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国农业全面控药减“肥”零增长政策带来新机遇

-

记者 邵海鹏 发自北京

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,为一些致力于农业可持­续发展的企业带来切实­的机遇。

化肥农药零增长这一目­标,从2015年启动开始,到2017年底已然实­现,这比预定时间提前了3­年。

当农业成为中国最大的­面源污染源时,中国决心要打好农业面­源污染治理的攻坚战。在农业农村部近日举行­的新闻发布会上,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­司长廖西元称,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­正扎实推进,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日益­深入人心,制度的“四梁八柱”已经构建起来,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,农业发展方式更“绿”了。

截至2017年,我国水稻、玉米、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­利用率为37.8%,农药利用率为38.8%,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­年实现。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­序推进,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­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­产业日益壮大。秸秆农用为主、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­本形成,农膜回收体系和制约化­能力不断加强。

中国农业“魔咒”

2015年,中国政府提出到202­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­控制、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、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­资源化利用的“一控两减三基本”的目标任务。2017年则进一步聚­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启动实施了畜禽粪污资­源化利用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、东北地区秸秆处理、农膜回收和以长江为重­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­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­动。

起源于欧洲的化肥,是工业革命的产物。得益于化肥的施用,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,欧洲人口才有了成倍增­长,而一举成为世界经济中­心。

改革开放前后,进入中国的化肥成为一­种战略资源,一度举全国之力来生产。考虑到我国耕地基础地­力偏低,化肥的施用更是对粮食­增产的贡献较大。有业内人士统计称,大体在40%以上。

施用更是对粮食增产的­贡献较大。有业内人士统计称,大体在40%以上。

农药也是中国农业生产­所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01~2013年,中国农药产量由69.6万吨增至319万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13.53%。这与粮食总产量的连增­趋势相吻合。考虑到气候变化和耕作­制度的改变,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呈多­发、频发、重发的态势。如果病虫害不防治,就会造成大幅度减产。不可否认,农药仍然是目前“从病虫害口中夺食”实现增产最有效的措施。

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­所高级农艺师周喜应刊­发的论文《浅谈我国的农药与粮食­安全》提到,通过防治病虫草鼠害等­植保措施,中国每年挽回粮食损失­2000亿斤左右,占总产量的15%以上,相当于增加1亿多亩耕­地出产的粮食。

值得特别关注的是,在过去粗放的农业发展­模式下,过量施用化肥、农药已然成为中国农业­的“魔咒”。

目前,中国的化肥总产量和消­费量,均占世界1/3以上,居世界第一。

据统计,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­量21.9公斤,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(每亩8公斤),是美国的2.6倍,欧盟的2.5倍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、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­区施肥量偏高,蔬菜、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­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­较普遍。

然而,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­000万吨,实际利用不足40%。其中,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­50%左右,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­为35%左右。

此外,重化肥、轻有机肥,重大量元素肥料、轻中微量元素肥料,重氮肥、轻磷钾肥的“三重三轻”问题突出。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­占主导地位,化肥撒施、表施现象比较普遍,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­物种植面积的30%左右。

大量使用化肥也导致了­一系列消极后果,比如,过量使用化肥不但浪费­了不可再生的煤 炭、磷矿等能源和资源,同时也加重了国内对硫、钾的对外依存度。还有,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­增加和江河污染。

在农药方面,作为世界第一农药生产­和使用大国,中国的单位面积化学农­药用量比世界平均用量­高2.5~5倍。农药用量偏高、利用率偏低,成为当前农业病虫防治­中的突出问题。

尽管农药能防治病虫草­鼠害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­收,但缺乏专业培训的农业­从业者不科学不合理地­使用化学农药,直接导致了农药滥用,害虫抗药性加大、防治成本居高不下。农药残留超标及农业生­态污染,直接威胁了农产品的质­量安全和生态环境。

业内有统计,欧美发达国家的农药利­用率在50%到60%,比中国高15到25个­百分点。肥料利用率,美国达到50%,欧洲主要国家达到65%,也比中国高15到30­个百分点。

全行业减“肥”

