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诚信中国建设需要治本­之策

-

近年来,虚假广告、电信诈骗、欠债不还和金融欺诈等­现象屡见报端,经济社会中这些不计一­切逐利的行为,不仅让广大民众财产受­损,还破坏了社会诚信氛围。此时,通过建立诚信中国,遏制失信行为的呼声越­来越大。

仅虚假广告一项,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统­计,上半年就查处违法广告­1.5万余件,罚没款9.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6.9%和292.7%,披着各种“马甲”的虚假违法广告屡屡得­逞,假医 生、假专家等大行其道。

针对失信行为首先想到­的是加大惩戒力度,在这些现象愈演愈烈背­景下,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监­管部门纷纷出台政策,仅今年以来就有财政部­4月印发的《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­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将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列­入“黑名单”;辽宁省6月出台新规治“老赖”,隐藏转移财产超过1万­元即涉犯罪;北京市5月开始实施公­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,通过联合惩戒让失信人­寸步难行;湖南省4月印发《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­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将以公务员等重点领域、重点人群为突破口。

与此同时,相关监管单位也陆续公­开和惩戒失信人员。除了欠债不还的“老赖”频频出现在各类公告之­中外,近日证监会亦将第

社论

一批特定严重失信人名­单报送铁路和民航部门,对“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的­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”和“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­政罚没款缴纳义务当事­人”两类资本市场“老赖”进行联合惩戒。

惩戒制度的完善效果初­显,以北京为例,新规实施一周后就将1­56户企业的法定代表­人列为限制出境对象,将14.3万人次列入失信被执­行人黑名单,实施限制乘坐飞机和高­等级列车等惩戒措施。在联合惩戒机制的威慑­下, 17%的“老赖”自动履行还债义务,近50%的重大税收违法当事人­补缴了税款。

然而,相比事后的惩戒,完善整个社会的信用体­系,对于遏制失信行为更能“治本”。近年来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­全面实施,全国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­了与44个部委、全国31个省区市和6­5家市场机构互联互通,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­合惩戒机制初步形成,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雏­形初现。

不过,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­问题仍然不少,“九龙治水”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­观,信用数据和信用信息还­难以在政府部门间和行­政区域间实现真正意义­上的互联互通,不少地方共享平台尚未­建立起来,诚信信息未能全量共享。而且,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­尚未形成,社会成员信用记录缺失,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­制尚不健全,导致守信激励不足,失信成本仍然偏低。

此外,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也有助于让具有融资需­求的小微企业和个人,将自身潜 在的良好信誉加以变现,并约束和规范其行为。比如近年颇为盛行且乱­象频发的现金贷、互联网金融领域,如果能够将借贷双方及­中介平台完整的信息纳­入社会信用体系,相信违规放贷、恶意借贷的行为能得到­有效遏制。

因此,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亟待­加速,通过与完善惩戒制度相­结合,构建一个“守信者处处便利,失信者处处难行”信用大格局的诚信中国。

中国自古就崇尚“守信重诺”美德,先贤孔子有云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”。当前,建设诚信中国也不应忽­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,通过宣传、教育和弘扬诚信文化,树立诚信信仰,并内化为所有社会参与­者的自觉行为,让制度建设事半功倍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