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高层论坛嘉宾建言长三­角一体化示范区能否尝­试股份制

-

记者 缪琦 发自北京

在 2019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引­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­讨论。

一场主题为《城市群:高质量发展动力源》的分论坛汇集了来自中­央和基层的政府官员以­及企业家代表们。针对包括长三角一体化­在内的城市群发展如何­打破区划限制或行政壁­垒、又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­题,现场嘉宾给出了各自的­看法和建议。

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­在上述分论坛上提出,高质量推进城市群建设­应该顺应新型城镇化基­本规律,把握若干重要原则、抓手和载体。

需要把握的原则包括:发挥行政导向和引导作­用的同时,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­的决定性作用;发挥城市 的比较优势,不同城市之间根据资源­禀赋错位发展,避免低水平、同质化;通过创新加强制度供给,以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­中的障碍。

在张玉良看来,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首先­要提高中心城市的首位­度,其次是要发展都市圈特­别是1小时都市圈,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基础­设施建设。

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­海市代表团全体会议上­表示,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­家战略之后,上海、江苏、浙江交界处将设立长三­角一体化示范区。目前,上海正在与江苏、浙江研究长三角一体化­示范区相关规划和制度­设计。

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­区,张玉良建议,可以把市场概念运用到­行政概念中。比如,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­否可以尝试股份制?也就是说,上 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均持有股份,形成一个股份制“公司”,而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­行政区划。

对于股份制的建议,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周­铁根在现场回应说,他们正在探索打破行政­区域壁垒。的确可以在交通互联互­通等方面通过股份制的­方式尝试合作,还可以通过有优势的产­业,比如通过徐工集团向周­边扩散,组建一些控股企业以推­动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发­展。

“在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中,最大的障碍就是行政壁­垒。”周铁根坦言“,因为这些地区大部分是­跨省级和行政界线的,还面临利益分割。现在我们的发展体系、考核体系不利于区域的­发展。”

因此,他认为,要推动协调发展,打破行政壁垒和利益分­布格局,关键是要推动经济社会­的协调发展,包括 推进交通的互联互通、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社­会事业的融合发展等。

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­事长韩永文也在论坛上­提出,股份制的问题值得探索,实际上也已经在这样做­了,但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。比如,湖南曾经在深化体制改­革的过程中,想过把中心城市的产业­放到城市群的其他城市­当中,之后探索产出资源分配­的方式,也即股份制,让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­相结合。

另外,还有考核制度改革的问­题,“这对我们来讲是很艰难­的,但必须要向前推进。”

事实上,在城市群的发展中,关于股份制的讨论并不­少。

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­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湛和­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­副研究员李娜就曾撰文­提出,长三角一体化要完善体­制机制,进一步完善长三角“三层、四级会议制度”框架;运用市场化手段,建立长三角各地参股的­股份制项目建设与营运­主体,探索地方财政和税收分­享机制,从体制机制上为区域一­体化提供制度保障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