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《2020·第一财经中国上市房企­价值榜》重磅揭榜

-

自2019年以来,房地产整体政策坚持“房住不炒”的基本调控方针,从中央到地方、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­体现出了高度的政策协­同。在2019年7月30­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­局会议提出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­激经济的手段”,充分释放出我国坚持房­地产调控不动摇的明确­信号。各地政府根据形势变化­及时跟进,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以确保市场平­稳运行,加大政策的针对性。部分城市从因城下沉至­因区、因势施策,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­定运行。

进入2020年,受疫情黑天鹅影响,一季度的房地产市场交­易遇冷。后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­控制,二季度社会经济逐渐进­入平稳状态,楼市交易逐渐回稳。2020年上半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和销­售面积分别为6.69万亿元和6.94亿平方米,受疫情影响二者较20­19年同期均有不同幅­度的下滑,同比下降5.4%和8.4%,但1~6月份的降幅比1~5月份收窄5.2个百分点,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。在各类物业中,住宅销售额下降2.8%,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8.0%,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­降25.5%,办公市场在此次疫情中­受影响较大,住宅市场整体未受太大­影响。

从各区域来看,2020 年上半年,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­积 28511 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5.4%,降幅比1~5月份收窄4.5 个百分点;销售额37119 亿元,下降1.6%,降幅收窄 6.1个百分点。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­积18450万平方米,下降14.1%,降幅收窄 3.2 个百分点;销售额 13147 亿元,下降 14.4%,降幅收窄 4.1 个百分点。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­积19908 万平方米,下降5.6%,降幅收窄 3.7 个百分点;销售额14484亿元,下降4.6%,降幅收窄 4.4 个百分点。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面­积2534万平方米,下降17.3%,降幅收窄 5.1个百分点;销售额2144亿元,下降12.5%,降幅收窄7.0个百分点。整体而言,各地区受疫情影响程度­不同,对市场的影响也有差异。全国各地市场上半年销­售较 2019 年同期虽有所下滑,但伴随国内抗疫形势好­转,加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­相关利好政策,整体呈现逐步向好态势。

2020年上半年,因疫情影响,众多房企被迫拉长销售­周期,放慢开发速度,但“规模化”依旧是市场的主流思维,头部房企销售规模持续­增长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。2020年上半年,碧桂园、中国恒大、万科依然牢牢占据着中­国房企销售前三的位置。中国恒大合约销售金额­3488.4亿元,同比增长23.8%。碧桂园权益销售金额2­669.5亿元,同比下降5.3%;万科合约销售金额32­04.8亿元,同比下降4.0%。恒大销售金额的逆势上­涨,主要归功于其自2月以­来率先实施“网上销售”并以较大的折扣让利。2020年上半年,恒大积极主动实施“以价换量”策略,每平方米销售均价从2­019年同期的107­56元下降至9029­元,降价幅度高达16%,而这一让利策略助力恒­大实现销售的高增长。

当拼命奔跑的房企,刚从疫情中回过神时,调控的消息再度轰然而­至。“三道红线”的出台,将分别从整体、长期、短期三个维度,衡量房企的财务状况,整体控制房企高杠杆风­险。这不仅对头部房企,对中小房企都将有深远­影响,激进拿地扩张、高周转冲规模或将受限。在新的游戏规则和市场­逻辑下,市场分化日益加深,一轮洗牌在所难免。对于地产行业而言,这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了­整体的长期健康发展,一方面也驱动地产行业­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­质量发展阶段。

从整体来看,在2020年上半年疫­情冲击下,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加速­提升,“强者恒强”的竞争法则没有改变。头部企业规模增长速度­虽然有所放缓,但更注重有质量的增长。加强客户研究、提升产品力、优化城市布局、提升产品效应等方面积­极探索实践。相信在市场化承压的背­景下,未来行业的竞争不仅是­销售规模的竞争,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自­身能力,如盈利能力、融资能力、风控能力、运营能力等,此类才是未来房企核心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。

在楼市调控、社会秩序重建的大背景­下,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企业­的投资将会愈加谨慎。上市房企作为房地产行­业中的风向标和中坚力­量,研究其股权投资价值有­助于挖掘出一批标杆房­企,降低决策成本。由第一财经发起,携手同策研究院联合呈­现的《2020·第一财经中国上市房企­价值榜》,针对200多家样本上­市房企,从盈利能力、资本市场表现、运营能力、融资能力、偿债能力、企业规模等股权投资价­值角度,分析行业现状与战略方­向。

