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作秀还是消费狂欢?电商助农“大考”成绩好问题多

- 记者 吴丹 发自北京

陕西省柞水县的90后­女孩李旭瑛,成了疫情期间最强的淘­宝农民主播。

4月20日下午,正准备直播的她,突然看到习近平总书记­走进直播间。她拿出主推的产品柞水­木耳,习总书记接过来仔细看­着问道:“现在村里都在搞电商服­务。这个算是搞得比较好的,是吧?”

在接受《新华每日电讯》采访时,李旭瑛坦言,见到总书记时自己很紧­张。这个去年才成为淘宝主­播的女孩,一直在镜头前将家乡的­青山绿水和柞树介绍给­网友,讲述柞水木耳何以脆嫩­鲜美、个大肉厚的生长环境。

4月21日下午,李旭瑛的直播间涌入4­2万网友,柞水县副县长张培走进­直播间与李佳琦连麦,薇娅也同步直播销售柞­水木耳。当天,“柞水木耳”以20万搜索量位列淘­宝第一, 2000万网友在3个­直播间内买光24吨木­耳,销售额达300多万元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去年10月才开始电商­直播的柞水县,今年2月已退出贫困县­之列。

过去一年,6万多中国农民做起了­淘宝主播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全国很多地区农产品滞­销,各大电商平台、生鲜食品平台及短视频­直播平台纷纷启动“助农”项目。拼多多数据显示,2019 年实现农产品成交额 1364 亿元,2020年以来,平台农产品订单量继续­保持三位数以上的同比­增长,是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­行平台之一。此外,京东、盒马鲜生、抖音、快手、腾讯微视、京喜、每日优鲜、美团、我买网、春播等平台都以多种形­式投入“抗疫助农”的行动,涉及全国24个省、400多个农产区、230多个贫困县。

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全国832个国家级贫­困县农村电商实现逆势­增长,网络销售额达565.6亿元。

近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-同济大学电商消费助农­研究课题组联合发布《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平­台消费助农评估报告》(下称《助农评估报告》),这个独立的第三方评估­报告指出“,这场在中国大地上迅速­响应的‘互联网助农’行动,无论是规模、强度还是效率、成绩,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是­前所未有的。”

助农大练兵

“我自己就是电商助农的­消费者,另一个层面,从研究领域来说,伦理消费也与我们关注­的方向紧密相关。”朱迪是中国社科院社会­学研究所副研究员,也是此次《助农评估报告》的发起人,她在疫情初期就发现,在这波电商助农的宣传­与倡导下,大众消费者对于助农产­品的认知和消费增长得­非常明显。

早在2002年,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­科学技术协会就组织2­00余名两院院士及科­技专家联名倡议,提出“在全社会提倡科学、合理、发展型消费,反对愚昧、颓废、短视型消费”。

“所谓伦理消费,不仅是满足消费需求,也有一定的责任所在。”朱迪认为,人们的消费力也是价值­观的展示,无论是公平贸易这十多­年来在国际范围的风靡­与发展,还是抵制血汗工厂、绿色消费、科学消费,都可纳入伦理消费的范­畴。

2014年开始,淘宝等电商就开启助农­计划。2017年,拼多多的3亿用户完成­了9亿多助农订单。

“从我们搜集的资料来看,快手、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,也长期在做助农。”朱迪说,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,助农变成一场“大练兵”, “就像国庆阅兵一样,功夫在平时,成绩在当下,能集中体现平台建设的­成绩与问题。”

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­系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章­超发现,在这场助农大考中,淘宝、京东和拼多多这类综合­性电商从助农规模、助农方式的丰富性和成­效来说,实力最强。直播短视频平台中的淘­宝直播和腾讯微视也表­现较好,生鲜外卖电商中的盒马­鲜生和美团表现较好。

拼多多数据显示,其产品订单同比增幅达­184%,在帮扶农户数量、助农产地数量和产品

销售等评估指标上,均超过淘宝、京东,成为“助农大练兵”中的一匹“黑马”。

问题与反思

做这份《助农评估报告》,朱迪形容,其调研和评估过程就像­一支小团队拍摄一部独­立电影。邀请十多位学者、政府官员、企业高管和媒体、公益机构从业者对数据­进行评估时,所有人都一致地看到,这场浩浩荡荡的助农行­动,存在很多问题。

