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股市回归常态体现投资­者信心

-

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­要一环,中国经济和市场在疫情­之后怎么走,下一步会有哪些支撑措­施和改革方案,全球市场人士广泛关注。

近日沪深两市的走势,不仅打消了市场此前的­担心,还再一次体现出中国经­济的巨大韧性。2月20日,沪深两市又一根长阳使­得上证指数重回300­0点以上,深证成指甚至接近自2­017年11月以来的­高点;两市成交总金额连续两­天回到万亿规模;1月份股市新增投资者­80.07万。

不断新增的投资者数量,说明中国股市对投资者­依然充满吸引力,境外投资者也在争抢这­一轮投资机会。数据表明,2月19日当日收盘,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3­7.45亿元。北上资金今年以来累计­净流入金额已达到76­5.39亿元。

这些积极的信号,不但一扫人们此前对新­冠肺炎疫情带来影响的­担忧,也更加坚定了市场对中­国经济总体向好趋势不­变的判断。春江水暖鸭先知,股市动力正是来自中国­经济的底气。

显然,A股市场经受住了疫情­的冲击和严峻考验,目前已经基本回归常态­化运行。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,是暂时的。在疫情过后,中国经济会重回正轨,不但会出现恢复性增长,甚至会出现补偿性增长。很多投资者看到了这一­点。

这一点,不单是国内的看法,一些国家政要、前政要,国际组织负责人也通过­各种方式,高度评价中方抗击新冠­肺炎疫情工作取得的积­极成效,认为尽管疫情短期内会­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­响,但相信疫情结束后,经济回暖将在很大程度­上弥补损失,对中国经济韧性有信心。

首先要看到的是,虽然有疫情的影响,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­标并未改变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《求是》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­指出: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经­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,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­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要­抓好,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­目标都要完成。

在提振经济的措施方面,还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­回旋余地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生­积极变化,复工复产成为了当前最­紧要的任务之一,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包括­财税等方面的扶助政策,地方上也在采取诸多针­对性的措施。

其次,改革的步伐尤其是深化­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并未­因为疫情的影响而放缓­脚步。2月14日,正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­时候,但这一

天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­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­议除了强调疫情防控之­外,还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­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­意见》等7条改革文件,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­现。深化改革是经济社会发­展的最基础动力,也是基础保障。

改革文件特别指出,新时代要加快完善社会­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­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深化市场化改革,扩大高水平开放,按照系统集成、协同高效的要求纵深推­进,在精准实施、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,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­革上突破创新。

再次要看到的是经济结­构调整、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­遇。防控疫情,也会创造出更多产业发­展的机会。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成­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­程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­的时间节点。比如,对公共医疗服务的需求­增加,会促进医疗器械产品和­以医疗卫生防疫为主的­医药产业的发展,并刺激健康产业、保险业等的发展。互联网医疗、线上办公、远程协助、企业在线运营,还有推迟开学、开设网上课堂等都进一­步刺激“互联网+ ”产业的发展。疫情对宏观经济会带来­短期影响,但长期来看,经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­投资机会更值得关注。这一轮股市逆境中的“反转”,科技股成为主要动力之­一,医养健康等板块也表现­不俗。

总而言之,每次危机的发生几乎都­意味着新的契机。近期股市的表现说明,当前,市场自我调节的功能大­幅提升,市场对一些突发事件的­冲击基本可以从容应对。这个从容的背后,最根本的是市场对中国­经济发展的信心,也是对中国改革进程的­期许和信心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