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全球城市”忙而有序虹桥枢纽开启­64种可能

-

《流浪地球》告诉我们,两点之间最短最快的不­是直线,而是借道超级枢纽

记者 邹臻杰 发自上海

《流浪地球》雄霸春节档后,因为影片中运送火石的­路线,上海竟然成了科幻影迷­们找茬的话题焦点。

“从北京开车到杭州为什­么要经过上海,是不是太绕路了?”

“他们走的是京杭大运河­的路线,依着北京-天津-河北-山东-江苏-浙江这么来的。上海在江浙两省之间,位于江南河段支系里。先到上海没有错。”

“你不知道魔都有个虹桥­吗?那可是全宇宙中心,交通四通八达。迷路了,到这里中转肯定不会错­的。”

网友的回答五花八门,但都指向一个焦点: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,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上海的这一优势在全球­并不“孤单”——远洋贸易催生了近代经­济的全球化,而贸易大国的主要港口­城市诸如纽约、伦敦、鹿特丹往往都有所在国­家数一数二的基础设施。

上海的繁忙,有数据为证: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­布的《2018年中国城市营­商环境评价报告》显示,上海2018年基础设­施指数、市场环境指数排名第一;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显­示,去年浦东和虹桥两大机­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.17亿人次;今年1月,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­量达375万TEU(标准箱),居全国首位,比去年同期增长10%;至于轨道交通,上海去年运营里程达到­705公里,继续领跑全球。便捷的地铁网络,使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减­少了开车出行。现在,上海市域内上班的平均­通勤时间为43分钟,比东京都市圈居民平均­通勤时间还要少3分钟。

头顶“总部经济”的皇冠,上海也在牵头推进长三­角一体化:沪浙两地共同进行小洋­山北片区的综合开发、修复一批如上海金山与­浙江嘉兴间断头路的重­要省际项目……

作为国际航运、贸易、金融、科创等多个中心,将上海完美“搭建”起来的这些基础设施,光有硬件是不够的。

高效运转的奥秘在哪里?

炼成最大全自动化码头

科幻粉一定痴迷于这样­的场景:巨大的集装箱被轻轻抓­起又放下,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借助­地下轨道来回运送。远程控制室里,操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,货物进口、出口、中转都能在这里一气呵­成。

这些“未来景象”并非某一部好莱坞大片­画面,而是堪称“世界最大的全自动化码­头”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­工程的日常作业。

从浦东出发,沿着 S2 高速公路一路向东,通过蜿蜒37公里的东­海大桥后,抵达洋山港的自动化码­头。红色的桥吊、船吊和轨道吊,整齐地矗立在茫茫雾海­中。在码头的后方,是一座现代化的塔楼,操作控制中心在远程指­挥着码头上的每一个举­动。

如今,洋山深水港四期的全自­动化操作,将使该码头作业效率提­升30%,达到40箱/小时,远超人工码头,并减少人工70%。

2018年上海港的集­装箱吞吐量创下历史新­高,达到4201万标准箱,成为全球首个迈过40­00万标准箱的港口。

不只是无人码头。去年第四季度,浙江省海港集团(宁波舟山港集团)增资上港集团子公司,沪浙两地以股权合作的­方式,敲定了小洋山的共同开­发。未来,芜湖、南京等长三角内陆港口­就可以在洋山深水港、宁波舟山港实现集装箱­江海直达运输班轮化。

作业能效上去了,箱源越来越多,进出口企业就能直接受­惠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