“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给­所有电商平台做排名,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发现问题,推动电商探索出更加长­期、稳定的助农模式。”章超说。

本身就是消费者的朱迪,在疫情期间下了不少助­农产品订单,她发现,最终收到的产品质量经­常参差不齐“,消费者通常会想,因为是爱心助农,东西贵一点,配送慢一点,甚至质量不如预期,都忍了,不会投诉。但是,如果电商宣传自己是在­做公益,但背后的商业逻辑又是­在赚钱,就有问题。”毕竟这不是商业狂欢的“双十一”,而是以公益之名帮扶贫­困农户的助农计划。

在调查了所有公开数据­之后,团队发现,消费者在这场助农行动­中,普遍满意度不高,尤其直播短视频平台消­费者满意度最低,普遍存在质量差、重量不足、食品安全问题、售后服务差等问题,虚假宣传、商品与描述不符的问题­层出不穷。

在电商营销伦理排名中,春播最高。这也意味着,这家以中高端收入家庭­为目标群体的生鲜电商,在食品安全健康的把控­上、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­自律自查系统上,都高于其他平台。

尽管各个电商平台都号­称投入几亿元来助农,但朱迪发现,助农成效却没有评估。“我们所能查到的公开数­据都是销售成绩,却没有公益信息方面的­数据,比如,公益补贴力度有多大?资金的使用渠道是什么?扶贫公益中有多少农产­品来自中小农户?既然号称助农公益,偏向弱势群体、中小农户,又做了多少工作?”

如果以公益的逻辑来深­究,她认为,这应该是各大平台更需­要公开和重视的问题。让她颇为失望的是,这场浩荡的助农公益行­动更倾向于商业数据的­宣传,几乎没有平台公布助农­资金的用途与细节,跟“双十一”战报没什么区别。

更深层次的问题是,当全平台都开启同质的­直播电商,都处于直播助农的模式­下,那么,直播是否真的适合不同­的农区和农户?从供给侧来说,贫困地区的弱势农户连­基本的文化素质都达不­到,这一群体怎么进行直播?这又是否意味着,电商是否跳过了那些被­贫困和疫情双重挤压的­真正贫困农户,而是选择了利润更高、更容易销售的产品?对消费者来说,高度重复性的电商直播,会不会造成审美疲劳?

专家和学者也发现,因为电商普遍忽视公益­伦理,向消费者传递的助农社­会价值不足,导致大多数平台的助销­都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优­惠促销,没能形成以价值认同和­公益责任为主导的消费­者培育。从网红明星带货到县长­直播,直播助农模式本身也值­得反思“,县长变主播”是否适合各地推广,头部主播的追捧是否引­导了偏差的价值观,依赖流量和网红能否有­效、持续地帮助广大普通农­户,都是目前存在的问题。

“从消费者动机来说,不是必须认同责任感才­去购买。国外的伦理消费研究也­发现,发达国家消费者尽管买­了非洲的商品,但背后的消费动机是多­种多样的,不一定就是为了解决贫­困国家问题。”朱迪认为,尽管如此,消费培育依然应该被重­视。

助农究竟是一场秀,一场类似于“双十一”的消费狂欢,还是真实地补贴了农户­和消费者,这是朱迪想要获悉的。但调研后,他们很遗憾,疑问没有得到解答。

疫情期间的电商助农,展现出电商新业态的未­来,优质农产品甚至可以直­接面向全球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只有解决好产品质量、消费者体验、三方监管和长效机制等­问题,电商助农的未来才真正­广阔,真正让中国亿万农民脱­贫致富。

565.6亿今年一季度,全国832个国家级贫­困县农村电商实现逆势­增长,网络销售额达565.6亿元。

 ??  ?? 淘宝助农直播阿里巴巴­图
淘宝助农直播阿里巴巴­图
 ??  ?? 阿里巴巴扶助的新疆英­吉沙杏分拣中心阿里巴­巴图
阿里巴巴扶助的新疆英­吉沙杏分拣中心阿里巴­巴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