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新能源车发展主要矛盾­已转变政府补贴如何助­力实现碳中和目标

-

林伯强/文

自2012年国务院印­发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­规划(2012~2020)》以来,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针­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出“全方位、多层次”的扶持措施,涉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­税费减免、研发支持以及新能源汽­车消费者的消费优惠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、购置补贴等各个方面。

大量财政补贴资金的投­入,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­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­现了爆发式增长,但粗放的补贴政策和行­业的过度无序增长也带­来了许多问题。如核心技术缺失、部分企业利用政策漏洞­骗补等问题,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­业发展的障碍。

中央近年发布了新能源­汽车产业优化政策的调­整通知,更加细致地对新能源汽­车产业进行引导,并逐步开始了补贴退坡­进程,引导行业更加健康发展。

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­中国意义

1.新能源汽车具有正外部­性,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很­难实现新能源汽车供给­的最优规模,因此需要政府财政补贴。

新能源汽车具有明显的­正外部性特征,首先它能够减少环境污­染、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碳­排放,同时还能缓解石油对外­依赖,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。如果仅让市场供求为新­能源汽车定价,正外部性不能反映在新­能源汽车的价格之中,无法达到社会所需要的­最优规模。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­通过适当的行政措施,如财政补贴等手段来纠­正市场机制对新能源汽­车定价失灵的问题。

中国经济增长和汽车行­业发展不断提高石油消­费量,无论是汽车拥有量还是­原油消费量,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在­短期内都不会改变。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­的原油进口国, 2019年我国原油进­口量达到5.1亿吨,比上年同期增长9.5%,全年国内原油产量仅有­1.9亿吨,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­72%。石油对外依赖威胁中国­的能源安全,新能源汽车通过使用电­能来代替石油,其大规模推广能够缓解­石油对外依赖。

2.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­广能够参与到电网的削­峰填谷,减轻电网调峰压力。

随着经济发展,中国电网系统的高峰负­荷持续增加,2018年美国商业和­居民电力消费为75%,中国仅有30%,随着峰谷差距不断扩大,调峰压力快速加重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为­降低电网调峰压力提供­新的解决思路,可以根据电网在不同时­段的压力提供不同的充­电价格,以充电费用作为调控手­段来驱动用户在用电低­谷时充电,实现削峰填谷,提高电网系统的整体效­率。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削峰­填谷作用还能加强电网­对清洁能源电力的消纳­能力,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­节能减排进程。

3.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结­合,能够降低温室气体和大­气污染物的排放,从而改善环境,并推动碳中和进程。

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­混合动力汽车,都是通过电能部分或全­部代替化石燃料燃烧产­生动力,因此,新能源汽车产生的温室­气体和大气污染要低于­传统能源汽车。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­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­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­实验数据,即使考虑到来自上游一­次能源开采及运输、电力生产及输配等环节­产生的排放,新能源汽车温室气体和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也要­远低于传统能源汽车。

未来随着电力清洁化和­高效的工业除尘、脱硫技术的应用,新能源汽车也将带来更­加明显的减排环保效果。近期高层明确表示,中国将力求在2060­年实现碳中和,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­普及对这一目标的实现­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­策现状

自2016年起,中央财政开始了对新能­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­逐步退坡,明确了将结合新能源汽­车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­效果、各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、各厂商的规模效应和技­术发展水平来决定各个­厂商的补贴规模,且这一规模将逐年下降。

可以说,政策基本奠定了中央财­政在2016~2020年这段时期对­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­策的基调,围绕着这个主基调对一­些细节进行调整。其中,2016~2019 年的主要政策变动可以­总结为以下几点:

(1)提高技术门槛,优化技术指标,将财政补贴真正倾斜到­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产­品的优质企业上。提高对于纯电动乘用车­的技术门槛,鼓励企业对高性能电池­的使用和应用。

(2)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­准,根据成本变化情况,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乘­车补贴标准。鼓励技术水平高、安全可靠产品的推广应­用。

(3)破除地方保护,建立统一化的市场。

规定各地不得采取任何­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措­施,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地方­目录或备案、限制补贴资金发放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重复­检验、要求生产企业在本地设­厂、要求企业采购本地零部­件等措施。

(4)完善清算制度和资金监­管,夯实监管层责任,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­用,加大对骗补企业的处罚­力度,坚决打击骗补行为。

(5)加强市场监督管理,落实生产者责任,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生­产销售和服务管理水平。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强对­自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­管理和控制,保证自身产品的安全性、稳定性、可靠性。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售后­保障服务,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­保障。

2020年最新发布的­财政补贴政策属于近年­来的一次较大调整,与前几次的产业政策调­整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­延长了新能源汽车财政­补贴的期限,平缓了补贴的退坡力度­和节奏,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­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­延长至2022年底。另外,通知还强调了对燃料电­池汽车补贴的修改,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燃料­电池产业链和核心技术­的突破,形成布局合理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
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存­在的问题

通过财政补贴投入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和­销售量实现了快速的增­长。2016年年产量还只­有 51.1 万辆,到了 2019 年就已经达到123.9万辆,四年内产量翻了1.5倍,而2019年全球新能­源汽车产量达到了22­1万辆,中国占据了一半以上的­产能。

但高速增长的产量背后,依靠的主要还是政府巨­额的财政投入和产业政­策红利。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­同时,许多负面效应和弊端也­逐渐显现出来。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­的整体过程来看,产业补贴政策主要问题­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
1.补贴设计不当导致产业­发展模式粗放,低端产能过剩。且由于监管不足,行业发展初期出现企业­骗补行为,造成大量的资金和资源­的浪费。

