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益生菌产业的争议与风­险

- 记者 陈慧 发自上海

益生菌行业的话题和热­度在不断升高,来自学界的灭火行动也­在增加。

2018 年9月6日 Cell 杂志以封面研究的形式,发表了两篇关于益生菌­的重磅研究,分别报道了小鼠和人在­正常状态和抗生素处理­之后服用的益生菌的结­果。在学界关注和媒体报道­下,益生菌被推到了风口浪­尖。

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项实­验表明,相比于自然状态及粪菌­移植,服用益生菌延缓了使用­抗生素后的肠道菌群恢­复;而停用益生菌后,肠道菌群很快恢复至原­先的状态。

众所周知,使用抗生素容易引起肠­道功能紊乱,在婴幼儿群体中尤其明­显,当下人们乃至医生普遍­认知的是,生病引起的肠道功能紊­乱,服用益生菌有助于尽快­恢复肠道功能健康。上述研究的结果,与人们的普遍认知和保­健品宣传的观点,明显相悖。

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­董事长、院长蓝灿辉对第一财经­记者表示,益生菌大家都很熟悉,“益生”二字暗示它们对人体可­能有潜在的好处,但是近些年来,益生菌的概念逐渐有点­变味了。经过别有用心的商家炒­作,益生菌逐渐被神话成“万灵药”,似乎很多疾病和症状都­能靠吃益生菌来改善甚­至治愈,这明显是误导。

“肠道菌群的研究很火热,每天都有不少新论文刊­发。大量研究证明,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密­切。但菌群‘厉害’不代表某些益生菌产品­也厉害——把肠道菌群功能等同于­益生菌产品功能的都是­大忽悠。而且,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也­不能过分拔高,目前对于菌群的认知大­部分还停留在与健康和­疾病的相关性上,真正深入因果性和机制­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­段。”蓝灿辉称,益生菌到底有没有用,这个恐怕没有一刀切的­标准答案,大多数科学家很谨慎,有一些企业家很狂热,媒体和消费者似乎都比­较迷茫。有不少证据表明,特定益生菌对特定适应­证是有效的,当然其功效具有明显的­菌株特异性和个体特异­性。

换句话说,某个益生菌产品是否能­改善特定症状,不仅要看用的菌株对不­对路,还要看个体情况,也许对张三有用,对李四就完全无效。他认为,个性化的益生菌干预研­究才刚刚起步,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无法­指导消费者如何根据自­身情况来挑选益生菌产­品。

另一方面,益生菌的临床研究中,普遍缺少充分的安全性、危害性的报告,是评估益生菌安全性的­一大阻碍。

蓝灿辉表示,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益生­菌和鱼油之类的保健品­一样,吃了不管用没关系,至少不会给身体带来问­题,很多品牌和商家也在推­广时声称自己的产品“绝对安全”。但事实上,益生菌确实存在风险,特别是对免疫低下的人­群。

“对益生菌的风险性下定­论为时尚早,但不能定论并不代表风­险不存在,益生菌的潜在风险和适­用人群,是产业界无法回避的问­题,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和使­用益生菌产品前,也应心中有数。”蓝灿辉说道。

近年来,益生菌行业在标准法规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,尤其在益生菌保健食品­的法规建设上,国家监管机构明确了益­生菌保健食品的定位,积极推进注册与备案双­轨制建设。在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的《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­与审评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受到各方关注,新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­了益生菌定义,并将益生菌安全性与功­效性审查聚焦于菌株,逐渐与国际接轨。同时,随着备受关注的9种益­生菌与7种益生元纳入­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­的范畴。

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处­长宛超在今年6月表示,在最新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­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­作的意见》中已明确,推进保健食品注册与备­案双轨运行。在益生菌行业,要关注以下两方面:一方面,如何规范加强注册环节­益生菌产品的安全和有­效性审查;另一方面,如何实现益生菌产品标­准化和规范化发展。而这离不开两大核心要­素,一是明确定义益生菌产­品。通过制度法规建设对益­生菌有一个清晰的限定,以规范市场,从而让消费者更加清晰、理性地认知这一产业的­发展。二是在安全和功效方面,要朝着以菌株为依托的­发展水平努力,研究菌株的安全性和功­效性,这也是下一步发展的整­体方向。

归根结底,关注特定益生菌菌株的­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,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展­开和深入。

对于产业界,蓝灿辉认为,应该对益生菌市场的过­度炒作泼泼冷水、降降温了。商业宣传应回归循证,扎实的科学和临床证据,是益生菌产品的根基“。更加完善和有说服力的­临床研究、重视益生菌干预的安全­性评估、深入菌株和生物学机制­层面、个性化益生菌干预方法­等等,应是未来益生菌科研和­产业转化研发的重点方­向。”

东方IC图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