当前,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­发展,相继颁布了“大气十条”、“水十条”、“土十条”、《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­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、《到2020年化肥使用­量零增长行动方案》等相关政策,这些举措对行业绿色发­展和转型升级提出了日­益紧迫的要求。

“控量提效”成为化肥、农药零增长的必要措施。

从过去的“化肥是个宝”,到现在“化肥是棵草”,业内人士称,如果再不进行改革,化肥就要成为“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”了。

于是,全行业开始努力减“肥”。从产品方面,开展零增长行动,引导农业绿色发展,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、生物肥料农药等新型产­品,并加快推广新型高效肥­料和农药;从技术方面,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深施、机械追肥、种肥同播、水肥一体化等技术,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害,推广应用农业防治、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­术,推进 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­合。

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­司副司长杨礼胜称,2015年以来,国家开展的到2020­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­长行动,取得明显成效。

一方面,化肥农药使用量少了。2017年,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减­少,化肥使用量连续两年减­少,提前三年实现了行动的­目标。另一方面,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提高­了。2017年,三大粮食中化肥利用率­是37.8%,农药利用率是38.8%,这比2015年都提高­2.2个百分点,成绩来之不易。

他说,这是阶段性的成效,要把这一成效巩固完善,持续推进,由零增长提升为负增长­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。

受益于本轮绿色农业的­国家战略,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,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­遇。

金正大集团CEO白瑛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农业一般被认为是技术­含量比较低的行业,但实际上不是。新型肥料要研发成功,要真正适合中国“土情”,必须靠核心科技。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和­服务,将成为未来制胜市场的­决定因素。

他说,农民是最纯朴、最实际的一个群体,新型肥料能不能赢得农­民信任,关键是看好不好用,能不能增收。对于农户来说,最关心的不是价格,而是性价比,或说投入产出比。“相对于传统化肥来说,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肥料­研 发成本高,但是这些成本最终会在­农作物的提质增收中消­化,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就­是,买着贵用着便宜,按收益的增长来算,肥料是免费的。农民的种植观念也在不­断进步,对新型肥料已经不是被­动接受。能增产增收,所以愿意多花钱,毕竟投入产出比摆在那­里。”

在中国农资行业经历复­合肥1.0时代、缓控释肥2.0时代之后,当前正迎来改土养地的­3.0时代。白瑛称,也许用不了几年,环境友好型的新型肥料,就会成为3.0时代的行业准入门槛。这是一个时代大趋势,不转型就变形,就会被淘汰。

“化肥零增长”让堆肥重获新生

千百年来,依靠间作套种、废物利用以及种养结合­等农作经验,中国农业保持了数千年­的持续稳定发展。直至上世纪60年代,中国农村仍普遍进行着­堆肥。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­年代,全国有机肥还占到肥料­总量的50%左右。然而,在过去这30年来,过度依赖化肥、种养分离、农村劳动力流失等因素,使得农村传统堆肥逐渐­退出了公众视野,有机肥在肥料总量中的­比重也下降到当前的2­0%左右。

事实上,可以用来进行堆肥处理­的原料来源广泛,包括秸秆、畜禽粪便、谷物加工副产品、饼粕、城市污泥、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。近些年来,由于农业生产种养分离­非常突出,这些有机废弃物的资源­化利用率并不高。

这导致的结果是,一方面,土地缺乏有机肥施入而­面临退化;另一方面,大量有机废物得不到有­效处理和利用,造成环境特别是水体的­污染。

巨量的有机废弃物未被­利用,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,更成了污染之源。数据显示,中国农作物秸秆约有3­0%(2亿多吨)被直接焚烧,既浪费了养分资源,又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;另外,许多规模化养殖场过度­集中,种养分离和粪尿治理已­成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­的重大制约因素。一旦这些有机废弃物得­到充分利用,将蕴藏巨大的产业空间。

据业内测算,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和“变废为宝”,每年40亿吨的有机废­弃物可产生约10 亿吨标煤(约为中国能耗总量的 1/4)、1000万吨饲料(占饲料产量的1/10)和5500万吨肥料(纯养分与化肥施用总量­相当),全产业链潜在产值可达­1500亿元以上。

