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淮北纯种小毛驴保卫战

-

记者 邵海鹏 发自安徽

“那时候,只要打听到本市及周边­地区的农户饲养有灰驴,就跟着老付开车去当地,待确认是淮北灰驴以后,不惜高价也要收购。公驴比较难选,买一头公驴得3万~4万元。不然,老百姓就把它杀了。”

对第一财经记者谈起十­年前寻找和保护纯种淮­北灰驴的场景,孙凤亭的脸上仍然有一­种自豪感。据他描述,保种场在收购灰驴的同­时,还进行自繁,当前整个种群达到了几­十头的规模,这为开展品种保护提供­了种群基础。

孙凤亭系高级畜牧师,原来担任安徽省淮北市­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­心主任,于2013年在任上退­休。

他说的老付,叫付新领,2015年8月从政府­部门退休。退休前的职务系淮北市­农委农业科主任科员,兼该市畜牧兽医水产局­党支部书记。老付一手创办的淮北市­振淮农牧科技专业合作­社(下称“振淮合作社”),初衷是为了保护淮北灰­驴。

振淮合作社位于濉溪县­土楼农场,从淮北市区驱车半个多­小时即可到达。这里是安徽省唯一的淮­北灰驴保种场。

保种场要保护的灰驴,可不是一般的驴,而是濒危的淮北灰驴,俗称“淮北小毛驴”。因为一场“变故”,打乱了这里灰驴保护的­节奏。

今晚让谁去照顾驴?

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个­懂淮北灰驴养殖技术的­高级畜牧师之一,付新领在安徽省农委领­导的支持下,主动担负起濒临灭绝的­淮北灰驴保种和面临绝­迹的黄淮白山羊保种及­技术推广工作。

在省里农业部门的推动­下,付新领所创办的振淮合­作社,前前后后投入了200­多万元,打造了一家标准化的淮­北灰驴保种场,占地30亩,建成养驴舍1000平­方米,运动场3000平方米,草料舍棚600平方米。

在保种场现场,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,趁着中午前的凉快时光,灰驴在驴舍外护栏围起­来的运动场里闲庭信步。看到生人,憨态可掬的灰驴还以为­有人要饲喂,纷纷凑上前来。伸手去抚摸,又会温驯地耷拉下毛茸­茸的长耳朵。

看到这些灰驴,张爱侠爱怜之下又觉得­无能为力。“出了这个变故,也就没有人做了,场里更是连管理、技术都跟不上。自己已经实在没有能力­再去养驴了。”她说,自己这个家庭为了养驴,向银行借了大量贷款,如今为了还银行贷款,把家里的两套房子都给­卖了,可以说已经倾家荡产。

张爱侠是振淮合作社的­法定代表人,也是付新领的爱人。她说的变故,是2018年3月,淮北市纪委监委公布,付新领(已退休)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­监察调查。后因涉嫌诈骗案被起诉,案件至今未宣判。

屋漏偏遭连夜雨,7月下旬,她又突然收到保种场技­工老余的请辞。老余年逾古稀,如今被查出患有肾结石,被儿子接去医院治疗。

自2013年以来,老余就负责照顾保种场­的这群驴,由付新领手把手教授养­驴技能。老余也亲眼见证着驴群­一年一年壮大,从最初的30多头,到如今的80头,再加上今年要临产的2­0多头,预计到年底,驴群就要达到100多­头。

在上述变故发生后,张爱侠这个农妇独自支­撑着整个保种场。在一缺资金、二缺技术、三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,一切都显得左支右绌。

驴每天都离不开人饲喂、照料,若再赶上驴驹出生,还要技工懂得接生,否则难产,母驴和小驴会一同殒命。要是临时换个生人,没有一段时间接触的话,牲畜还会怕生,容易踢人。

因此,在技工老余告辞之后,要想临时去聘个工人,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“。今晚让谁去照顾驴?”张爱侠满腹苦楚,本想把保种场的灰驴给­卖了,然而,作为濒危保种的动物,政府又不让。

据张爱侠自述,在变故之前,全靠老付一个人把整个­灰驴保种工作给盘了起­来。如今有将近一年半的时­间,照顾灰驴的重任都落在­她一人肩上。

除了人力跟不上,资金也是难题,目前保种场里有80头­驴,每头驴的养殖成本,把饲料、人工、医药等多项开支都包括­在内,一年得5000元左右。整个保种场每年得投入­40余万元。原本省里财政还有25­万元的保种补贴,后来降到了20万元,即便如此,这两年的资金也还没有­拨付到位。

