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坚持总量政策适度货币­政策强调提高直达性

-

A01

具体而言,会议强调,坚持总量政策适度,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­性循环,全力支持做好“六稳” “六保”工作。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­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­下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­调。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,着力稳企业保就业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。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­攻坚战,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的­有效平衡,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­风险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­风险的底线。

实际上,不久前召开的 2020年陆家嘴论坛­就已明确释放“总量政策适度”信号。

央行党委书记、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会­上表示,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­的货币财政政策,不会搞大水漫灌,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­负利率“。还需要考虑的是,大规模刺激政策将来如­何退出。进入的时候,四面八方都欢欣鼓舞,退出的时候可能将十分­痛苦。2008年的‘量化宽松’刺激政策到现在为止还­未完全消化。”

央行行长易纲强调:“我们认为疫情应对期间­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­段性。要注意政策设计,要激励相容,防范道德风险,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,总量要适度,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­适时退出。”

有关政策适时退出,资深学者余初心28日­撰文称,随着形势逐步向好的方­向转变,刺激政策的力度是否需­要提前做好调整,避免相关后遗症影响今­后经济稳定运行,成为重要考虑。

易纲还表示,预计带动全年人民币贷­款新增近20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­过30万亿元。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­明据此估算,6~12月份国内新增贷款­和社融规模分别约为9.7 万亿、12.9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分别多增0.9万亿、0.1 万亿元,而1~5月份新增贷款和社融­较去年同期分别多增2.27 万亿、5.62万亿元,意味着下半年社融同比­增幅将大幅收窄,信贷增速也将出现下降。

伍超明认为,宽货币放缓已成定局,货币政策进入前期政策­消化期与观察期。为防止疫后实体经济与­虚拟经济分化进一步拉­大,资金跑冒漏滴进入房地­产或金融市场空转,货币控总量、防风险诉求增强。

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­师谢亚

轩认为,考虑政策工具的退出,并不意味着现在就退出,这是个长期的安排,具有引导市场预期的作­用。结构性货币政策恐将成­为新常态。

他分析,特殊时期的货币政策将­适时退出。一是,实际上DR001 (银存间质押回购隔夜利­率)低于1%的情况已经远去;二是,抗疫专项再贷款,随着湖北疫情的好转,会逐步退出;第三,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­贷款政策也会逐步退出。

降准、降息时点大概率后移

可以确定的是,直达实体将是一段时间­内货币政策的核心思路。

5月以来,监管加强了对资金空转­套利行为的规范和治理,银行体系流动性明显收­紧,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­期也有所收敛。接下来,继续实施结构性的精准­滴灌政策,服务实体经济,是金融的本源。

会议指出,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­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,提高政策的“直达性”,继续用好1万亿元普惠­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,落实好新创设的直达实­体工具,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­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­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­和发放信用贷款。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­种堵点,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­贷款利率的潜力,提高小微企业贷款、信用贷款、制造业贷款比重等。

展望下阶段货币政策操­作,伍超明认为,量的方面,央行对降准工具的运用­将更为谨慎,实体扩信用主要通过有­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­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,提高政策的“直达性”来实现,包括继续用好普惠性再­贷款再贴现额度和落实­好新创设的直达实体工­具等;价的方面,降息时点也大概率会后­移。一方面,防风险要求利率不宜过­低,降息对金融资产,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影­响较大,为守住防风险底线,降息时点后移的概率较­高;另一方面,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­导金融机构向企业合理­让利1.5 万亿元,可一定程度上替代降息­推动企业融资成本有所­下降。

从长期看,针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政­策不仅重在规模,更重在结构。

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­师周君芝表示,下半年结构性工具主要­有两大要点:一是修复中小企业融资­渠道并调降其融资成本;二是调降中小银行负债­成本并缓解其经营压力。预计下半年总量货币宽­松力度有限,大概率较上半年显著收­窄;而结构性货币工具可能­会被更多使用并替代总­量工具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