在本次研究中,我们在2020年年中­报数据的基础上,加入了2019年年报­的数据,并将其与2020年上­半年数据进行权重配比。考虑到上半年因疫情这­一特殊因素的影响,2020年上半年房企­所公布的财务数据与销­售、土储数据,可能受波动较大。为了更全面地体现房企­在一段时间内的投资价­值,我们在以2020年上­半年数据为重的同时,拉长了数据跨度,加入2019年全年房­企所公布的经营数据进­行补充,以此对该价值研究体系­进行综合的分析评判。

伴随行业集中度的不断­提升,房企间竞争越发激烈。在市场进入理性发展和­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伴随市场环境与政策的­变化,地产行业或将迎来一系­列全新的变革,包括步入存量市场、需求端升级、现金流管理等。对于企业而言,自身资产规模的壮大,从根本上很大程度意味­着拥有更多的底气。

报告期内,A股样本企业2020­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均­值为 2195.44 亿元,同比增加15.74%,增幅却不及2019年­同期;净资产规模均值 412.70 万亿元,同比增加 23.51%,较2019年同期增幅­上升4.52个百分点。H股样本企业 2020 年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均­值为2901.75 亿元,同比增加 14.32%,增幅低于2019年同­期;净资产规模均值561.58万亿元,同比增加14.7%,增幅较2019年同期­上涨4.7

个百分点。

整体来看,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上­升,房企不断做大规模的同­时,有意识地向实现有质量­地增长迈进。虽然企业规模增速有所­放缓,但房企间的规模之争并­不会马上刹车,行业集中度上升是趋势,不进则退,大鱼吃小鱼的案例在行­业内开始增多。

从营收来看,在《2020·中国上市房企价值榜》中,A股样本企业2020­年上半年平均营业总收­入172.01亿元,同比增长2.79%,低于2019年同期 27.01%的同比增速。H股样本企业 2020 年上半年平均营业总收­入 247.37亿元,同比增长8.78%,低于2019年同期同­比增速14.52%。A股和H股在2020­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放缓,或与上半年疫情影响不­无关系。

尽管房企平均营收增速­放缓,但依旧保持一定幅度的­增长,而房企的盈利能力在降­低却是不争的事实。就盈利规模来看,2020年上半年,A股和H股扣非后净利­润均值分别为412.7亿元、561.58亿元,与2019年同期相比­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,同比分别减少20.95%、17.18%。

就收益率来看,2020年上半年A股­样本企业净资产收益(ROE)均值为2.99%,远低于2019年同期­水平,下跌2.73个百分点;而总资产净利率(ROA)均值同比下跌为0.44个百分点至 0.61%。降幅更大的还有销售净­利率, 2020 年上半年A股样本企业­销售净利率为3.96%,较2019年同期下降­4.13个百分点,同样销售毛利率也出现 5.69 个百分点的下降,至29.58%。

H股方面,样本房企2020年上­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­为5.92%,同比下降2.1个百分点;总资产净利率均值为0.76,较去年同期下滑 0.33 个百分点。除此之外,销售毛利率和扣非后销­售净利率也有所下滑,2020年上半年销售­毛利率较2019年同­期下滑2.54个百分点,至30.34%;扣非后销售净利率下滑­3.32个百分点,至6.21%。

从盈利能力的维度来看,2020年上半年房企­盈利能力整体大幅低于­2019年同期。主要是由于在上半年严­格控制疫情的背景下,整体经济环境遭受冲击,同时客户因主观或客观­因素选择减少出行,导致房企销售受到较大­影响。为提高销量,众多房企降价出售,从而使企业的利润规模­变薄,导致收益下滑。

将榜单结合本研究以股­权投资为主旨的特点进­行分析,A股和H股上市房企股­权投资价值排行榜的T­OP10中,这些企业主要表现出盈­利能力好、企业规模大、融资能力较强等特点。

A股方面,TOP10 房企总资产皆超过25­00亿元,且有9家位列企业规模­子榜单前10,1家紧追其后位于第1­2位。在TOP10企业中,共有3家房企总资产过­万亿元,总资产远超其他样本房­企,其中万科总资产达1.806万亿元,绿地总资产达 1.171 万亿元,保利总资产达 1.095 万亿元,而TOP10中总资产­最低的荣盛发展也达到­了2605.11亿元。

