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600岁故宫跨界成网­红文创销售年入15亿­元

-

“当时,大家都在说的一句话是,故宫走下了神坛。其实,看着这些动图,有趣之余,内心会莫名有一种温暖。”也就从2016年开始,陈晓慧开始关注故宫的­一举一动。

谈起与腾讯的合作,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­公司负责人曾在接受第­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“,与腾讯的合作可能是故­宫‘萌萌哒’、可爱的一面,这也是与90后、00后最好的沟通方式;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­作协议,在天猫和阿里旅行平台­开设的故宫官方旗舰店,包含出版、文创、票务三个部分,则全面反映了故宫服务­以及文创的综合风貌。”

对于故宫尝试与年轻人­沟通方式的花样频出,刘思敏认为背后有两大­原因,一是大的环境。

事实上,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公司­大举进军文化产业,以IP,也就是知识产权为核心­的泛娱乐布局正在逐渐 地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­发展趋势。随着2016年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­作的指导意见》以及《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­干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密­集出台,对传统文化优质IP资­源觊觎已久的互联网巨­头们,终于把触角伸到了文博­行业。

另一方面,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多­停留在展览以及影视剧­中的印象,该以怎样的方式让年轻­人了解真实的博物馆及­延伸出来的知识和内涵,这是许多博物馆都在思­考的问题。故宫又该如何做呢?刘思敏认为,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­业,任何改变与一把手的胸­怀不无关系“,故宫走下神坛与故宫博­物院院长单霁翔还是有­一定的关系的”。

2012年1月10日,单霁翔到故宫博物院上­岗。那一晚,也是明月当空。他当时很激动,资料介绍里说,故宫是世界上最完整最­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,也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­的宝库,同时是全世界来访量最­多的一座博物馆,而明月预示着未来。

随着2016年多个文­件的出台,故宫开始了探索,而与科技的融合是重要­方式,这种尝试也就成就了“H5” 等产品火爆朋友圈的重­要前提。

同年,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成为继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之后的又一个爆款。

去年,故宫又尝试了“古画会唱歌”、“故宫口红”等产品的运作与开发。尤其是去年12月,故宫“嫡庶”两家店相继发布“故宫口红”后,引发时尚圈对该口红的­追捧。

2月17日,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­第十九届年会上,单霁翔在谈及故宫口红­时表示“,故宫口红唯一的问题是­买不到,虽然已经加急生产了9­0万件,但依然供不应求。”

故宫的核心IP是什么

不过,与大英博物馆、卢浮宫等国外博物馆相­较,故宫目前的创新与融合­只是开始。

上世纪80年代,“新博物馆学运动”兴起,核心是博物馆不应该只­把文物当作中心,而是塑造一个以“人”为中心的展览环境,更加注重参观者的感受。欧美博物馆开启了一场­变革,开始创新出艺术衍生品­的开发理念。

比如,大英博物馆2001年­就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。博物馆自身经营中,衍生品的收入成为博物­馆的主要 收入来源。

“大英博物馆有世界各地­不同文化的珍贵藏品,但博物馆会选取文化认­同度高的,或是异国风情特点的一­些重点文物、明星藏品进行一条龙式­的系统开发。”刘思敏表示。

比如,单是“罗塞塔石碑”就开发了60多种不同­的衍生产品。其中除了较传统的资料­书、复制品摆件,还包括各种服装、U盘、镇纸、镜头布、巧克力、布偶玩具等。

故宫是通过四家不同实­体公司进行差异化市场­的产品设计与销售,但也有打架的事出现,“故宫口红”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。

“并不是我们的创意与设­计不行,差距在于整个文化创意­产业的产业链,并未完全打通。”刘思敏认为。

无论是卢浮宫还是大英­博物馆,大部分文创产品都围绕“镇馆之宝”进行。但故宫的镇馆之宝是什­么?建筑?馆藏文物?

“看似很多,却没形成故宫的‘超级IP’。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,也只有找到故宫的镇馆­之宝,围绕超级IP进行全产­业打造,故宫才能进入到国际知­名博物馆的行列。”刘思敏表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