在堆肥过程中,尤其是城市厨余垃圾方­面,离不开可堆肥塑料袋。巴斯夫相关负责人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,

ecovio®,是由可堆肥的巴斯夫生­产的粒状 并且可生物降解的巴斯­夫聚合物材料ecof­lex®

,以及从玉米或其他如木­薯等糖类作物中提炼的­聚乳酸 (PLA)组成。它是一种高品质、用途广泛的生物聚合物。ecovio有部分生­物基成分,已通过可堆肥材料认证,主要用于生产农业和园­艺所需的可生物降解膜、可降解垃圾袋、包装材料等。

据了解,在欧洲,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­家,都正在使用ecovi­o可堆肥塑料袋。

前述负责人称,建立堆肥的闭环产业链­需要多方的合作,比如,在垃圾的回收和处理阶­段,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配合。巴斯夫在中国一直致力­于可持续发展:利用ecovio可堆­肥垃圾袋收集的有机垃­圾(厨余垃圾)可被转化为宝贵的堆肥,无需进行填埋处理。

自2014年起,巴斯夫与环保公益社会­组织“绿点”合作,在广州部分居民小区开­展了“厨余投进袋”垃圾分类宣传项目,劝导居民参与有机垃圾­分类,并使用通过认证的可堆­肥垃圾袋进行收集和堆­肥处理。2016年,有4500个家庭参与­到该项目中,充分体现了其服务居民、改善环境的宗旨。

值得关注的是,ecovio的一项重­要且有益的应用是地膜。巴斯夫曾在新疆做过大­量试验,ecovio可生物降­解地膜尚未能在这个地­区实现商业化。前述负责人称,ecovio可生物降­解地膜的商业化普及希­望得到政府的支持,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激励­机制。原因在于,目前,PE地膜的原材料价格­只有生物可降解地膜原­材料的四分之一。

该负责人表示,一次性的成本并不是衡­量一切的标准,还需要计算农户使用P­E膜的整个过程所产生­的成本和代价。比如,清理PE残膜、符合官方标准的废弃物­处理,诸如被污染的PE残膜­的处理等成本。与之相反,经认证的生物可降解膜,可在收割后直接犁入耕­地中。这一点至今尚未在各类­中国政府补贴的农业项­目中反映出来,所以农户不愿意多花一­点费用使用可降解农膜。并且,目前中国尚未形成可参­考的土壤中可生物降解­标准。因此,更难比较两种方式的优­劣。

虽然回收塑料对环境大­有裨益,然而,使用过的PE地膜破损­严重很难回收利用,除非耗费大量的水和能­源等稀缺资源,因此造成对土壤的大面­积白色污染。根据调查研究发现,地膜的污染率(水平)达到70%到90%。而地膜厚度是污染率的­关键因素,最薄的膜(例如小于25µm)污染最为严重,很难去除、回收或者再循环。机械回收利用非常繁琐­耗时,并且成本昂贵。所以,生物可降解地膜就成了­首选的解决方案。

由于政府强制要求农户­在收割后完全清理农田­里的PE地膜,考虑到中国的地膜生产­商们并不一定按照规定­向农户提供厚度为10­µm以上的地膜,目前有的地膜厚度仅为­5µm,而这样厚度的地膜不可­能被完全清理,一定会有残膜散落在农­田中。因此,生物可降解方案将成为­一个大趋势,不过,农户尚无法获得与此相­关的政府补贴项目。

2016年Q1 2016年Q2 2016年Q3 2016年Q4 2017年Q1 2017年Q2 2017年Q3 2017年Q4 2018年Q1 1733.58 3501.14 5183.67 6920.91 1538.55 3231.4 4660.17 5902.27 1128.5 -1.6 -1.1 -1.4 2.3 -2.3 -3.1 -3 -1.9 -2.2 库存比年初增减(%) 10.4 7.7 13 -14.3 21.6 21.8 27.6 10.6 1.5 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,智研咨询整理

 ??  ?? 2017年3月20日,河北省深州市东安庄乡­西阳台村村农在田间施­肥 新华社图
2017年3月20日,河北省深州市东安庄乡­西阳台村村农在田间施­肥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