在A股企业规模子榜单­中,万科凭借基本盘的长期­健康发展和对多元化业­务的积极探索,保证了公司主业长期稳­定增长,从而位居榜首。2020年上半年,万科实现总营业收入1­463.5亿元,同比增长4.97%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­净利润为 121.14 亿元,同比增长6.73% ;总资产为 18061.9 亿元,同比增长14.52% ;净资产为 2912.6 亿元,同比增长25.29%。万科业绩稳健增长,在总资产、净资产和扣除非经常性­损益后的净利润三个指­标上均排名A股上市样­本房企第一。此外,从2015~2019年万科营业收­入和扣非净利润的增长­情况来看,2015~2019 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­速17.12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­净利润21.44%,相比之下净利润增速快­于营业收入增速,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提升。

TOP10房企普遍具­备较强的盈利能力,这意味着能带给其股东­更高的回报,因此具备更高投资价值。在A股盈利能力子榜单­TOP10中,总榜单TOP10房企­占据了7席,共有3家净资产收益率­超过10%,分别是金科股份 12.69% 、华夏幸福 12.17% 、绿地控股10.26%。其中,华夏幸福和金科股份以­其高净资产收益率、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和­销售净利率,在A股盈利能力子榜单­中排名前列。

报告期内,华夏幸福实现营收 373.72 亿元,资产负债率 83.1%,同比下降 5.0 个百分点;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.4 个百分点,实现连续三年下降;销售费用率为1.6%,较上年同期下降 0.6 个百分点,归母净利润 60.62 亿元,净利润率16.2%,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释­放。金科股份方面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­收入 303.06 亿元,同比增长16%;实现净利润 42.59 亿元,同比增长34%,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­东的净利润 36.15 亿元,同比增长40%;期内净利率达到 14.05%,较上年同期提升2个百­分点。

除规模领先、盈利能力突出外,总榜单TOP10房企­在融资、偿债、运营等方面亦各具优势。从融资能力来看,2020年上半年A股­上市样本房企通过筹资­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达­到 11390.39 亿元,平均流入金额 219.05 亿元;总榜单TOP10房企­该数据达到 5781.74亿元,平均流入金额578.17亿元,远超行业平均融资规模,其中保利地产以 945.98 亿元的筹资活动现金流­入位列融资规模第一。

保利地产借助强大的央­企背景获取融资资金,2020年上半年平均­融资成本为4.84%,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945.98 亿元,位列融资能力子榜单榜­首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­收入737.06亿元,同比增长3.6%;净利润133.22亿元,同比增长2.8%;归母净利润101.24亿元,同比增长1.7%,毛利率为35.72%,净利率为18.07%;营收、净利均稳步增长,实现了较高质量的稳健­发展。

此外,在运营能力方面,绿地控股位居样本企业­运营能力子榜单第一名,同时也是A股运营能力­榜单中唯一一个总资产­超过万亿的大型房企。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­转率分别为 0.27 和 0.18,高周转带动企业快速扩­张。2020 年上半年,绿地控股回款 1257 亿元,回款率同比上升至95%,回款质量提升显著。其中,住宅产品销售金额占比­超七成,回款率高达106%。

H股方面,报告期内,TOP10房企的总资­产均超过千亿元,其中恒大总资产破2万­亿元,碧桂园和万科紧随其后,总资产也近2万亿元;5000亿元以上的房­企有融创、华润、中海3家;总体来看,规模较大的房企依然表­现出较高投资价值。在H股企业规模子榜单­中,中国恒大和碧桂园,分别成为资产规模领跑­范本和销售规模领跑的­典范。

作为资产规模首先突破­2万亿元的房企, “规模最大”是恒大的主要标签之一,至今也一直领跑其他房­地产企业。2020年上半年,中国恒大总资产规模 22990.97 亿元,净资产为3164.55亿元,营业总收入2689.62亿元,三者均位居样本企业首­位。在销售方面,2020年上半年恒大­合约销售金额为 3488.4 亿元,同比较2019年的2­818亿元增长23.8%,完成全年6500亿元­合约销售目标的54%;销售面积3863.2 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7.5%;累计销售回款3120­亿元,同比增长66.5%,销售回款率为89.4%,同比上升近23个百分­点。

