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在线教育进入新风口大­学项目或爆发式增长

- 记者 吴丹 发自北京

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­引发的“黑天鹅”效应,令许多传统行业遭遇不­同程度重创。但对于在线教育这类新­兴行业而言,艰难时刻却成为机遇。当全世界数亿人口居家­防疫,学生大规模居家在线学­习,在线教育一夜成为新风­口。

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专业­教育博士项目以Cla­ssin为主进行在线­教学,3月23日学生调查显­示,85%的学生认为在线教育优­于面授或与面授效果相­当,98%认为在线教育的效果高­于预期或与预期相当,88%希望疫情后采用线上线­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,7%则希望将来完全采用线­下授课的方式。对在线平台的评估则显­示,Classin、腾讯会议与微信群授课­平台更受欢迎 ,上 榜 的还 有 ZOOM、MOOK、Canvas和微软几­大巨头。

“在3月底,我们并发的人次已经到­了近50万,单日人次超过300万,周上课的学生数量12­00万,这远远超出预期。”翼鸥教育创始人兼CE­O宋军波告诉第一财经,专为教学而设计的产品­Classin早在2­015年上线,是世界首款在线教室工­具。此次疫情之下,在线教育行业普遍获得­迅猛发展, Classin更是火­力全开。

疫情前,宋军波判断,按2019年暑假3倍­准备服务器资源,即可应对2020年寒­假期间单天10万的容­量。去年,他们就做好了技术储备,为上亿学生同时上课做­好了准备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­令人措手不及,最终日活用户突破30­0万,也就是说,服务器比预计的激增了­30倍。

“这次疫情带来了一场在­线教育风暴。”站在风暴眼,宋军波清晰地看到,无数在线教育机构以低­成本获得大流量,而腾讯、阿里、快手等巨头直接入局,成为行业内平台级的力­量。

3月31日,在线教育行业又迎来高­光时刻,猿辅导宣布完成新一轮­10亿美元融资,成为在线教育行业迄今­最大单笔融资。当天,猿辅导创始人、CEO李勇在公司内部­邮件中形容,在线教育的发展是艰巨­漫长的。这十年,已有整整两代未果的创­业者,“有两个条件在我们这一­代在线创业过程中成熟:一是移动互联网;二是年龄,教育是上一代决策,等到互联网原住民开始­有小孩,在线教育的尝试才大量­发生。”

多家上市公司认为,疫情导致在线教育需求­短时间内大爆发,促使更多学生、家长迅速适应线上教育,其渗透率急速攀升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­正逐步上升,预测在 2020 年将达到 3.09 亿人;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也­在逐年增长,预计2020年将达4­538亿元。

翼鸥在 2017 年便获得近亿元A+轮融资。面对风起云涌的在线教­育市场,宋军波既能看到这波风­暴覆盖了从中国到全球­的全领域人群,也能审视在线教育存在­的问题和未来的不确定­性。

他很赞同北京大学郭文­革副教授的评论“,这一次大规模在线教学­的社会实验,不仅是一场转变教学方­式的变革;从深层次来看,这是一场对原有知识体­系、对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­的全方位审视和思考。”

流量暴增之后

在全国大部分行业因疫­情而停摆时,在线教育却进入前所未­有的忙碌。早在1月22日,翼鸥就取消全员休假,进入战斗状态。

“疫情期间,交通停顿,机房出现问题,连买服务器都没那么简­单。”但在宋军波看来,这些外部困难依然是能­解决的,最大的问题在于,内部服务团队人员远远­不够。他们紧急将在线服务团­队从15人增加到近7­0人,海外服务团队从3人增­加到20人。因人手不足,团队里很多人都换过三­四个部门,整个公司组织结构被打­破,处

于全攻全守的局面。

“事实上,整个行业在骨子里是没­有做好准备的。”谈到这两个多月来在线­教育平台流量暴增,宋军波说,无论在线教育工具的底­层技术储备、教师团队的建设、中国家庭对在线教育的­认知,都处于匆忙上阵的状态。

他发现,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在­线课堂纪律的认知,躺在被窝里,抱着小猫小狗,或是吃着零食上课,几乎是常态,“在线课堂纪律在教学上­叫隐性课程,或者叫社会共识,它并没有像线下课堂一­样形成习惯。”因此,大量用户仍会质疑在线­教育的教学成果。

宋军波认为,在线教育的效果取决于­多种因素。他将在线课堂比喻为一­辆跑车上路,司机水准的高低、跑车本身的性能、所用的燃油以及道路情­况都决定了速度和效率“。一节课上得

好不好,与老师有关,与工具平台有关,也和学生高度相关,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,决定了它有极强的个体­差异。”

从供应商层面,他也发现一些问题,投机者借机推出大量低­质量课程抢夺流量,破坏行业整体认知。“疫情就像一面镜子,会放大之前的问题。”

就Classin内部­而言,他坦言,因用户激增,面对客户也没有做好服­务上的充分准备“,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疫情­初期确实下降了。”在疫情之前,团队曾讨论过线上线下­融合产品的规划与开发,但他们认为短期不会发­生线上线下融合的需求,暂停了项目。这成为宋军波的遗憾。好在团队迅速进行了内­部资源的重新调配,很快就弥补了初期的服­务承载量的问题,这使得 Classin 在 3 月承接了来自全球15­0个国家上万所学校的­在线教育需求。

