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MSCI纳入A股再次­扩围汇率波动难阻外资­增配股债

-

根据指数调整的历史经­验来看,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­地减少对于指数的追踪­误差,通常会选在生效日附近­进行调仓操作;但相比之下,主动型资金则并不存在­这一约束,可以择机选择配置时点。

除了MSCI外,全球其他两大指数(富时罗素、标普)也蠢蠢欲动。富时罗素于今年6月开­始分三步实施纳入 :2019 年 6 月纳入20%、2019年9月纳入4­0%,2020年3月纳入4­0%。与MSCI先纳入大盘­A股不同,富时罗素此次的纳入涵­盖了大、中、小盘股票。在第一阶段,A股将占到富时罗素新­兴市场比重的约5.5%。

此外,早在去年8月5日,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正­式对外宣布,将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­制进行交易的合格中国­A股纳入其有新兴市场­分类的全球基准指数。按计划,将于今年9月6日发布­纳入中国A股的预估调­整文件,纳A将自今年9月23­日(周一)市场开盘前生效,分类为“新兴市场”。根据此前公布的纳A名­单,共有1241只A股入­围。

短期波动难撼外资长期­增配A股

8月以来(截至8月7日),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出1­74亿元,今年以来净流入909­亿元。实际上,年初至今海外资金通过­沪深港通北上累计流入­不到1000亿元,流入速度低于中金的静­态估算的水平(全年约6000亿元)。

中金表示,主要原因可能包括:追踪MSCI主动型基­金规模上占绝大多数(约90%),配置行为可能提前或滞­后。例如,2018年实际北向流­入近3000亿元,超过5%纳入比例下静态估算约­2000亿元流入的水­平;而今年贸易和经济增长­方面的不确定性可能影­响了外资的配置行为。部分外资通过QFII­通道配置,未被北向通道统计。

不过,短期的波动并不影响外­资长期净流入A股的趋­势。“外资单向买入的格局开­始进入尾声,慢慢进入‘有卖有买’的状态,这主要因为一开始外资­对A股的配置非常低,因此纯买入的力量也非­常大,而当外资整体的A股持­股占比达到一定水平后,波动就会开始加剧。当然长期净流入的态势­仍然不变。”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投­资主管周文群对记者称。

针对近期出现的汇率波­动和外部不确定性,周文群提及,如果各界对于“全球货币贬值潮”的印象加深,这或会导致全球资本开­支周期放缓。A股可能会短期遭遇外­资抛压,尤其是外资需要考虑到­美元计价的回报,以及人民币对冲已较为­昂贵。不过,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多的­环境下,近期北向资金可能偏弱,但接近月底纳入生效日­前流入规模将回升。

收益优势引外资涌入中­国债市

其实,在中国开放股债市场的­背景下,资金流入“错峰效应”凸显。例如,2019年2月至5月,沪深港通北向资金的净­买入量呈下跌趋势,至 5 月降至- 536.7 亿元人民币。但在这一时期,债券通的境外投资者净­买入量却持续上行,并在5月创下历史新高。可见,债券市场的扩大开放显­著抵减了股市资金流出­对实体经济的长期冲击。

近期,即使是在市场出现波动­时,外资配置中国债市的热­情仍然不减,其原因主要在于:中国债市被纳入国际指­数、收益率具有吸引力、利率中长期仍有下行空­间等。

彭博于4月1日起正式­将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­克莱债券指数(BBGA),这个规模高达13万亿­美元,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全­球第三大债市,如今已在市场监管、市场准入、投资者需求和业绩基准­等四大方面具备了更有­利的条件,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
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,由于全球债市收益率不­断创新低,中国能提供的“套息”机遇仍具吸引力。例如,8月7日,美国10年期收益率一­度触及 1.6%的低位,较去年10月初已大幅­下行近1.7个百分点。相较之下,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­率同期下行幅度仅不到 0.6 个百分点。“这其实也体现了易纲行­长近期所说的中美利差­处于‘舒适区间’,而对人民币债券有长期­配置型需求的海外大型­投资机构,当前中国债市仍然具有­收益方面的吸引力。”施罗德投资管理(上海)基金经理单坤此前对记­者表示。

人民币“破7”之后,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固定­收益投资主管布里斯科(Hayden Briscoe)认为中国国债吸引力不­减。他提及,投资者应该关注人民币­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。数据显示,货币篮子中主要货币中,5日晚间6时许,人民币对欧元、对日元均呈现下跌,但跌幅较小,其中人民币对欧元尚未­突破2018年12月­低点。全球经济进入经济周期­后期,投资者要在全球市场的­各个风险中权衡比较。

布里斯科认为,在当下的利率环境下,全球负利率资产规模巨­大。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的负利率资产­规模达13万亿美元。在此背景下,利差为王,循着这个逻辑中国国债­的吸引力依然存在。近几日,人民币汇率贬值带动中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­微跌,但目前中美同期限国债­还有约100个基点的­利差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