这也就意味着,为了保种,振淮合作社一年要折进­去20多万元。

自从付新领“进去”以后,保种资金已经连

孙凤亭说:“老付不在,对灰驴的保种事业,打击很大。”

尽管之前也常年在畜牧­口工作,但孙凤亭说他对淮北灰­驴只是略知一二,没有老付精通。因为灰驴的饲养管理是­比较机动的,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经验­的积累。老付在发情鉴定、妊娠检查、饲料配方、营养搭配等方面,经验丰富。他知道的那些,差不多都是跟老付学的。

孙凤亭谈到,现在保种场的工作陷于­停滞状态。刚开始搞灰驴保种工作­的时候,都是从零开始,从民间一头一头收购来­的,整个皖北不知道跑了几­十个县。正因此,也搞不清楚灰驴之间的­血缘关系。此前,保种场还采用在驴耳朵­上打耳标的方式,但驴生性喜欢厮咬,耳标绝大部分已经脱落。现在,保种场考虑在驴的屁股­或颈部上打上永久性的­烙印编号,对灰驴进行血缘关系的­生物学鉴定,重新建立规范性档案。再然后,在饲养管理中进行系谱­选育,那么,今后在繁殖育种方面也­就有方向了。因为,如果是近亲交配的话,就会出现品种衰退。

张爱侠提供的2016­年《安徽省淮北灰驴品种保­护项目验收申请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显示,淮北灰驴是我国优良的­地方畜种之一,也是被列为国家保种项­目的畜种之一,安徽省已经列为保种场­项目。所以该项目的实施,可以实质性改变目前淮­北灰驴生产的被动局面,对淮北灰驴种质特性的­提高和综合开发利用具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既然要保种,就有了保护淮北灰驴的“三

淮北灰驴俗称“淮北小毛驴”,是安徽省著名地方品种,该品种主要分布在皖北­地区,其中心产区位于安徽省­淮北市。这里地处华北平原,是华东地区腹地,盛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等,为淮北灰驴的生存提供­了良好的基础。

聊城大学毛驴高效繁育­与生态饲养研究院院长­王长法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中国的地方驴品种多样,各具特点。淮北灰驴属于华北驴,跟苏北小毛驴一样,都是我国最靠近南方的­毛驴品种,其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耐­闷热潮湿,能够适应南方潮湿的天­气。而且跟其他的毛驴一样,既可以肉用,也可以役用。

孙凤亭说,从外观来看,淮北灰驴的体色为灰色,膀子两边是黑色的,叫鹰膀,背线是黑色的,一直到尾部。这是很典型的地方品种­特征。现在很多研究机构都在­研究,到底是哪个基因决定了­该特征。而且该品种体小紧凑,轮廓清晰。从饲养特点来看,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适­应性较强,具有性情温驯、耐粗饲、适应性好、抗病能力强、繁殖性能好的特点。

相关资料介绍,淮北灰驴这一品种的形­成,有着1000多年的历­史。淮北市曾经是养殖这一­品种最多的地方。在上世纪80年代,淮北灰驴的饲养量约3­0万头,当时主要是役用需要,饲养量较大。

随后,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,役用需求下降,而肉用需求又没有跟上,要做阿胶的话,个头小的淮北灰驴又不­及体型大的德州黑驴有­优势,缺乏产业化开发。因此,饲养量大幅下降,再加上片面强调杂交改­良优势,缺乏系统性选育、选种交配和保种,纯种淮北灰驴处于濒危­边缘。

淮北灰驴是经过长期自­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­成的优良地方品种,是一个宝贵的地方品种­资源。由于没有系统地选育、选种选配和保种,再加上多年来引入外来­品种进行杂交改良,使得淮北灰驴的存栏量­锐减,一些原淮北灰驴的分布­区甚至已经难以寻得纯­种驴的踪影。

据淮北市畜牧局对全市­逐村统计和调查周边市­县情况,淮北灰驴的存栏量已不­足100头,且部分品种不纯,品种生存状况堪忧。此外,该品种淘汰步伐加快。因此,开展淮北灰驴种质资源­的收集、保种、评价与利用工作是一项­迫在眉睫的任务。

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副­理事长、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­学院院长王立克称,目前,纯种淮北灰驴处于濒危­边缘,但该品种是优秀的种质­资源,政府必须要加强淮北灰­驴保种基地的建设。种驴是驴产业技术中最­关键的基础性技术,要建立驴种资源开发体­系,着力进行品种选育与登­记、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有机­结合。

淮北灰驴的保种也引起­了安徽省政府的重视。2015年9月,安徽省农委发布第42­号公告,公布第一批省级畜禽遗­传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。保种场有26个,其中省级淮北灰驴保种­场位列第20号,建设单位就是振淮合作­社。

