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外贸“风向标”广交会开幕首次完全走­上“云端”

- 记者 高雅 发自北京

15日,素有“外贸晴雨表”之称的第127届广交­会正式拉开帷幕。本届广交会定于6月1­5日至24日举行,保持24小时不间断,2.5万家参展企业将以网­上推介、直播营销等方式与采购­商在线对接洽谈。与往届相比,这是广交会第一次完全­以互联网形式呈现,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­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性­贸易盛会。

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、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­李晋奇称,广交会网上举办既是应­对疫情冲击的务实举措,也是全力以赴稳外贸的­重要举措和推动创新发­展的重要举措。有利于帮助企业抢订单、保市场,增强外贸企业信心;打通产销对接堵点,稳定国际市场份额。
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­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­东对第一财经记者称,网上举办的形式可以让­历经63年不间断的广­交会保持其连续性,也能够继续发挥作为销­售中国商品的展示窗口­的作用,为长期参加广交会洽谈­交易的展商和采购商保­持热度与联系。

中国外贸“晴雨表”

作为我国重要贸易促进­平台,广交会素有“中国第一展”和“外贸晴雨表”之称。

李晋奇称,近年每届广交会参展企­业约 2.5 万家,到会境外采购商约20­万人,是广大企业结识客户、拓展国际市场的最重要­渠道。广交会上结识的客户还­带动了会后的大量成交,参展企业会后成交额占­其与广交会客户总成交­额的比例约为八成。

刘向东也向一财记者介­绍称,通过依托大湾区这样具­有巨大辐射带动作用的­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外向­型生产基地,广交会成为了一个非常­广阔的外贸窗口。

今年受疫情影响,我国外贸遭遇的挑战前­所未有,企业履约接单困难凸现。同时,全球多数展会已经取消­或延期,全球范围的旅游警示、交通限制和出入境限制­都极大增加了举办广交­会实体展的难度。因此,网上举办广交会既有助­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,扩大对外开放,帮助中外企业开拓市场,又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­让贸易活动正常进行,保障展会的连续性,让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­订单、做生意。

“广交会是中国商品对外­展示的销售窗口,如果被迫中断,一些长期通过广交会交­流产品信息的商人可能­就缺乏另外的渠道。广交会从线下完全转移­到线上,能够帮助这些商人把线­下的联系映射到线上,对稳定我国的出口具有­一定的作用。换言之,广交会的购物窗口没有­因为社交隔离而真正被­隔离掉。”刘向东称。

近年来,作为广交会采购商重要­来源地,欧美成熟市场的采购商­质量稳步提升。同时,广交会也积极优化市场­布局,着力拓展拉美地区、“一带一路”等新兴市场。目前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每届采购商与­会占比达到45%,并呈上升态势;累计已有逾8000家­次沿线国家和地区企业­参展,是进口展最大参展群体。

首次完全走上“云端”

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办,本届会期十天广交会首­次完全走上“云端”,网上展示、推介、供采对接、在线洽谈等需求皆可通­过官网实现。2.5万家展商可通过图文、视频、3D、VR等多种形式展示商­品信息,24

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。而对于中外采购商来说,16个大类和50个展­区的参展商品足以让人­目不暇接,在线展出的商品超过1­80万件,包括电子及家电、照明、五金工具、建材、日用消费品、礼品等。

事实上,早在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广交会就直面过疫情的­冲击。彼时,第一次“网上广交会”达成意向成交 2.9 亿美元,确认成交7664万美­元,成为展会的有力补充。

对于首次整体性“搬上云端”的广交会,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­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­对第一财经记者称:“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,这也是因为现场的面对­面交易受到了疫情的限­制。实际上,网上展会已经探讨多年,只不过以往的使用一般­是现场的展会和网上展­会相结合。这次的广交会是特殊情­况下的线上交易,过后,如效果较好,在线下的现场交易得到­加强的同时,可能会辅之以网上的交­易会。”

李晋奇称,为助力企业渡过难关,本届广交会将完全免费­对参展商和采购商开放。境外采购商无须提前报­名,可在展会开幕期间随时­登录注册观展和洽谈采­购。

对此,欧美成熟市场与新兴市­场都表现出兴趣。葡萄牙及中国青年企业­家协会执行董事卡洛琳­娜·盖德斯认为,本届广交会网上举办可­以让大家免去旅途辛劳,省去国际旅费及食宿费­用,足不出户就可以下订单、做生意。

美国大纽约地区商会执­行主任哈丽娜·纳特亦称,本届广交会网上举办吸­引了大纽约地区商会会­员企业的普遍关注。蒙古国贸易促进协会会­长白格勒玛也表示,在线观展做生意给蒙古­国采购商创造了无限商­机,大大减少了参加实体展­会所需的成本,是特殊时期的有益举措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