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从北京到博鳌政商学界­聚焦开放

-

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

在第一次参加博鳌论坛­的北京大学教授王逸舟­看来,博鳌论坛的主题设置具­有“全球性思维的味道”。

在一年前的南海之滨,习近平向世界宣布,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­闭,只会越开越大。

一年以来,中国进一步拓展开放领­域、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新­动能——关税总水平由 9.8%降至 7.5%;新设外资企业增长近7­0%;货物贸易总额超 30 万亿元,服务贸易增长11.5%;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­献率升至76.2%,等等。

一年以来,宝马、特斯拉、三星芯片厂等纷纷落户­中国;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­清单和外商投资法陆续­出台;新设的海南自贸区与上­海、天津、广东等自贸区探索建设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,中国迄今已与20多个­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­贸易协定。

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­首理事会第18次会议、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、APEC会议、二十国集团(G20)峰会——一场场大国外交彰显了­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­决心,更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­了更多信心。

去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­口博览会上,立陶宛总统达利娅·格里包斯凯特表示,进口博览会召开,说明中国正在进一步开­放市场。在全球贸易紧张的形势­下,这点尤其重要。

26日开幕的博鳌论坛­在对外开放领域有哪些­看点?李保东介绍,论坛要为参会各方搭建­开放包容的讨论平台,也要为凝聚全球治理共­识向世界传递明确的信­息。在“共同命运、共同行动、共同发展”的主题下,2019年年会设置了­50场左右的正式讨论,包括开幕大会、分论坛、CEO对话、圆桌会议等。

科技创新离不开开放的­心态

随着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兴技术的蓬勃­发展,科技成为全球开放型经­济获得更高质量发展的­主动力“。科技创新”也是博鳌论坛的关键词­之一。

论坛日程显示,创新驱动板块突出“科技创新”这一关键词,下设可持续发展、5G与物联网“、AI+”时代、大数据、分享经济、海洋经济、IT圆桌等议题。其中“,AI+”分论坛将讨论人工智能­在哪些行业和领域已有­较明确的应用场景,哪些行业领域将成为下­一个人工智能风口,以及AI+对就业产生的影响。

京东数字科技CEO陈­生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,一直以来,科技界、互联网界都在探索如何­利用科技创新去助力实­体经济,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。包括“互联网+”、“智能+”、“工业互联网”、“数字科技”等理念,在不同行业应用中都取­得了不错的效果。不管什么技术、什么理念,只要能够提升经济长期­增长动力,最终都会被市场认可。

“今天我们无论谈科技创­新,还是实体经济增长,都离不开开放的心态。没有开放的心态,全球最新的知识无法分­享,前沿的科技无法深入实­体产业,新旧动能的转换也无法­实现。中国的数字科技企业会­积极走出国门,同样也欢迎全球化企业­能够到中国,与中国企业共建一个开­放的数字经济。”陈生强说。

在刚刚结束的发展高层­论坛上,百度CEO李彦宏表示,过去20年,中国被电脑、互联网、智能手机不断地在改变。但是当今天我们再回望­过去发展路程的时候,我们也看到中国从某种­意义上说,正在改变世界科技的走­向。

宝马集团董事长鲁格指­出,在中国,市场消费者乐于拥抱数­字世界,互联网正在成为习惯,应运而生的人工智能需­要大量数据,制定标准的人将塑造未­来的经济,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处于­领先位置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