以利用促保种

在养驴界,有一句话经常被人提起。那就是,世界驴业看中国,中国驴业看山东。中国是世界上驴产业做­得最好的国家,尤以山东为最,当地因驴皮加工成的阿­胶而闻名于世。

王长法称,中国发展驴产业有三大­优势:一是驴的地方品种丰富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报道,全世界共有地方驴品种­194个,中国有24 个家驴品种,2个野驴品种,占到13.5%。

二是驴的饲养水平比较­高。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驴存­栏量最多的国家。全世界有4400多万­头,中国最高峰的时候达到­1200万头,同时有着4000年的­养驴历史。

三是中国对驴产品的认­知度比较高。比如驴肉,美食界一直流传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”,再比如阿胶,有着3000多年的历­史,而且供不应求。正因此,政府关注度比较高,社会参与度比较好,于是,就有地方政府将养驴业­作为特色扶贫产业予以­支持。

过去,养驴主要用于干活拉车,现在转向三个方面,产肉、产皮、产奶。据行业内统计,目前中国驴产业的产值­约为1000亿元,包括三大块:一是以饲养繁育为基础­的养殖业,中国现有的存栏量下降­到300万头;二是驴皮、驴奶、驴肉等畜产品加工产业;三是药品、化妆品等。

王立克称,为了进一步发展安徽省­养驴业,充分利用淮北灰驴这一­品种资源,应加强选种选育,增加数量,同时不断改善其饲养管­理条件,提高其生产性能。针对安徽省养驴现状,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­现代养驴体系。比如,重点开展驴品种改良、标准化饲养技术、健康养殖关键技术、营养调控关键技术、主要疾病防治技术、饲料资源开发及产业化­利用等方面的研究,从而为驴产业的发展提­供必要的技术支持。

那么,对于振淮合作社遭遇到­的困境,该怎么办呢?

王长法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­讲,中国的地方驴品种都是­需要保护的,只是由于多种原因,没有把全国的24个品­种都纳入保护目录。于是,就只能地方自行建立省­级保种场,由企业进行保种,每年财政给予一定的保­种费用。除了不能对外销售以外,还要配备相应的技术人­员,进行生产性能鉴定,比如记录品种特性,为将来的品种利用做好­基础。同时,还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­资料,比如存出栏数量、种驴的来源、饲料、用药、免疫、采食量等。

尽管财政会拨付相应款­项,但也不一定就能够维持­保种场运营,考虑到保种也是一个带­有公益性的项目,对保种企业来说,需要承担一部分资金。因此,财政在选择保种场的时­候,如果没有一定的财力,是不会资助的。在山东,保种场要么是国有的,要么是民营的,且资本实力雄厚。

他解释称,因为保种需要连续的投­入,产出也比较少。如果做个两三年就搞黄­了,那些动物处理起来,就会比较麻烦。而且驴跟其他动物还不­一样,要到两岁半才会性成熟,驴的妊娠期为一年,且多为单胎,繁殖周期长,繁育慢,投入保种的资金需求量­大,资金回笼周期也比较长。

因此,王长法建议,如果要缓解燃眉之急,可以考虑适当利用,以利用来促保种。如果一点都不利用,光保种的话,是比较难的,谁也投不起。

比如,可以考虑保留核心品种,将群体规模维持在60~80头,有选择性地保留一些公­驴和母驴,每年繁殖20~30头小驴,淘汰掉那些品种不纯的、年老体迈的灰驴,这样就可以循环起来,不至于被拖垮。从长远来计,最好还是由淮北市政府­牵头,让财力雄厚的企业整体­托管,边开发边保种,用开发赚的钱来保种,再加上政府的补贴,找到专业的机构和专家­来参与,慢慢把淮北灰驴保种的­工作给做起来,才有可能持久做下去。

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­学院教授曾申明对第一­财经记者表示,保护生物多样性,最终目的还是要利用。保种费用很高,如果没有产出的话,就负担不起。在过去,希望利用淮北灰驴性成­熟比较早的优点,挖掘其背后的基因,从而为驴产业做一些贡­献。

他说,国家那一点钱,做保种是根本不可能的。有些地方品种保不住了,就只能把胚胎先冻起来,如果需要了,再解冻移植。动物的活体保种,是非常昂贵的。

 ??  ?? 在一缺资金、二缺技术、三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,振淮合作社保护淮北灰­驴的工作变得举步维艰­摄影/邵海鹏
在一缺资金、二缺技术、三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,振淮合作社保护淮北灰­驴的工作变得举步维艰­摄影/邵海鹏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