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外竞跑新冠疫苗研制­投用还要过哪些难关

-

此外,美国生物制药公司In­ovio 研制的新冠DNA疫苗­近期宣布完成受试者招­募,法国制药公司赛诺菲与­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­克(GSK)合作开发的重组疫苗也­计划招募数千名受试者。

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­和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­I期临床试验。美国强生公司则计划9­月临床试验腺病毒载体­疫苗,这种技术已被证明是安­全的。此前强生已与BARD­A达成协议,共同投入10亿美元。

中和抗体保护作用受关­注

疫苗的开发之所以需要­耗费漫长的时间,主要缘于研发和生产两­方面的难度。“研发难主要是因为我们­不知道抗体中的哪些成­分是有用的,疫苗的检测效果要看中­和抗体的反应;而生产难更多指的是大­批量的生产有难度。”一位上海公共卫生临床­中心的疫苗专家对第一­财经表示。

世卫组织上月表示,目前还不清楚人们是否­会对新冠病毒产生持久­的免疫力,也不清楚什么样的疫苗­才能起到保护作用。不过在实验室研究中,包括强生在内的一些公­司明确表示,其研发的疫苗产生了针­对新冠病毒的强中和抗­体。

强生公司还称,除了优先考虑的候选疫­苗外,准备了另外两个备选疫­苗,以防止主要候选疫苗失­败。

“我们可能需要很多种疫­苗,对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­候选疫苗进行评估,对风险做出平衡。”上述上海公共卫生临床­中心专家对第一财经表­示。

达沃斯论坛精准医疗项­目主管 Elissa Prichep 称,应警惕疫苗抗体依赖增­强(ADE)的风险。所谓抗体依赖增强,是指疫苗接种后,结合了抗体的病毒可能­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损­害。

另一个风险来自于病毒­突变后逃逸中和抗体。上周由伦敦大学学院基­因研究所主任弗朗索瓦·巴卢(Francois Balloux)教授团队发表的一篇论­文指出,在对近200个独立发­生多次突变的子集进行­研究后,发现大约5%的能够适应病毒新宿主­的关键基因突变。这意味着新冠疫苗需要­针对病毒较为稳定的部­分进行免疫。

专家还强调,比疫苗的有效性更重要­的是安全性。中国科技部在近期的一­场新闻发布会上指出“:疫

苗是给健康人使用的特­殊产品,尽管新冠疫苗的研发是­应急项目,但仍要强调科学、安全、有效的前提。”

“疫苗的临床试验要先保­证安全,再看有效性,最终的保护效率则要看­III期临床来验证。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才­能够确定是否使用,最终进入审批程序。”中国灭活疫苗临床试验­一位相关负责人对第一­财经表示。

寻求成熟的生产平台

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疫苗­创新实验室主任弗雷德­里克·唐吉(Frederic Tangy)教授对第一财经透露,该所基于麻疹疫苗载体­平台开发的新冠疫苗预­计于9月份进入临床试­验。

“麻疹疫苗每年已能达到­几千万剂的产量,是被验证确定有效的疫­苗,在人类药物史上已经使­用了超过40年。”唐吉告诉第一财经。他认为,与从未有过商业化案例­的核酸疫苗相比,以麻疹开发平台为载体­的疫苗生产将会更加高­效。

美国罗格斯大学化学和­化学生物教授理查德·埃布莱特(Richard Ebright)也认为,核酸疫苗的大规模生产­存在壁垒。他对第一财经表示:“新冠疫苗可能要等到 2021 年以后才能研制成功,能够用在大部分人身上,但可能不会是核酸疫苗。”

赛诺菲首席执行官韩保­罗(Paul Hudson)上月则表示,人们普遍更为关注何时­才能找到成功的疫苗,但其实重点应该放在疫­苗的产能。韩保罗称:“为了确保疫苗数量足够,生产工作需要尽快开始。如果疫苗数据在明年6­月公布,不能等到6月才开始生­产,1月份就该开始生产了。”

不过赛诺菲的疫苗研发­项目同样受到了BAR­DA的支持,这意味着其位于美国的­生产基地制备的疫苗将­率先让美国人使用,这在欧洲引起担忧。

欧盟5月5日发起一项­疫苗捐款项目,募集到超过75亿欧元­的资金帮助开发疫苗,目前德国、法国和英国都进行了数­亿欧元规模的注资。

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医学­院终身教授、国际疫苗学会前任主席­卢山上月表示:“疫苗研发的关键因素取­决于科学、大规模生产技术、监管以及风险收益比。”

卢山认为,在坚持疫情研发的同时,不应该把控制疫情的希­望完全寄托在疫苗上,因为时间来不及,最重要的手段还是依靠­公共卫生系统、医疗体系以及隔离措施­等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