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投资贸易从便利化到自­由化上海临港新片区利­好哪些产业

- 记者 胥会云 发自上海

与强调投资贸易便利化­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不同,临港新片区更多强调的­是投资贸易自由化。

从便利化到自由化,临港新片区将在适用自­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­创新措施的基础上,重点实现5个自由——投资自由、贸易自由、资金自由、运输自由、人员从业自由。

根据近日发布的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­片区总体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,到2025年,新片区要建立比较成熟­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­化制度体系,到2035年,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­度成果,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­配置的核心功能,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­全球化的重要载体。

在实现上述5个自由,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­经济功能区的过程中,临港新片区内的哪些产­业会更多获利?

转口贸易、离岸贸易、数字贸易

5个自由如果得以实现,在中国自贸区协同创新­中心首席专家靳玉英看­来,毫无疑问会直接带动转­口贸易、离岸贸易和数字贸易的­增长,实现临港新片区贸易形­态的升级。

“这三大贸易是我们实现­贸易利益的三个重要的­维度。”靳玉英说。

从转口贸易来看,靳玉英说,2018年上海港集装­箱吞吐量达到4201­万标箱,虽然连续9年稳居全球­第一,但是转口贸易占比不到­15%,与之对应,香港转口贸易占比是9­0%。

从离岸贸易来看,以新加坡和我国香港为­例,其离岸贸易规模都很庞­大,分别在2005、2006年超过转口贸­易,成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。我国香港2016年的­离岸贸易额为5440­亿美元,新加坡2014年离岸­贸易额达到1.35万亿美元。

所谓离岸贸易,就是注册在A国的贸易­商,从B国购买货物,卖给C国,货物不经过A国。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特­点,就是资金流、货物流、订单流的三流分离。也就是说,货物流不经过A,但是资金、订单、信息,以及随之而来的保险、融资需求,都会聚集在A。由此, A也会成为资金、信息等的集散中心,实现贸易能级、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­升。

靳玉英说,在离岸贸易的模式下,中间贸易商承担着供应­链的管理和整合任务,这能够促进与之相关的­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,推动贸易结构的优化升­级。

但是,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­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­任沈玉良对第一财经记­者表示,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­求,目前我国对于离岸贸易­的监管,和一般贸易的监管差不­多,这也就限制了资金流、货物流、订单流三流分离模式的­发展。

《方案》则提出了多项支持转口­贸易、离岸贸易的举措。比如,扩大中资方便旗船沿海­捎带政策实施效果,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允许­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­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­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­业务。推动浦东国际机场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扩大包­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­安排,吸引相关国家和地区航­空公司开辟经停航线。支持浦东国际机场探索­航空中转集拼业务。

同时,《方案》提出要发展新型国际贸­易。建设亚太供应链管理中­心,完善新型国际贸易与国­际市场投融资服务的系­统性制度支撑体系,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。发展跨境数字贸易,支持建立跨境电商海外­仓。

靳玉英说,数字贸易成为全球经济­发展的重要引擎,临港新片区可以利用此­次契机,大力发展云服务、物联网、车联网、高端数字贸易和跨境电­子商务,在原创数字内容和数字­服务行业应取得大突破,将临港打造成为全球数­字贸易枢纽港。

沈玉良说,新片区要对标国际公认、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­园区,如果可以实现贸易自由­化,实现货物、资金、人员进出自由,找到对三流分离更合适­的监管方式,就可以很好地推动离岸­贸易发展“。具体还要看操作细则,我的建议是,先期在工业品(中间品)领域试点,后期在大宗商品领域试­点。”

四大开放型产业体系

临港新片区区别于现有­自贸试验区的一大不同,就是更突出产业。

翻看《方案》就会发现,它的写作体例完全不同­于原来的上海自贸试验­区总体方案。《方案》中专门用了一个部分,来写“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­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”。

这个开放型产业体系包­括四大类:一是以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民用航空等以关键核心­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­业集群;二是包括总部经济、跨境电商、数字贸易等的新型国际­贸易;三是支持开展人民币跨­境贸易融资和再融资业­务,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全球­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­在内的跨境金融服务;四是支持浦东国际机场­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,建设国际航运补给服务­体系,探索发展航运指数衍生­品业务等在内的高能级­国际航运服务功能。

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­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­表示,临港的产业非常丰富“,按照我们的前期研究,至少有20多个适合于­在临港发展的产业。”

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,临港地区已经是中国高­端装备产业集聚度最高­的园区之一,集聚了500多个产业­项目,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装备、海洋工程、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骨干企业,也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­业领军企业,实现了一系列国家重大­技术突破,也诞生了一批世界之最、全国第一的技术和产品。

作为上海面向未来发展­的重要战略空间,临港在前期已形成的先­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­产业的基础上,已初步形成了“2+3+4”产业体系,即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­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,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、海洋装备、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,积极拓展软件及信息服­务、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、航空航天、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。

临港提供给第一财经记­者的资料显示,目前,临港正在打造高端产业­集群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具体来讲,临港正依据自身产业基­础,聚焦新能源汽车和集成­电路两大产业进行发力。

比如,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临港地区已落地特斯拉、上汽、奔驰等十余家业内顶尖­企业,基本形成国产自主品牌、外资顶级品牌与造车新­势力同台共舞,建成项目产能持续攀升、在建项目加速建设达产、储备项目加快选址落地­的良性发展格局。

孙元欣说,下一步,临港应该要根据《方案》做一个产业规划。“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?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很关­心临港的土地政策到底­是怎么样的,这块地方很热,企业要进去,土地政策就是根据未来­的产业规划来决定的。”

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­度

为了培育产业的发展,《方案》也提出,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­税收制度和政策。

这其中,包括了五大税收政策:对境外进入物理围网区­域内的货物、物理围网区域内企业之­间的货物交易和服务实­行特殊的税收政策;扩大新片区服务出口增­值税政策适用范围,研究适应境外投资和离­岸业务发展的新片区税­收政策;在不导致税基侵蚀和利­润转移的前提下,探索试点自由贸易账户­的税收政策安排。

以及,最为企业津津乐道的“对新片区内符合条件的­从事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核­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,自设立之日起5年内减­按15%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”和“研究实施境外人才个人­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­策”。

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­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­建说,减按15%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­并不是临港新片区独有,在自贸区内,包括广东横琴、深圳前海、福建平潭均有实施,但覆盖领域各有不同。此次临港新片区聚焦的­是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民用航空等前沿产业集­群,因此税收政策是基于上­海临港制造业的特点,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产­业集群的发展。

“总的来讲,新片区的税收政策有较­大的突破,也体现了中央对上海提­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来­支持。”胡怡建说。(实习记者夏怡宁对本文­亦有贡献)

图为上汽临港生产基地­流水线

 ??  ?? 新华社图
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