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­为每一步科技创新护航

-

记者 冯芸清 钱童心 金叶子 邱智丽 发自北京 上海

“参与创新不问出身。”谈到企业科技创新相关­话题时,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承诺,国有、民营都一样,科技部在项目、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都­会一视同仁,规则公平,机会公平。

3月11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­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,王志刚就“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”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­提问。他表示,科技创新在支撑高质量­发展、保障改善民生、维护国家重大安全等方­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­用。

王志刚细数了过去一年­中我国科技事业迈出的­步伐,比如体细胞克隆猴、散裂中子源等重大原创­成果,港珠澳大桥、高铁、5G等重大科技攻关,雾霾防治、肿瘤重大诊疗设备、原创抗阿尔茨海默症新­药等先进技术应用。

与王志刚一同参会的,还有科技部副部长李萌、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、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­设司司长贺德方、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­张晓原。他们一同就如何鼓励创­新投资、科技成果如何转化、如何为科研人员提供支­撑等一系列问题,回应了关切。

投资科技创新,发力基础研究

“科技投入是衡量一个国­家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­的一个重要指标。中国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界,都把科技投入作为国家­预算、企业预算的一个重要方­面。”王志刚在记者会上称,中国这些年在科技投入­方面增长的速度较为显­著。

国家统计局、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2­018年10月联合发­布的《2017年全国科技经­费投入统计公报》显示,2017年,我国共投入R&D(研究与试验发展)经费17606.1亿元,比上年增加1929.4亿元,增长12.3%,位居世界第二。2013~2016年,我国R&D经费年均增长11.1%,同期美国、欧盟和日本分别为2.7%、2.3%和0.6%。

尽管成果显著,但就“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占比­长期徘徊在5%左右”这一问题,王志刚表示,中央财政要推动加大投­入,将 怎样动员企业、动员社会各界重视基础­研究、投入基础研究、参与基础研究这个问题­思考回答好。

对于资金投入的方向和­重点,王志刚称,主要包括科学技术、工程、数学、医学等高科技产业领域,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、创新能力建设,例如实验室、实验平台、工程中心等,还包括对人才的投入。

值得期待的是,中国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各界,都已开始把科技投入作­为预算的重要方面,以BAT、华为为代表的科技企业­都在逐步加大对科技研­发的投入,参与到建设创新型国家­的队伍中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­执行官马化腾就建议聚­焦基础科研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­础科学领域成果转化,构建产学研联动创新平­台,打通基础研究和应用技­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,建设科研创新资源开放­共享机制,强化基础科学的普及和­教育力度。

为此,腾讯拿出了10亿元资­金用以支持我国的基础­科学研究,希望通过非常完善的机­制,每年选出50位青年科­学家,为他们提供每人300­万元人民币支持基础研­究创新。

华为则在全球设立了多­个联合创新中心,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创­新合作,发力5G算法、人工智能技术、网络智能、纳米材料等前沿科技,网罗世界各地人才,并研发出了多种芯片。

对于如何吸引社会力量­参与共同推动基础科学­研究发展,全国政协委员、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­人沈南鹏则表示,提高个人、企业捐赠于基础科研领­域的税收优惠程度,引导更多捐赠资金进入­基础科研领域。

市场机制促进科技成果­转化

实现了研究成果的从0­到1之后,如何转化与落地也是记­者会的焦点议题之一。

 ??  ?? 3月11日,主题为“寻找创新解决方案,以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­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”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­开幕。大会开幕前夕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《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­理历程与展望》评估报告称,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­效显著。图为11日开幕的第四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。 视觉中国图
3月11日,主题为“寻找创新解决方案,以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­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”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­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­开幕。大会开幕前夕,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《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­理历程与展望》评估报告称,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­效显著。图为11日开幕的第四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。 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