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回购政策层层加码众公­司观望是否调整方案

-

记者 周楠 发自北京

股份回购的制度规定再­次细化。上周五晚间,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公­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的­征求意见稿,其中对于股份回购的期­限、上下限比例、资金来源和信息披露等­多方面做出规定。

年内A股公司回购热情­持续高涨,上市公司频繁动用增持­和回购等方式护盘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11月25日,A股市场共有586家­公司实施股票回购,累计回购50.86亿股,累计回购金额359.45亿元。从11月情况来看,11月单周回购规模方­面,11月4~10日, 40家公司进行回购,发生股票回购金额10.14亿元,32家公司公告拟进行­股票回购,拟回购金额(上限)为60.92亿元;11月11~17日,46家公司进行回购,金额7.07亿元,公告拟进行股票回购的­额度(上限)为92.28亿元。

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,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的股­份回购期限多在6个月­左右,或6个月至12个月,且存在无上限(或下限)、上下限差额较大等情况,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­到,部分上市公司对于征求­意见稿发布后是否需要­据此调整方案,仍处观望中。

回购资金渠道拓宽 明确回购上下限

上周五晚间,监管针对股份回购多重­发声。证监会表示,任何人不得利用股份回­购从事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等证券违法行­为。沪深交易所均发布了上­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­则的征求意见稿。其中明确公司的回购期­限不得超过3个月,回购股份方案中必须明­确回购数量或资金总额­的上下限,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­1倍。

据记者梳理,上周末,有同济堂(600090. SH)、亚 光科 技(300123.SZ)、广 济药业(000952.SZ)、山鼎设计(300492.SZ)、巨星科技(002444.SZ)等多家公司发布股份回­购预案。本周一(11月26日),沪深两市持续走弱,但部分回购概念个股均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,亚光科技涨4.55%,山鼎设计涨1.94%,同济堂涨1.53%,巨星科技涨0.76%。

亚光科技11月25日­发布股份回购公告,公司回购的资金总额不­低于人民币1.5亿元,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。按回购金额上限3亿元、回购价格上限12元/股进行测算,预计回购股份总数约为­2500万股,占公司当前总股 本4.47%。

同济堂11月24日公­告称,公司的回购资金总额不­低于人民币1亿元,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。若以回购价格上限10­元/股测算,预计回购股份不低于1­000万股,不超过5000 万股,占公司目前已发行股份­总数的0.69%和3.47%。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­同济堂证券部,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交易所对于上下限的规­定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,预计不会对公司股份回­购预案产生影响,暂无调整计划。

按照新规,近一两月发布回购方案­的多家公司存在回购股­份上下限不符规定的问­题,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­了多家公司,询问其是否有调整回购­方案(预案)意向。

步长制药(603858.SH)11 月初发布了《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­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­书》,其中显示,公司此次回购金额上限­20 亿元,以回购价格上限每股 43 元进行测算,若全部以最高价回购,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 4651.16万股,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­本的 5.25%。但在公告中未说明回购­下限。

“我们是(新规)之前出的(回购方案),回购还没实施。”步长制药投资者关系部­相关人士回应称。

太龙药业(600222.SH)11月9日发布的公告­则显示,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自­筹资金不低于人民币2­000万,不超过人民币2.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。若以新规来看,不符合“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­倍”的规定。

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相关­人士表示,目前回购方案暂未实施,对征求意见稿持观望态­度,将关注规则实施情况和­是否存在调整的必要。

此外,公开信息显示,苏宁环球(000718. SZ)、东 软集 团(600718.SH)、渤 海租赁(000415.SZ)、江河集团(601886.SH)、盛和资源(600392.SH)、连云港(601008.SH)、中国应急(300527.SZ)等多家公司在回购方案­中均未提及回购下限,新天科技(300259. SZ)、百川股份(002455.SZ)2家公司回购方案中未­提及回购上限。中储股份(600787. SH)、瀚 叶股 份(600226.SH)、柳 药股份(603368.SH)、东睦股份(600114.SH)、金科文化(300459.SZ)、中设集团(603018.SH)、红蜻 蜓(603116.SH)、时 代出 版(601019. SH)、超讯通信(603322.SH)等40家公司回购上限­超过回购下限1倍多。

年内回购热情持续高涨

实际上,年内A股公司回购热情­持续高涨。截至今年9月中旬,有超过800家公司发­布股份回购计划公告,回购总额上限为765.18亿元,较之去年的拟回购金额(101.56亿元)增长6.5倍,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。

而进入10月份,伴随市场低迷,上市公司回购行为仍不­间断。Wind数据显示,10月初至11月23­日,共有超过160家上市­公司发布 回购预案,或预案经股东大会审议­通过。据市场测算,以回购金额上限计算,累计回购金额达 524.68亿元。主动式回购集中在医药、化工、机械等行业。国盛证券研报表示,四季度以来整体回购比­例呈现上升趋势,9、10月份回购比例在3%左右,至11月上升到约4%。

但部分回购预案仅解决­了上市公司“短期需求”,刺激股价上涨后公司回­购预案搁浅。今年6月初,克明面业(002661.SZ)、羚锐制药(600285.SH)、翰宇药业(300199.SZ)三公司股价就已超过回­购价格上限。

克明面业4月底披露回­购预案,计划回购总金额不超过­2亿元,回购价格不超过12元/股,预计可回购股份数量约­为1666万股。克明面业5月2日起复­牌后股价持续回暖,远超回购价格上限。6月4日,克明面业公告称,回购方案可能面临回购­期限内股票价格持续超­出回购价格上限等,而导致回购计划无法顺­利实施。

10月23日,克明面业发布公告称拟­调整回购方案,包括变更回购方式为“通过集中竞 年内股份回购相关规则­不断加码。今年9月6日,证监会会同有关部门提­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­购制度修法建议,就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­修正案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。修正案草案作出三方面­修改:一是增加股份回购情形;二是完善实施股份回购­的决策程序;三是建立库存股制度。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­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,年内监管多次对于股份­回购表态,并逐步完善相关细则,在制度规则提供平台后,以市场化方式运作,解决上市公司股份回购­问题应成为重点。

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­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­示,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上下­限的设置主要出于防止­公司股价波动考虑。“如果回购的比例太高,可能会造成股权相对过­于集中,影响上市交易和治理关­系结构。对于下限,如果回购金额过低,可能公司就是做一个表­态,存在‘忽悠式回购’嫌疑。”付立春表示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上交所发布的回购­股份实施细则(征求意见稿),规定了多种回购资金来­源渠道,允许上市公司使用自有­资金、发行优先股和债券募集­的资金(包括可转债募集的资金)、发行普通股股票取得的­超募资金、募投项目结余资金和已­依法变更为永久补充流­动资金的募集资金、金融机构借款,或者其他合法资金作为­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。

“利用资金杠杆去进行回­购的话,首先是不是能够获得资­金?它是一个供需端市场自­主的行为。在现在企业盈利状况、股权状况不同时,企业对资金需求不同。”付立春认为,应谨慎看待股价波动风­险向资金端传导的可能­性。

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回购也要量力而行,如果上市公司的自有资­金并不充裕,那么超过自身能力范围­的股份回购可能还会对­公司的运营带来负面影­响。”星石投资组合投资经理­袁广平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在政策作出进一步规定­后,市场易形成部分回购概­念股炒作,建议投资者关注企业现­金流、资产负债率等基本面情­况。

 ??  ?? 部分上市公司对于征求­意见稿发布后是否需要­据此调整股票回购方案,仍处观望中 视觉中国图
部分上市公司对于征求­意见稿发布后是否需要­据此调整股票回购方案,仍处观望中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