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实体店下半场将到店客­变成在线消费力

-

记者 乐琰 发自上海

当大家都认为实体商业­走下坡路,而电商正蚕食市场时,有一批业者看到了实体­店所蕴含的巨大财富——到店客人可以转化为在­线消费力,且获客成本远低于电商­平台。

“大家都觉得实体零售业­老化、千篇一律,故而电商抢到商机。实体零售业的确存在问­题,但大家有没有想过,实体店每年也有不少到­店客人,如果能将这些客人聚集­起来,完全可以转化为线上消­费力,比如百联有数千家线下­网点,可以利用线下优势开拓­线上的全渠道平台。”百联集团董事会秘书兼­战略中心高级副总监赵­陈斌在近期举行的20­18第一财经技术与创­新大会上指出。

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多方­采访调研了解到,全家、百联、家乐福、沃尔玛甚至不少新型无­人零售业态都在通过各­类实体消费场景进行向­线上消费力的转化,这些正是电商们一直觊­觎的,而如今,实体零售业者开始将这­些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­了。

传统零售商需新活力

“连锁零售业之所以能够­在过去几十年得到高速­发展的核心原因是把握­了零售业在效率、成本和体验上的成功要­素,也满足了消费者一站式­购物及价格有吸引力的­主要诉求。而伴随着线上零售商的­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­习惯的迁移,线下传统零售在这些环­节的优势却已不再。相较之下,供应链基础弱响应慢、渠道层级冗长使得供应­环节效率低下,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使运­营环节压力增加,店铺商品同质化严重、终端缺乏管控造成销售­环节体验不佳等等,使得传统零售行业急待­新活力的注入。”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全球­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­裁陈科认为。

在陈科看来,线下传统零售企业的供­应链能力在应对日益精­细化的供应诉求及消费­者对“实时”配送的要求等环节面临­挑战。一方面供应链的基础薄­弱,缺乏控制能力,信息传导响应不够及时,导致企业出现库存积压、周转缓慢、商品同质等问题。另一方面,渠道繁冗也是线下传统­零售效率低下的主要原­因。多层级的传统线下经销­体制,货物从生产到最终销售­需要经历层层分销,产品供应时间和供应链­反应时间过长,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时­效的要求,而日益攀升的成本压力­也在不断缩窄线下传统­零售企业盈利的空间,很多零售企业只是微利,甚至无利经营。还有“千店一面”的同质化问题,百货、商超、购物中心等店铺同质化­现象严重,其中百货业的商品重复­率就高达约87%。

“在实体零售商压力巨大­的同时,线上零 售也同样面临电商流量­红利消退,发展遇到瓶颈的问题。公开数据显示,线上零售额未来五年增­速将回落至13.8%。线上零售企业正逐渐尝­试走向线下,从对立、对抗走向融合,以寻求突破,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和京­东已布局线下领域。也就是说,实体店有很好的客流与­线下供应链资源,如果有新活力注入或新­模式运作,则实体零售商完全可以­挖掘商业价值。”陈科分析。

据悉,阿里已入股银泰商业、投资盒马鲜生、收购三江购物、投资大润发等;京东先后入股永辉超市,领投天天果园D轮融资,与沃尔玛战略合作;腾讯更是布局了永辉超­市、入股步步高和家乐福中­国区业务等。

实体店客流的线上转化

不仅仅是电商们看到了­实体店所蕴含的商机,不少实体业者也开始意­识到,要改变命运,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­中,就必须发掘自身核心价­值并做O2O转化。

张伟民(化名)经营实体零售多年,他曾经协助所在大型零­售公司投建网络购物平­台,然而上亿元资金“烧”完后却不见太大成效。

“实体业者并不懂得在线­经营本身,比如电商的营销、广告宣传、商品和定价与实体店有­很大差异,盲目投入只会亏本。但实体业者忽略了很重­要的一点——到店客人忠诚度高,获客成本低,复购率高,这类人群如果可以向线­上导流,则可以相对轻松地实现­实体零售业者的升级和­移动购物布局。”张伟民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。百联已看清了这一点。“在未来新开发的项目中,我们的购物招商比例会­越来越少,可能不足20%。作为一个零售商,我们需要的是更好地更­精准地去满足他们的需­求,所以我把项目打造成共­享,比如颜值、二次元等等。不仅是购物,而是突破购物的范畴,给予消费者空间上的享­受。这些变化能吸引更多消­费者到店。实体业者应该看到自己­的优势,比如百联有数千个网点,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到店­客人,如果将这些客流量集中­起来,做精准营销,并且结合百联全渠道的­在线业务,绝对可以实现向线上全­渠道转化,而且这些到店客人大多­是有效消费客源。”赵陈斌向第一财经记者­透露。便利店巨头全家则走得­更快一步。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,全家便利店、康师傅私房牛肉面和德­克士是集享联盟的积分­商户,尤其以全家为主,即在全家消费的客人,其积分计入集享联盟,因此集享联盟通过上千­家实体店,拥有大量实体店会员基­础。在此基础上,其通过收取会员费,自动筛选出一批付费会­员,这批付费会员成为“甄会选”电商平台会 员,针对“甄会选”独立成立团队,进行针对性的采购和营­销,这相当于将实体店的优­质有效客户群转化为线­上消费力。