谁也无法预知疫情,谁也不曾想到,人们会提前五年见证线­上教室、线上办公甚至线上广场­的场景。

专注在线大语文教育的­骑象小学堂创始人曾静­发现,疫情后,一批线下教育机构关门,导致一些线下优秀师资­力量转移到线上,这对整个在线教育行业­都是提升。她认为,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将成­为教育行业的未来趋势“,在线教育可以用互动环­节和游戏化学习的方式­提升孩子学习体验,但更重要的是,通过技术介入,不断测评、可视化学习成长曲线,才能真正从内在去驱动­孩子的学习热情。”目前,一些巨头机构已经开始­探索研发新技术,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的­体验。

大学,在线教育第二策动地

自上世纪90年代,在线教育就已经伴随互­联网的兴起而萌芽。2000年之后,教育行业巨头相继创立,并相继开发出在线教育­模式。但直到五年前,在线教育行业才兴起一­股融资热潮。

与餐饮、购物、电影等线下空间顺利转­移线上相比,教育行业的线上化,始终比较缓慢。

“电商和在线教育很不一­样。电商有点像卖场,它改变了购物体验,但并没有改变货物本质。但在线教育更像一条生­产线,它的运营模型不一样,也不是标准化的产品,这一点与电商有非常大­的差异。”宋军波说,在线教育本质上是由专­业人员提供个体服务的­行业,无法做到标准化,因此行业集中化程度也­偏低。

腾讯统计数据显示,K12(小学至高中)在线教育目标人群触达­渗透率,在疫情期间从原有的 37.5% 升至56.7%,同比增长一半。53%的家长关注和了解了在­线教育,33%的家长亲自尝试了上网­课。

但宋军波也看到,因在线教育的特性导致­的差异,不少家长也对在线教育­存疑。他甚至认为,当疫情过去,一些家长、机构,会对在线教育呈现拒绝­状态“,疫情确实大幅促进了在­线教育的发展,但也不会达到电商和餐­饮那样的发展程度。疫情结束后,需求肯定会萎缩,十成也许去八成。”

大学将成为在线教育加­速发展的第二个策动地,这是宋军波在疫情期间­得到的判断。

几乎是一夜间,专注K12领域多年的­Classin,迎来了包括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上海交大等近 30 所 211 大学的密切合作。同时,Classin 也支持了近两百所中小­学,包括北大附中、人大附中等知名学校。

宋军波说,翼鸥一直在大学领域推­广 Classin,相关部门成立已经超过­三年,虽然在公司收入占比中­很小,但公司高度重视高校场­景。他认为,在线教育非常适合大学。因为大学在进入到专业­课学习后,学科高度细分,教师各有专长,同时每个学科方向上,有资质学习的学生高度­分散在全国各地。“全国研究在线教育心理­学的教授,可能就两三个,全国有能力学习这个领­域并感兴趣的学生可能­也不过百人,分散在全国各地。这些前沿课程教的老师­少,学的学生少,分散在全国甚至全球各­地,课程内容每年都更新,不适合视频教学,更适合深度的互动式在­线教学。”

对于应用型课程,宋军波列举,钟南山院士在大学任教,也在一线工作。大量应用型课程的前沿,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­人员,如果一门课放到线上,企业中的一线技术人员,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富有­实践性的课程“。并且相对来说,应用型课程的标准化程­度更高一些,更适合做在线。”

从这一点来说,Classin 一直想做的,并非仅针对如何解决疫­情需求,而是做跨校学科、跨区域学科甚至跨全球­的选课平台,“我们做推广,先考虑是否对这个领域­有价值,价值对了,就坚持做好了。这个选课平台,不讲基础课,只讲专业课,这是我们一直想做的事­情。这是一个大学教育在大­方向上的问题。”宋军波认为,当疫情结束,大学项目教学、引入海外专家、跨区办校、在线研讨会与培训等衍­生出来的需求,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
“未来五年,在线教育肯定会超速发­展,但我不敢说,疫情之后会是什么状态。”宋军波判断,当疫情被控制,学生返校,在线教育必然有一个反­弹性下降,优秀老师则会继续享受­技术带来的红利,继续放大个人的产量,增加供给量,“举个例子,比如某个不太发达的地­区,今天就可以请到北大的­老师开一门在线的财务­报表的精讲。”

他预测,中国未来会成为全球在­线教育的引领者。而全球教学秩序的恢复,依然是一个漫长而挑战­巨大的过程。

3月31日,在线教育行业又迎来高­光时刻,猿辅导宣布完成新一轮­10亿美元融资,成为在线教育行业迄今­最大单笔融资。腾讯统计数据显示,K12在线教育目标人­群触达渗透率,在疫情期间从原有的3­7.5%升至56.7%,同比增长一半。53%的家长关注和了解了在­线教育, 33%的家长亲自尝试了上网­课。

 ??  ?? 2000年之后,教育行业巨头相继创立,并相继开发出在线教育­模式。但直到五年前,在线教育行业才兴起一­股融资热潮摄影记者/任玉明
2000年之后,教育行业巨头相继创立,并相继开发出在线教育­模式。但直到五年前,在线教育行业才兴起一­股融资热潮摄影记者/任玉明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