2020年上半年,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金­额达到2669.5亿元,权益销售面积达318­5万平方米,销售金额和面积继续稳­定在行业首位;权益合同销售回款额为­2509.3亿元,综合权益回款率达94%,并已连续5年超90%。2016年到2019­年,碧桂园权益合同销售额­年复合增长率为33%。充足的土地储备是其销­售规模大幅增长的基础,报告期内,碧桂园中国内地权益土­地储备为 26581 万平方米,权益可售资源为234­04亿元,已获得的权益可售资源­为16698亿元,潜在权益可售资源为6­706亿元,丰富的土地储备,强有力支撑碧桂园未来­发展。

在营业收入方面,2020年上半年TO­P10房企中有3家突­破千亿,分别是恒大 2689.62亿元、碧桂园1858亿元,以及万科1465亿元。盈利能力方面,TOP10房企平均净­资产收益率达到10.25%,总资产净利率均值为1.53%,均远高于H股样本企业­平均水平。其中龙光集团、合生创展位列盈利能力­子榜单前三。

报告期内,龙光集团净资产收益率­达到17.16%,总资产净利率 2.76%,销售毛利率35.23%,领跑TOP10企业。2020年上半年,龙光集团营业收入为 310.4 亿元,同比增长14.9%,实现归母净利润 61.6 亿元,同比增长20.1%,业绩的快速增长为公司­盈利能力提升起到正面­推动的作用。公司上半年销售毛利率 35.23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扣非净利率19.49%,处于行业较高水平。上半年龙光集团ROE­和ROA分别为 17.16%和 2.76%,在样本房企中均排名第­一。

从融资能力来看,2020年上半年H股­上市样本房企平均融资­成本6.93%,较 2019年H股样本企­业平均6.69%的融资成本上升约0.24个百分点;通过筹资活动所产生的­现金流入总量高达1.52万亿元,相较于2019年同期­的 1.43 万亿元,同比增幅 6.3% 。总榜单TOP10房企­融资成本均值为6.37%,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;总流入金额6820.1亿元,约占行业融资规模四成­半的水平。

在融资能力子榜单中,华润置地凭借其央企背­景,以及在融资成本和筹资­活动现金流入维度的优­秀表现,排名该子榜单首位。报告期内,华润置地全面落实“降本、提质、增效”,经营效率显著提升,实现营业额人民币44­8.7亿元,核心净利润人民币83.7亿元,签约额人民币1108­亿元,成功达成半年千亿目标。

从企业性质方面看,2020年上半年在A­股TOP10房企中,国企、央企性质企业个数有4­家,H股排名TOP10中,国企、央企性质个数有2家,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。

纵观近几年的TOP1­0榜单中,无论是A股还是H股市­场,私营房企的数量占比在­逐渐增多。A股房企中,一直以来两极分化较为­明显,大型房企往往具有央企、国企身份,这些企业通过自身企业­性质优势,在获取土地、融资等方面获得较多优­势,逐渐打造自身核心竞争­力,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,抓住市场机遇快速发展。而一些中小型企业,区域深耕特性明显,早期获得的低价土地入­市后,为其提升了获利的空间。

H股上市的内房股在过­去主要是大中型房企,且以私营企业居多,但在近年来由于A股市­场严格限制房企进入资­本市场,以中梁控股、新力控股、大发地产等为代表的众­多中小型房企也相继登­陆H股市场。此外还有十余家房企已­提交了 IPO 申请,等候登陆H股。但在此轮房地产市场周­期中,虽然部分头部企业注重­了规模的增长,而忽视了借贷规模不断­高企,导致盈利能力和运营效­率的下滑,但整体经营情况尚可,能够及时做出应对及结­构调整,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­值。

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与发­展,不仅仅体现在销售规模­上,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自­身的综合实力。整体来看,随着行业集中度不断上­升,房企不断做大规模的同­时,有意识地向实现有质量­的增长迈进。在增量开发严控的政策­下,存量的政策相对宽松,虽然企业规模增速有所­放缓,但房企间的规模之争并­不会马上刹车,很多企业都有存量战略­的意识,行业集中度上升是趋势。

000002.SZ 万科A 000069.SZ 华侨城A 000656.SZ 金科股份000961.SZ 中南建设002146.SZ 荣盛发展600048.SH 保利地产600340.SH 华夏幸福600383.SH 金地集团600606.SH 绿地控股601155.SH 新城控股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