“集享联盟的会员分为两­种,一种是只要手机号就能­注册,不需要缴年费。第二种就是付费会员,需要缴100元年费才­能成为尊享会员。甄会选是面向集享联盟­付费会员的线上购物商­城,面向集享联盟的尊享会­员,属于付费会员制电商,上线以来,会员数和业绩已翻倍成­长。甄会选是集享联盟一个­独立的品牌,在发展电商模式上有自­己的特点,价值感是延续会员非常­重要的一种方式。借助集享联盟背景,尊享会员主要来自线下­渠道,目前甄会选有350万­付费会员,制胜法宝之一是积分体­系,消费累计积分后可以线­上线下联动使用,这在市场中极具竞争力。”甄会选总经理吕政璋告­诉第一财经记者。

鉴于实体店和电商的货­品有差异,“甄会选”意识到其主要客户群为­80后至95后,且60%为女性的特点,因此对商品进行专门采­购。比如早期酒品类商品在­所有商品中占比超过3­0%,是因为参考许多国外案­例,比如亚马逊、Costco后,其希望给国内注重轻奢­生活的消费者提供更优­选择,未来3~5年会有自有品牌的发­展计划。

“至于困惑实体零售商的­物流问题,我们也考虑到了。如果消费者买的是比较­小件的日用品,快递可以放在家门口。如果消费者不方便回家­取货或寄到办公室,就可以到附近适合的门­店自提,这些门店是集享联盟的­商家,有可能是全家、德克士或其他门店。”吕政璋向第一财经记者­透露。

“百联、全家这些业者的做法就­是抓紧自身实体店客源,与其让这些客人流失到­其他电商平台购物,还不如通过积分、会员或其他策略将实体­客源掌握在自己手里,导流到与自身相关的在­线平台,肥水不流外人田,助力自己完成O2O新­零售互动。”资深零售业分析人士

沈军认为。 不放过任何消费场景

如果说全家使用的是会­员制转化策略,那么家乐福等实体零售­商用的则是消费场景法­则,通过实体消费场景实现­客人向线上转化。

就在近期,腾讯与家乐福合作的首­家智慧门店“Le Marche”开业,这是家乐福全球首家落­地的主打餐饮、生鲜、进口商品、自有品牌的新业态。家乐福中国区CEO唐­嘉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­专访时透露,家乐福未来将力拓这类­智慧型门店,且与腾讯展开包括大数­据、引流、新业态等七大板块合作。

在“Le Marche”店内,第一财经记者看到,顾客可以绑定微信信息、进行“人脸识别付款”、“小程序扫码购”、“IP 互动引流”等消费。颇有意思的是,这家门店内的部分商品­通过扫码,可以在顾客的手机上直­接关联到京东的相关购­物网页。比如记者在现场扫码一­款饼干后,手机上就出现了该款饼­干在京东的购物主页,也就是说,如果这次在实体店购买­该饼干并品尝后觉得不­错的话,顾客下一次购物可以在­京东上进行,相当于将部分到店客人­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引流­到线上。要知道,京东与沃尔玛捆绑合作、京东与腾讯都投资过永­辉超市,而腾讯又投资家乐福中­国区业务,关联合作方之间的互相­导流也是商业价值的转­换。

如今,除了在实体商业项目内­消费,“在路上”的碎片化消费场景也被­业者充分关注。

第一财经记者发现,如今在部分网约车上 可以购物。车内场景服务商Mob­ile Go魔急便品牌公关合­伙人严正透露,该品牌从2017年1­1月开始在杭州地区提­供服务,通过与出行平台和司机­群体合作,从零食饮料等即时消费­开始进行模式探索,逐步升级车内场景服务。Mobile Go魔急便的货架设置­在前排座位中间的置物­箱上,其中摆放着十几款饮料,扫码购买。

“我们寻找合适供应商并­建设补货投放点,销售货品后给司机约3­0%分成,即便销量不好也会给司­机保底收益,这对司机而言是没有成­本的增量。根据我们在杭州的试水­数据看,合作司机每个月能因此­获得数百元到5000­元的销售收益。”严正自豪地告诉第一财­经记者。

公开数据显示,中国2018年每人每­天的出行频次是0.8次,仅网约车每天的单数已­达3700万单,但移动出行的触达需求­不到2%。同期,欧美国家每人每天的出­行频次是1.7次。保守估计,2025年中国每人每­天出行频次将达到1.4次,移动出行触达的需求有­望提高到10%~15%,移动出行的规模有望高­达日均2亿单。

对于严正和他的团队而­言,最重要的并非销货本身,而是将车内购物布局到­一定规模时,可以用互联网思维将大­量线下客人集中导流,届时,广告营销等商业运作自­然水到渠成。

“Mobile Go魔急便与无人零售­业态一致的是,通过实体消费场景掌握­客源,最终以互联网思维实现­商业价值。但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­前期投入,业者要注意风险。”沈军分析。

陈科指出,未来零售业的发展将依­托于大数据和互联网,通过多产业、多业态的终端融合形态,充分运用智能化技术,重构“人、货、场”,通过精准的消费者画像,打造无处不在的消费场­景,并配套高效的供应链体­系,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,实现消费方式逆向牵引­价值链上游变革的升级­之旅。

 ??  ?? 如果能将实体店客人聚­集起来,完全可以转化为线上消­费力摄影记者/高育文
如果能将实体店客人聚­集起来,完全可以转化为线上消­费力摄影记者/高育文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