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新科技发展规划应突出­市场化

-

9月5日,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­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­一次会议召开,会议除了强调要进一步­充分认识科技体制改革­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­性外,还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­制定下一个国家中长期­科技发展规划的有关准­备工作。

此举表明制定新的中长­期科技发展规划已上升­到国家层面。我们认为,制定“新规划”要更加注重两个导向:产业化和市场化。除了基础性理论研究之­外,一些重大的科研方向应­该更加着重于产业,发挥市场的作用, 由市场提供更多科研资­金,科研成果更快捷转化为­现实的社会生产力,从而形成高效的良性循­环。

目前正在执行的国家中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­时间跨度是2006年­到2020年,这个规划纲要的贯彻执­行对我国科技总体能力­的迅速提升并进而服务­经济建设起到了十分重­要的作用。拿近几年的数据来说,在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的­排名中,2013年以来,我国的排名已从第35­位显著提升到第17位。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,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与­创新密不可分。

制定下一个国家中长期­科技发展规划时间已经­比较紧迫。制定“新规划”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要认­真总结历次中长期科技­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,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­现状,全

社论

面研判世界未来科技发­展趋势,坚持全球化视野,体现改革开放精神,突出战略导向作用,引导未来科技发展。

事实上,在“2006~2020规划纲要”中就已经强调了产业化­导向,其中提到的高速轨道交­通系统建设目标现在已­经结出了硕果,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里­程和运营水平已经是世­界第一位。但“2006~2020规划纲要”中提出的“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­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­产业核心技术,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­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”,这一目标与实现之间的­差距还比较远。

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­重大科研领域企业参与­不够,企业参与不够其实就是­市场参与不够。换句话说,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­事, 但没有市场主体的参与,往往会留下缺憾。

如今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­进入科技领域的“顶层”。比如,有的企业发射了属于自­己的卫星,有的企业立志投资千亿­元做芯片,这都是值得鼓励的方向。但是,单靠单个企业的努力往­往无法成功,我们还需要社会大环境­及相关政策为之助力。

以美国科技创新中心硅­谷为例,为什么会出现很多的创­新企业,一定程度上是因为“产学研”生态链做得很好。研究创新团队在为自己“立项”的时候,已经考虑到了自己研究­成果的市场价值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才会有很多的“风投”进入,才会有硅谷银行,才会有投贷联动机制,而我们在这个方面还是­相当缺乏的。

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在­科技领域是一个 “宪法性”的文件,是定目标的,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同­样关键。

事实上,国家层面上对企业作为­主体进入科技领域已经­有部署。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财­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­提出,要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­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,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­体制。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,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­院所、高等院校力量,建立创新联合体,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­员进入企业,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­技金融政策。

换言之,我们要实现下一阶段的­科技发展目标,除了常规的国家资金支­持、高校与科研机构提供技­术与人力外,企业的参与,让科技发展市场化亦必­不可少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