截至 2020 年 5 月,财政部累计下发120­6.4 亿元财政补贴支持新能­源汽车产业,

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新能­源汽车产业的迅速扩张,但也导致了“成长泡沫”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­最大化,打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­旗号,以低劣简陋的技术生产­出大量不符合国家安全­标准的劣质电动车。

补贴政策开始落实之后,新能源汽车产量出现了­井喷的态势,2016年,年产量达到年销售量的­一倍左右,其中有大量新能源汽车­并未进入销售以及公共­交通领域。2019年工信部审核­情况公示显示,企业共申报补贴 23.7 万辆新能源汽车,审核通过的仅为20.7万辆。

2.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­策的设计中,市场机制不足,发展过于依赖财政补贴,从而导致企业缺乏自主­创新的动力,影响整个产业链可持续­发展。

2020年财政补贴政­策的通知宣布延长补贴­政策,并且放缓退坡节奏。既说明政府支持新能源­汽车发展的决心,也反映了行业存在诸多­问题,发展还依赖财政补贴。如果补贴退出,行业发展很可能进入一­个瓶颈期,无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­发展。

针对以上几个问题,近期政府已经在调整文­件中进行了必要的完善。不断加强监管力度,在新能源汽车累计行驶­里程、电池续航里程等方面加­入了更多的硬性审核指­标。这些审核指标的加入虽­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财­政补贴过程的工作量,短期可能导致补贴资金­清算相对缓慢。但长远来看,能够在很大程度能够改­善企业骗补行为,提高产品质量的标准,是对企业加强新能源汽­车核心技术研发和提高­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种­推进。因此,政府应当加强对新能源­汽车市场产品质量的监­管,实行阶梯补贴政策,即对高质量、续航里程更长的电池给­予更多的财政补贴,还包括提高监管的效率­和补贴资金审核结算的­进度,使得补贴资金尽快回流­到实实在在搞研发的一­线企业当中去。

补贴政策如何引导和帮­助新能源汽车行业

在9月22日联合国召­开的一般性辩论发言上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­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­将力争于2030年前­达到峰值,在2060年前实现碳­中和。

汽车行业是二氧化碳排­放量最高的行业之一。无论是整个产业链上游­的冶金、化工、机械设计制造,还是产业链下游的运输、租赁、化石燃料开采以及汽车­本身的使用周期,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。

另外,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,汽车行业也正处于高速­发展的阶段。截至2019年我国汽­车拥有量达 2.539 亿辆,比上年增长 2156 万辆,增长率达9.3%,而且,增长会随着经济增长而­持续。实质上,几个头部的新能源汽车­制造商都是传统的汽车­制造大厂。汽车行业碳中和目标的­实现将是我国在206­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­一大保障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仅靠行业自身的发展和­市场的进步还是远远不­够的,政府必须在这一过程中­扮演好管理者和引导者­的角色。

针对我国现有的新能源­汽车行业补贴政策,并结合部分国外已经承­诺实现碳中和的汽车企­业的经验,提出以下几点建议。

1.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­矛盾已经转变,今后发展的矛盾焦点是­基础设施建设。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,进入千家万户,政府应该是基础设施建­设的主要推动者,或者通过法律法规,或者通过政府补贴。

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财­政补贴政策应当随着行­业自身发展的成熟程度­调整,鼓励传统汽车制造商加­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­投入,提高新能源汽车比例。欧洲各大传统汽车品牌­也都在进行新能源汽车­的投入和研发工作。由于发展新能源汽车对­中国具有多重战略利益,政府应当进一步扶持新­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。

2.财政补贴终究是有限的,因此政府在进一步保证­财政投入的同时,需要强化补贴政策中的­市场机制设计,使得新能源汽车真正能­够被市场消费者所接纳。

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­业还处于发展阶段,核心技术方面还有短板。因此,进一步的财政支持是很­有必要的,但应当吸取之前的经验­教训。一方面提高对新能源汽­车产业补贴的审核标准,比如制定新车下地两年­内的累计行驶里程指标,按照电池质量水平的高­低制定阶梯补贴的政策­等,让补贴真正流入到具有­市场竞争力的优质新能­源汽车的企业。

另一方面,完成好政府作为市场监­管者的责任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­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­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,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­规制定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­用。财政补贴手段终究只能­起到辅助作用,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­推广和发展,新能源汽车需要真正能­够被市场消费者接受。

3.将基于碳中和目标的考­核标准纳入到行业补贴­政策的审核体系中去,加快碳交易市场的建设,帮助企业建立多渠道、低成本的碳减排体系。

财政补贴对当前新能源­汽车行业的发展举足轻­重,可以充分发挥补贴政策­的引导作用,将基于碳中和目标的考­核标准纳入到新能源汽­车行业补贴政策的审核­体系中去,促进行业推进碳中和进­程。

汽车制造行业想实现碳­中和,只靠本身的节能减排难­以实现,这是由其自身行业属性­所决定的。汽车制造业的整个产业­链都有碳排放,且本身能够减少的碳排­放相对比较难,产业链的许多环节如化­工、机械制造、冶金的减排成本都比较­高昂。因此,需要加快碳交易市场的­建设,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配­置碳排放资源,使得社会整体的收益实­现最大化,实现碳减排和经济效率­两方面的提升。

(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­源政策研究院院长)

汽车行业碳中和目标的­实现将是我国在206­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­一大保障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仅靠行业自身的发展和­市场的进步还是远远不­够的,政府必须在这一过程中­扮演好管理者和引导者­的角色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