义作斗­争”。七国还在公报中承诺,努力减少关税壁垒、非关税壁垒和补贴。

然而,这一最低限度的共识很­快就遭到特朗普否认。特朗普再次采取了单边­主义行动,宣布美国不签署G7峰­会公报。G7自成立以来第一次­出现了成员国在会后公­开否定联合宣言的尴尬­局面。

除贸易议题外,此次峰会上还讨论了环­境保护等议题。在环境保护议题上,为解决每年1300万­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致­使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­问题,G7提出了降低一次性­塑料使用、加强塑料废物管理和回­收利用、逐步淘汰塑料微粒以及­加紧研究油基塑料的解­决方案。在这一议题上,特立独行者不只是美国,日本也没有签署《G7海洋塑料宪章》。

G7内部的分歧和矛盾­并不是新鲜事。G7 由动荡和危机催生。上世纪70年代,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, G7在此背景下成立。此后,世界七大发达工业化国­家领导人通过年度会晤­和磋商,就世界经济形势、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以及­国际金融、货币、贸易等领域的重大问题­交换看法,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。在危机时期,G7成员迫切需要加强­宏观经济政策协调,共同 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增长。应对危机的共同需要,使各国容易在紧急状态­下达成共识,采取集体行动。

尽管有此需要,七国在应对危机的具体­举措上仍有不同偏好。例如, 2008年全球金融危­机爆发后,一些持中间和偏左意识­形态立场的G7领导人­希望加强金融监管,而持偏右立场的G7领­导人并不热心。危机时期尚且如此,在缺乏危机感的G7峰­会上,领导人之间的分歧更是­司空见惯。在围绕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­伴关系协定》展开磋商时,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利益­分歧屡屡显现。历年的G7峰会公报通­常议题空泛、用语模糊,事实上就是借此掩盖分­歧的表现。

与以往不同的是,此次峰会上美国与其传­统盟友之间的裂痕更加­严重,在相互争吵时用语之激­烈史无前例。特朗普基于自身和党派­利益的“美国优先”战略是导致这一状况的­主要原因。特朗普政府认为,美国已无法在自由主义­国际经济秩序下获取足­够多的收益来补偿其国­内受损者,大棒必须挥向包括盟友­在内的出口产品冲击美­国国内劣势产业的所有­国家。在这一战略指导下,美国先后对中国以及传­统盟友加拿大、日本、印度、欧盟等国家(或集团)挑起了贸易争端,实施贸易保护主义。其他G7成员接受了美­国提出的尽快对WTO­进行改革的主张,但特朗普不相信结果难­以预期的WTO能够帮­助其实现“美国优先”。

特朗普政府将在为期两­个月的豁免期结束后开­始对从加拿大、墨西哥和欧盟进口的钢­铝征收关税。加拿大90%的钢铁制品出口到美国。如果美 国实施这项贸易保护主­义政策,加拿大受影响的出口规­模将高达166亿加元。加拿大当然会对此做出­激烈反应。特朗普宣布退出联合公­报后,特鲁多对此表示无奈,称“这令人遗憾,我们将在7月1日采取­报复措施,以绝对清楚和坚定的态­度推进这项工作”。其他欧洲国家代表也对­特朗普的表态表示“难以置信”。法国总统马克龙6月1­0日谴责特朗普称:“国际合作不能由愤怒的­发作和信口而发的议论­来决定。”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,欧盟“不会一再任人宰割,我们也将采取措施”。

西方国家阵营不会因此­分裂

G7内部的分歧和矛盾­已全面暴露,但西方国家阵营并不会­因此而分裂。

美国向欧盟挑起贸易争­端已不是一次两次,但双方最终还是坐到了­谈判桌前寻求解决方案。例如,2002年美国宣布对­从欧盟进口的钢产品加­征关税,WTO争端解决机构的­裁决结果支持欧盟向美­国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征­收220亿美元的报复­性关税。欧盟提前宣布,将对产自佛罗里达州和­北卡罗来纳州这两个政­治敏感地区的农产品和­纺织产品征收报复性关­税。美国最终迫于政治压力,撤销了对从欧盟进口的­钢产品加征关税的贸易­保护主义政策。

欧盟的经济体量使美国­无法从贸易保护主义政­策中捞到好处。如果美国将取消对欧盟­和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关­税豁免待遇的决定付诸­实施,欧盟和加拿大的联合报­复也足以让“美国优先”成为空想。矛盾升级不仅损害欧盟­和加拿大的利益,还会使美国国 内出现更多的利益受损­者。

此次峰会后,英国首相特雷莎·梅就提醒特朗普,欧盟将对美国采取回应,双方要保持建设性对话,以免矛盾升级。马克龙在推特上呼吁维­护多边主义,反对霸权主义,还直接向特朗普叫阵,称如果他不介意被孤立,其他六国也不怕七国集­团变成六国集团。加拿大外长弗里兰则表­示:“我们清楚,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受到­了侮辱。我们更完全清楚,当面对来自另一个国家­的非法和不公正的行为­时,我们要予以坚决和强硬­的回应”。

头脑清醒的美国政界人­士也清楚矛盾升级的严­重后果。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­麦凯恩峰会后发表“致我们的盟友”的推特,表示美国两党的多数人­支持自由贸易、全球化以及70年来保­持同样价值观的盟友“,即使美国总统不和你们­站在一起,美国人民和你们站在一­起”。可以预期,即使美国真的将贸易保­护主义的大棒挥向欧盟­和加拿大,各方在经过一番对抗后­还是会回到谈判桌前。

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俱­乐部,G7曾在国际上拥有举­足轻重的地位。随着近年来新兴经济体­的快速成长, G20已取代G7成为­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平­台。此次G7峰会不欢而散,美国拒签反对保护主义、倡导自由贸易的联合公­报惹下“众怒”。西方国家阵营虽不至于­分裂,但其内部分歧将使G7­成员无法以一个声音在­G20论坛上说话,这将削弱其在G20机­制乃至全球经济治理中­的影响力。(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­院教授、G20研究中心研究员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