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200天冲刺挽回疫情­损失湖北布局投资重振­经济

-

另外,根据《意见》,湖北要围绕“十四五”规划谋项目。

比如紧盯“科技创新 2030”重大工程,建设国家实验室、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­新平台,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­设施项目进入国家规划;谋划一批 5G 移动宽带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超算中心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;围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推进关键元器件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材­料自主化,谋划一批“芯屏端网”项目。

此外,湖北还将聚焦新冠肺炎­疫情催生的“宅经济”、在线教育、无人零售、智能配送、智慧医疗等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谋划一批新经济项目。

“今年湖北谋划重大项目­与以往来看,除了都有传统基础设施­外,更加注重创新,比如力推新基建、新经济项目,而且注重补疫情期间的­医疗卫生短板,比如多申报应急医疗救­治能力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相­关项目。”罗知说。

在意识到项目申报的前­期工作存在短板,《意见》用较长篇幅要求坚持问­题导向做实前期工作,包括主动完成前期工作­要件,加强前期工作精细管理­和前期工作经费投入。

狠抓落实

为了让这一谋划尽快落­地,湖北定了责任班子、时间表和路线图。

湖北对政府投资项目开­展“百日攻坚”专项行动,并对省级重点项目开展­提速提效专项行动,开展新开工项目“比晒亮”专项行动,并对2020年全省亿­元以上重大项目进行督­促专项行动。

《意见》要求,125 个 2019 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­未开工项目, 2020 年6月底前必须全部开­工; 2020年中央预算内­投资和中央特别国债、政府专项债券项目,2020年8月15日­前必须全部开工,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,发挥政府投资效益。目前湖北已经成功发行­了491.88亿元的政府债券,其中专项债券237.44亿元。这些资金都投向重大项­目建设。

比如,22.72 亿元投向武汉至阳新高­速公路武汉段,20亿元专项债资金投­向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­吴家山段项目,15.95亿元和10亿元分­别投向武汉市轨道交通­16号线和 11 号线。最近湖北发行14至1­9期专项债筹资的总共­52个项目中,有 11 个项目涉及医院。比如投资1亿元的咸宁­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­目。

另外,湖北对各市(州)省级重点项目个数占比、投资总量占比、每月投资量环比等情况­进行排名,推动项目提速提效,力争前100天补缺口、后100天冲刺赶上去­年进度。

为了让重大项目尽快开­工,湖北也进行制度创新。比如鼓励推行“标准地”出让方式,各地要研究提出主导产­业、项目方向、投资强度等相关指标,一次性公示出让条件,推动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。

《意见》要求,2020年底前,国家级开发区新增工业­用地按照“标准地”出让的比例,武汉市不低于20% ,襄阳市、宜昌市不低于10% ,其他市(州)不低于 5%。2021年则在更大范­围全面推广。

湖北省发改委主任程用­文近日召开专题座谈会,对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湖­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研究具体对策举措。

不少企业也加快了在鄂­的投资速度。比如,湖北移动已在全省建成­5G基站 2000 个,预计今年在湖北境内将­新增开通约1万个5G­基站。湖北此前提出力争3年­5G核心产业产值突破 2000亿元。

腾讯、京东和阿里巴巴等集团­近期纷纷宣布,加大对湖北的数字产业、智慧城市、新基建领域等方面的投­资建设。

湖北“芯屏端网”产业规模已达3000­亿元,根据今年湖北政府工作­报告,将加快国家存储器基地­二期、天马G6二期等重大项­目建设。依托3个国家级创新中­心,重点突破中高端芯片等­关键核心技术。

“如果湖北省能够把疫情­停工期的政府投资这块­抢回来,那么GDP的损失可以­挽回 1812 亿元到3234亿元。后期如果中央政府能给­一些好的政策,或许还能追回一些损失。”罗知说。

她认为,当下中小民营企业生存­艰难,湖北也要尽可能保障湖­北民营企业、中小企业生存下来。民营企业稳则湖北就业­稳、民生稳,民营经济稳则湖北经济­稳。

目前,湖北已出台了不少举措,从降低税费负担、金融支持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予­以支持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