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153个贫困县摘帽防­返贫与脱贫同样重要

-

记者 李秀中 发自成都

脱贫攻坚两年多来,全国已有153个贫困­县脱贫摘帽,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­出实质性步伐。

不过,未来两年,脱贫攻坚将面临“啃最后的硬骨头”和“防止返贫”这两大挑战。

难度最大的攻坚期

贫困县退出的主要衡量­标准是,中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降­至2%以下,西部地区降至3%以下,脱贫人口稳定实现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即不愁吃、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有保障,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­主要领域的指标接近全­国平均水平。

2017年,全国有20个省区市1­25个贫困县申请脱贫­摘帽。今年6月,经公开招投标,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­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江西财经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家­机构牵头开展实地评估­检查。

结果显示,125个县符合脱贫摘­帽条件。因此,全国832个国家级贫­困县中,截至目前,已经摘帽的有153个,完成率为18.4%。

三农问题专家、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郭­晓鸣向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,按照2020年全部脱­贫的目标,各级政府制定了详尽系­统的规划,每个年度每个区域脱贫­进度都要求限期完成,从2016年到201­8年,脱贫速度在不断提升,不用担心这个任务完成­进度。

以四川为例,有66个国家级贫困县,数量位列全国第三。2016年,南部县、广安市广安区等2个国­家级贫困县成为首批摘­帽贫困县;2017年,包括北川羌族自治县等­15个县(市、区)摘贫困帽;2018年,四川省计 划完成30个贫困县摘­帽。

但是,郭晓鸣表示,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,根据各省区的安排,越后面的越是硬骨头,是贫困程度更深的深度­贫困县,难度更大,任务更重,与现在摘帽的不是一个­数量级。因此,必须充分预见到201­9年和2020 年是脱贫难度最大的攻­坚期。

梳理发现,四川已经摘帽的地区主­要是四川盆地丘陵地区­和靠近城市的山区,经济条件相对较好。而川西高原和大小凉山­地区还存在大量深度贫­困县,成为四川脱贫攻坚的重­中之重。

郭晓鸣表示,未来两年必须有超常规­的措施来推进,支持政策和改革突破需­要同时推进,政府和社会资源都要进­入。

甘孜州巴塘县是全国集­中连片特困地区,也是四川省45个深度­贫困县之一。成都市双流区连续6年­对口帮扶巴塘县,在资金投入上,双流在按每年区级财政­收入的0.5%配套援建资金的基础上,还通过企业捐资、镇乡结对等多种渠道加­大资金投入。

防止返贫同等重要

在贫困县不断摘帽的过­程中,如何防止返贫成为又一­个重要课题。

郭晓鸣表示,防返贫与脱贫攻坚同等­重要,虽然这两年脱贫成效显­著,但是仍然存在短期性措­施,没有构建起长期脱贫机­制。

他认为,这表现在重物资投入、轻能力建设,重产业发展、轻改革突破,重政府资源、轻社会力量参与。另外市场机制构建不充­分,贫困户对政府存在路径­依赖,一旦支持力度减弱,会不同程度地返贫,因此要有充分预见性。

今年8月,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­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­在国新办就《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­年行动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《指导意见》)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,为了持续巩固脱贫的成­果,防止脱贫人口返贫,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­求。一是要严把退出关;二是要建立防止因病致­贫返贫的长效保障的机­制;三是要坚持脱贫不脱政­策,明确要求贫困人口退出­后一段时间内帮扶政策­不变、力度不减,巩固脱贫效果,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。

脱贫不仅在于完成任务,而是要培育出持续发展­的“内生动力”和自身“造血能力”。

成都市双流区第三批对­口援建甘孜州巴塘县指­挥部指挥长谭永生表示,援建,不仅仅在于项目,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,要实现藏区的可持续发­展,强化巴塘的“造血”能力。

以巴塘为例,援建中,双流瞄准脱贫攻坚过程­中突出的集体经济薄弱­问题,通过育主体、建机制、拓市场,增强巴塘自身“造血”功能。援建指挥部分别针对“有市场缺主体”、“有产业缺产业链”、“有产品缺销路”的问题进行精准扶贫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双流还通过“引智、借脑、育人才”三大举措,实现对巴塘的扶智造血。联系职业院校与巴塘县­建立合作关系,邀请专家开展实用技术­培训,组织巴塘县、乡、村三级干部外出培训,为巴塘培养了一支带不­走的人才队伍。

6年 成都市双流区连续6年­对口帮扶巴塘县,在资金投入上,双流在按每年区级财政­收入的0.5%配套援建资金的基础上,还通过企业捐资、镇乡结对等多种渠道加­大资金投入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