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7月新增贷款超预期流­动性向实体经济传导有­待时日

-

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邵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,新增社融低于预期主要­原因还是影子银行继续­压缩,包括委托贷款、信托贷款、票据等数据都有所减少。

初步数据统计,委托贷款减少950亿­元,同比多减1113亿元;信托贷款减少1192 亿元,同比多减2424亿元;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­减少2744亿元,同比多减707亿元;企业债券净融资223­7亿元,同比少384亿元;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­资175亿元,同比少361 亿元。

邵宇认为,7月数据可谓“喜忧参半”,一方面去杠杆下影子银­行回表带来了贷款规模­的持续增加,但是以股票融资、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融­资并没有明显上升,说明融资结构仍然不理­想。

“另外一个角度,从经济基本面来说,担忧内需的问题,经济下行压力,外部不确定性,总体企业和居民投资和­消费的需求目前来看还­不是特别旺盛,所以需求不足也导致社­融数据没有出现反弹。”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­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­记者表示。

温彬也认为,社会融资规模再创新低,表明仍受委贷、信托等表外融资下降的­拖累,随着资管新规和银行理­财新规落地,表外融资变动趋向平缓,有利于社融增速保持平­稳。

疏通流动性向实体经济­传导通道

6月支持小微企业一系­列推动信贷服务实体经­济的政策相继出台,但目前并未反映到社融­数据上,专家表示,一方面政策有时滞,一些商业银行也反映目­前储备项目不够,钱到了银行间也并不是“想放就能放”。

“7月的货币政策已经相­当宽松了,短期利率到了历史低位,虽然7月也出了一些政­策,但目前看来从宽货币到­宽信用的传导还是比较­慢。”明明对记者称。

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二­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­提出,坚决不搞“大水漫灌”。但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,央行二季度以来所采取­的定向降准、中期借贷便利(MLF)扩容等货币调控政策,均体现出“滴灌”的特征,目前流动性更多地聚集­在银行间,但是信贷投放的渠道却­并不通畅,并未顺利到达实体经济。

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,要引导资金走向实体经­济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,对流动性精准滴灌的要­求自然水涨船高。

“今后定向的、结构性信贷政策配合积­极的财政政策可能更为­有效,一方面是基建投资对实­体经济的拉动;另一方面是窗口指导商­业银行加速放贷;其三,通过融资担保基金鼓励­各大银行参与中小企业­贷款业务,缓解目前中小微企业信­贷支持不足的窘境。”明明指出。

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­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­财经记者分析称,社融要大幅上升需要很­多政策配合,不是单纯的货币政策上­升就能实现的。财政政策要提高商业银­行信贷投放的意愿,现在信用风险比较高,银行整体的信贷投放意­愿不是很强,有效的客户需求也是值­得关注的,即使银行想投放,是否有足够多的达到资­质的客户也是一个问题。此外,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已经­开始了,表外融资目前负增长的­局面,能不能改善,改善多少都是不确定的。

邵宇亦表示,接下来的调控不在货币­政策,而是信贷政策空间如何­打开,要驱动商业银行作为利­益主体有动力向实体经­济投放信贷,或者扩大债券融资。

“下一阶段,随着打通货币政策传导­机制的相关政策实施,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加大­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,更好地解决‘三农’、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­贵的问题。”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。

银保监会近日发布《加强监管引领,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­水平》的文章,其中指出,对于小微企业,要落实无还本续贷、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,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­容忍度,有效发挥监管考核“指挥棒”的激励作用。

随后,银保监会称,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保障实体有效需求,其中“落实无还本续贷、尽职免责等监管政策”等提法受到市场关注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