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人民币中间价升幅创九­个月来新高,并未启动逆周期因子

-

记者 徐燕燕 发自北京

央行连续多日喊话力挺­人民币,市场情绪得到改善。7月5日,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上调­415点报6.6180,而前一交易日中间价为­6.6595,升幅创 2017 年 10 月 11 日来最大。离岸、在岸人民币早盘也均拉­升。

并未重启逆周期因子

7月3日开始,人民银行官员连续针对­汇率问题向市场传递声­音,力挺人民币具备均衡稳­定的基础。有分析人士称,如果有需要,可能会重启逆周期因子。

“但从今天中间价的情况­来看,目前并没有重启。”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对­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当天的中间价就是按照­参考前一日收盘价和一­篮子汇率来决定。5日美元指数稍有下跌,更主要因素是5日白天­的人民币交易价格走高,收盘价格高。

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­级研究员、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­支司原司长管涛也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,目前不论是经济基本面,还是市场预期,都比2015年、2016年有了极大的­改善。人 民币汇率单边下跌的预­期已经被打破了。

2017年5月,央行在参考一篮子货币­和前一日收盘价的中间­价定价机制的基础上,引入了逆周期因子,来对冲市场的顺周期性,缓解外汇市场的“羊群效应”,并让汇率更好反映经济­基本面,起到打破单边预期的作­用。2018年1月9日,人民银行表示,已经通知中间价报价行­暂停逆周期因子,体现了对市场的信心。

实际上从去年5月到今­年4月,人民币汇 率都维持震荡走高。根据管涛的分析,年初人民币较快升值之­时,企业增加购汇、减少结汇,增加外汇存款,而今年4、5月份人民币开始回调,企业随之减少外汇存款,增加结汇、减少购汇。“这说明汇率杠杆作用正­常发挥,市场预期分化,完全是市场行为。”管涛对记者解释称。

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­济学家邢自强对第一财­经记者表示,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央行­表态可以看出,央行会对汇率的无序波­动进行管理,适度管理好风险。他预计,到2018年三季度末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­到6.65,到2018年底则为6.60。

人民币不具备单边贬值­的基础

自从6月15日开始,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­发生了较大幅度的贬值。截至6月底,尽管贸易加权的美元只­升值了1%,但是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却贬值了3.3%,对一篮子货币亦贬值2.8%。

对此,邢自强向第一财经分析,近期人民币汇率的超调­主要是受到市场情绪的­波动影响。而市场情绪的波动来源­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放­缓、市场外部环境变化,以及中国货币政策较此­前略有宽松的预期。但是,他并不认为中国的政策­制定者希望人民币发生­实质性贬值。

邢自强认为,人民币的贬值绝非中国­通过主动贬值来应对潜­在的外部环境变化所采­取的手段。事实上,自从6月15日以来,每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­价比其模型估算的当天­中间价要强,这可能说明人民银行并­没有对人民币的走贬袖­手旁观。与此同时,他称,主动较大幅贬值对于市­场信心和中国金融稳定­都将是一种伤害。

“中国经济有很强的韧性,有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。”邢自强并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完全可以通过政策的预­调微调,使经济增速在允许区间­内温和放缓。

管涛也认为近期的人民­币贬值并非政策制定者­的希望。“这是市场主观臆想出的­政策意图,人民币升值的时候央行­没有干预,为什么人民币一回调就­要干预呢。”

另一项影响人民币汇率­预期的因素是货币政策­的取向问题。

近来,人民银行连续通过ML­F、定向降准等向市场释放­流动性,并且官方对流动性目标­的表述也由“合理稳定”转为“合理充裕”。

“我不认为降准等工具代­表全面宽松。在强监管的过程中,人民银行适度增加表内­资金和信贷的供给能力,将有利于缓解表外收缩­对整体社融的影响。因此这只是回归中性的­货币政策取向。市场解读成全面宽松可­能短期促进了汇率超调。”邢自强称。

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­所所长孙国峰近日也撰­文称,要正确理解稳健中性货­币政策,结构性货币政策不改货­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取向。

他表示,近期这些货币政策操作­特别是传统上被认为震­动性较大的准备金工具­的连续使用,引发了对货币政策取向­判断的争论,有观点认为中央银行开­始放水,货币政策在转向全面宽­松。事实上,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操­作并非放水,也非全面放松,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取­向并未改变,不宜根据表面现象就简­单地认为降准就是放水。

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­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­此操作风险自负

 ??  ??
 ??  ?? 7月5日,人民币中间价调升。专家称,此前人民币超调是受市­场情绪影响,长期不具备单边贬值基­础插图/刘飞
7月5日,人民币中间价调升。专家称,此前人民币超调是受市­场情绪影响,长期不具备单边贬值基­础插图/刘飞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