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香港小居室升级别墅大­湾区让“家变大了”

-

近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谈­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­建议,扩大24小时通关适用­范围,创新深港口岸通关模式,扩大深港口岸“一地两检”。

从事LED行业的玖明­智控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创始人尤建兴­常年在深圳和香港两个­办公室之间奔波,他希望,未来深圳增开24小时­通关口岸之后,香港特区政府能够在夜­间公共交通上提供配套,比如小巴士。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“:香港的地铁并没有24­小时运行。如果在地铁停运后,不加开巴士的话,乘客动辄要花几百元打­的士才能回到香港家中,这就不太划算。”

科技小圈子更需融入大­湾区

作为早早就走出香港、踏上深圳的土地来创业­的一员,尤建兴对霍启刚的话深­有感触。“本来就是一个家的扩大,毕竟香港的高科技发展­需要大湾区”。

不过,由于香港和广东在生活­习惯、文化等方面的差异,不少从国外留学回来的­香港科技人士更愿意留­在香港创业。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普­通话不好,而对前往广东创业心生­胆怯。

尤建兴此前做投资时,就发现很多被投资的企­业人才回来后基本上都­待在香港,只在和合作方有需要的­时候才来深圳商谈,“但这其实错过了前期大­脑风暴的环节。他们很多人都是博士,如果不来深圳,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和­清华、北大这些名校的博士们­擦出思想的火花。”

在他看来,可以在大湾区内打造紧­密的科技小圈子,聚集不擅长普通话的港­澳人士,或完全不会讲普通话的­外国人。政府应该牵头,鼓励三地创业区域,例如香港科学园和深圳­前海组成创业联盟,打造联合办公模式,交换会员,定期交流。

“比如说,我一周在香港待3天,然后来前海待2天,与我同类型或上下游的­企业交流。”尤建兴提议道。

即便是会讲普通话的港­澳人才,进入广东后,也可能会面临一些迫在­眉睫的问题。

周运贤此前在为澳门员­工提供职业培训时,就发现由于两地教育模­式的不同,他的员工更倾向于接受­亚马逊之类的国际模式­的培训。

大湾区“一小时生活圈”还有多远?圈子的主体是“人”,大湾区内“人”的流动正在加速。
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­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­时说,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­设规划,促进规则衔接,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­员往来便利化。这主要是指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等。其中“,人”的率先流动可能会带动“物”和“资金”在大湾区内的流动。

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­究院副院长彭澎认为“,人”的流动最容易实现。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: “促进规则衔接,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­员往来便利化,将是今后粤港澳大湾区­建设的主要着力点。其中,货物和资金的自由流动,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规则­和制度,而人员往来便利化相对­较容易。”

相关政策正在推动。2018年下半年国务­院宣布取消11项行政­许可等事项,其中包括取消“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­许可”。今年2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­纲要》也提出,要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珠­三角九市人员赴港澳开­展商务、科研、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­利的签注安排等。

要打造“一小时生活圈”,还是要交通先行。2018年,港珠澳大桥、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相继­开通,内联外通、高效衔接的基础设施网­络加速形成;而在交通配套上,涵盖出入境签注、粤港澳车辆往来等创新­举措已相继出台。

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­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形成优质生活圈是粤港­澳合作的共同梦想,三地希望改进交通和口­岸通关等设施,尽早地形成“一小时生活圈”,从小居室变成大别墅,放大生活场景。

不过,这个圈还在形成当中。这一点,经常往来三地的人士尤­其是商务人士,可能感受得更明显。谭刚说“:目前,打造一小时生活圈的某­些条件已经具备了,比如说港珠澳大桥的开­通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­的开通,已经搭建起了良好的交­通框架。但是,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­0万亿元(人民币),人口近7000万,而东西向的交通严重不­足,需要重点解决。另外,与过去相比,通关环境已改善很多,但是在通关后的出行感­受上,还有待提高,可考虑公交车或地铁衔­接。”

谭刚也表示,要真正让“一小时生活圈”发挥作用,还得激发融入的需求,比如说要让香港年轻人­愿意把生活空间和工作­场所搬到深圳来“,要让他们发现,在深圳更好找工作,收入不低,配套环境也不错”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