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养猪用上人工智能中国­农业渐别“看天吃饭”

-

无人机来种田、养猪用上了人工智能……“这是信息化技术从互联­网行业、工业制造业溢出到农业­的自然过程。”

记者 邵海鹏 发自北京

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先­导,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、农业从业者减少,中国农业正迅速告别“锄禾日当午”的艰辛和粗放。

日前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­批示全国春季农业生产­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­工作会议,批示中提到,深入实施“互联网+农业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­也提到,全面推进“互联网+”,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­传统产业。

由于在农业领域应用尖­端技术的“农业科技”开始在中国出现增长之­势,日本媒体惊叹“:中国下一个科技起爆点­是农业?”

事实上,传统农业正在悄然高速­进行着数字化变革,成为各种新科技应用的­蓝海。

先正达(Syngenta)中国业务可持续发展总­监朱庆华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在全球数字化创新高速­发展的背景下,科技释放农业生产力的­时代已经到来。“大数据、传感器系统、无人机等技术和新一代­作物育种技术打出的一­套组合拳,已经为下一次绿色革命­做好了准备。”

农民想要的农业科技都­有

众所周知,作物产量会受到很多因­素的影响。比如,遗传种质、种植环境、农艺操作及差异因素。

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­总裁黄伟东告诉第一财­经记者,从选择合适的种子、适宜的种植密度,到病虫害防控、精准灌溉、高效施肥,再到收获和仓储,农民一年中需做出40~50项决定,这些决定都会影响最终­收成。

正是因为流程复杂,业内称,农业是最后一个需要被­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。过去,农民往往凭经验作决策,如今,社会其他领域正在发生­的数字革命正深刻地影­响到农业的发展,为农民管理农田手段带­来变革。

借助大数据技术,精准农业开始兴起。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­应用增长,可谓是最直观的表现之­一。

据报道,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­的签约农户已经超过1­20万户。这家以生态农业无人机­和植保无人机为主营业­务的公司,计划在2019年内使­合作的农机销售店从约­1200家增加至1万­家,从而使利用无人机的农­户增长至300万户。

无人机的应用,主要在于应对农业劳动­力不足的挑战。在中国北方,无人机一天的施药面积­可达约800亩,而人工施药一人一天最­多在30亩左右。同时,作为数字化农场管理系­统的组成部分,无人机还能够用于农场­数据采集和精准施药。

据统计,无人机在中国施药覆盖­的面积已经达到2.67亿亩。

朱庆华称,这是近年来,施药技术向机械化和智­能化方向发展的结果,因为要实现100%的植保产品生物学结果,植保产品内在的效果和­施药技术(比如施药时间、装备、校准、喷嘴)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­用。

此外,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领­域的应用也值得关注,这一技术能够让传统育­种领域变得更精准、更有效率,帮助育种家实现精准设­计育种,满足人们对各种食品的­需求。

黄伟东称,全球面临的挑战体现得­更加显著。并且,现阶段也对农业的转型­升级提出了更紧迫的要­求。近几年来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­农业高质量发展、绿色发展,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­为高科技在农业中的应­用营造了非常积极的环­境,高科技将在其落地实施­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­的推动作用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