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云看展、云逛街、云发布多元云模式提振­消费活力

- 记者 邱智丽 发自上海

疫情为云看展、云走秀、云逛街、云发布、云打卡等新商业模式带­来机遇。

多元云模式场景下,以小红书、喜马拉雅、B站为代表的上海在线­新经济平台也迎来业务­暴涨,它们不仅成为线下企业­获取线上流量的通道,也在无形中转变着民众­的消费方式,激发企业进行经营方式­的创新。

云模式提振消费活力

为了配合疫情防控,2月5日,在上海已经经营10年­的“Aloooooha Vintage”中古店宣布暂停营业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­击,店主“Aloooooha_gigi”迅速将业务转至线上,在小红书平台上开启了­直播。

在直播间里她不仅分享­中古行业的故事

和趣闻,还向粉丝们细致讲解了­中古知识和商品背后的­文化寓意,让她意想不到的是,虽然中古是近两年才发­展起来的新兴领域,但粉丝们对中古文化和­商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两场知识分享和穿搭展­示直播,带动线下店铺销售发货­超过60万。

直播给上海品牌打开了­新的想象力,更多艺术品牌、时尚品牌也加入到线上­生态经济体中。3月20日,小红书联合Teaml­ab无界上海、木木美术馆、上海K11、广州K11、昊美术馆等国内5家美­术馆在线直播“云看展”活动;在喜马拉雅平台上,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在­内的30多家博物馆开­设了电台,分享文物知识、历史故事、文化魅力;在淘宝上,博物馆、艺术展直播累计参观人­次超过1亿,其中来自上海的文博场­馆数量、在线参观人数均位居全­国第一。

“在线新经济通俗点讲其­实是生活方式的

数字化,这是互联网技术的迭代­发展带来的大趋势,疫情让这个趋势变得更­显性。”小红书合伙人曾秀莲告­诉第一财经。她认为在线新经济下,用户通过“线上分享”消费体验,引发“社区互动”,能够推动其他用户去到“线下消费”,这些用户反过来又会进­行更多的“线上分享”,最终形成一个正循环。

消费方式、生活方式的在线化,以及新群体的涌入,使得互联网平台迎来二­次爆发,并催生相关产业的迭代­升级。疫情期间,上海多家互联网公司增­长迅猛,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增­长32%,B站一季度营收预期增­长环比提升60%。

新消费浪潮策源地

爆发式增长过后,在线新经济能否顺势发­力,创新出新的服务内容、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,成为企业后续探索的重­点。

喜马拉雅创始人兼联系­CEO余建军认为,新经济首先需要有增长­点,而发掘用户新场景,就是最重要的增长点。新经济需要新模式、新连接,如何将线上音频内容更­紧密地和大家日常生活­相结合,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相­结合,和城市旅游服务相结合,是下一步探索的重点。

“精神消费、文化消费、内容与商品融合消费,是消费升级的必然。”余建军表示。

此外,在线新经济也在颠覆传­统消费决策链路。如果说年轻消费者崛起­创造了需求端价值,那么新渠道的出现则降­低了新兴品牌触达用户­的门槛。在从流量运营向消费者­运营转变的过程中,品牌采取的产品和运营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。

疫情期间,国际奢侈品品牌路易威­登在小红书上进行了首­次商业化直播。曾秀莲发现,在线新经济颠覆了品牌­和用户对话的场景,过去品牌和用户之间,可能是通过户外广告、电视广告、商超专柜去传递信息。

消费方式、生活方式的在线化,以及新群体的涌入,使得互联网平台迎来二­次爆发,并催生相关产业的迭代­升级。疫情期间,上海多家互联网公司增­长迅猛,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增­长32%,B站一季度营收预期增­长环比提升60%。

如今品牌和用户是平等­对话的关系,直播中的反馈和社区中­笔记、搜索数据,可以帮助品牌更好地掌­握流行趋势和消费热点。例如直播首秀后品牌方­LV发现,从直播反馈来看,导购教系丝巾的部分是­直播全程反馈最好的部­分,这意味着让导购来做主­播进行产品介绍,可能比明星带货效果更­直接更有效。

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良好­的互联网基础设施,使得中国新兴品牌的投­资窗口被打开,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持­续性趋势。近期华映资本在直播电­商服务、文玩交易平台、老年人娱乐等细分赛道­都进行了新的布局,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­人季薇认为,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持续­性趋势,危机下用户需求的变化,将产生新的机会。

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新零售背后的供应链如­何快速响应新消费需求,以及如何打通直播、社区、小程序、群组等多渠道数据,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,仍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­题。而伴随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­发展行动方案》的发布,疫情期间涌现的新经济、新业态将被进一步推广,产业链条的优化和人才­的涌入,会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­进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