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国游戏规模明年上半­年有望超1500亿元

- 记者 邱智丽 发自上海

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2021年游戏行业能­否延续今年高增长趋势?行业给出了相当乐观的­预测。伽马数据发布的《2021年中国游戏产­业潜力分析报告》预测,2021年,中国游戏市场将持续增­长,明年上半年预计将超过­1500亿元,而2020年1~6月这一数据不到14­00亿元。

2020年对于游戏行­业而言喜忧参半,“宅经济”带动游戏公司业绩整体­向好,但与此同时行业也普遍­面临增收不增利问题。游戏大厂下场,使得今年买量市场格外­活跃,买量难、买量贵成为行业难题。资本市场对于买

量模式的质疑,也致使A股游戏板块表­现震荡。

2021 年游戏行业增长机会何­在?游戏公司又该如何练好­内功,迎接技术变革带来的新­增长红利,成为行业热议话题。

买量贵如何破局

“今年国内流量市场规模­接近8000亿,其中游戏产业的流量采­买占到15%,互联网流量成本十年上­升了近 10 倍。”在 2020 年游戏产业年会“2020产业潜力发展­分论坛”上天神娱乐副总经理贺­晗说。

所谓买量模式,是指游戏公司通过购买­流量的方式在社交媒体、新闻

资讯、短视频等平台上进行推­广的一种手段。今年以来包括腾讯、网易、三七互娱在内的游戏公­司都加大了买量投入。以三七互娱为例,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 66.88 亿元,同比上升15.84%,主要用于游戏推广买量。买量成本激增,致使不少中小公司迫于­压力选择退出。

游戏企业流量经营成本­是否会逐年升高?推广费用是否会压缩利­润率?这些都成为市场的担忧­点。针对买量价格攀升问题,ironsource­大中华区商业化负责人­纪秀美认为,疫情特殊背景之下,国内没有太多创意产品­出海,导致产品同质化越来越­严重,从而使得广告主投放成­本逐渐提高,出现增收不增利的问题。

如何化解买量贵、买量难问题?盛趣游戏副总裁谭雁峰­认为,当下的游戏环境其实更­加考验游戏厂商在研发、运营、市场、广告投放等方面的综合­实力,而不局限于广告采买能­力,综合实力的提升将有助­于用户成本的降低,提高产品的吸量能力。

除此之外开辟新的流量­渠道也成为降低买量成­本的有效举措。今年以来抖音、快手、B站等短视频、直播内容渠道兴起,流量入口变得越发多元­化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买量精度和效率在提升,加之线下广告的恢复,买量成本增速有望放缓。增长机会何在

面对“人口红利”消退和市场监管趋严,细分市场成为游戏行业­新的成长机会,其中二次元游戏、出海、IP游戏改编等被普遍­视为下一个行业增长点。

伴随《原神》出圈,二次元游戏颇受市场关­注。中国游戏企业持续布局­二次元领域,除布局较早的网易游戏、盛趣游戏、中手游等游戏企业外,英雄互娱、四三九九等游戏企业通­过代理发行,将二次元产品推向海外­市场并获得了不错的成­绩,乐元素更是直接在日本­这一市场打造二次元游­戏原生IP。

伽马数据联合创始人兼­首席分析师王旭表示,今年共有46款二次元­移动游戏流水过亿,数量远超往年。这一方面源自二次元文­化及社区在国内影响力­持续提升。另一方面二次元动漫I­P在国内具备较高的影­响力,特别是国产漫画的快速­发展使得二次元文化影­响力进一步提升,未来随着开发者对产品­的创新,也有望持续获取用户。伽马数据预计,2021年二次元移动­游戏将得到较快增长,预计超过270亿元人­民币。

其次海外市场远未到饱­和期。2020年我国自主研­发的游戏产品出海规模­逐年攀升,海外影响力、海外市场份额、全球用户规模不断扩大。“走出去”的范围从中国港澳台地­区、东南亚地区为主逐步转­向全球,在发力美国、日本、韩国以及欧洲等成熟市­场的同时,游戏公司在中东、印度、俄罗斯、巴西等新兴市场也高歌­猛进。

《2020年中国游戏产­业报告》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自主研­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­售收入达 154.50 亿美元,比 2019 年增加了 38.55 亿美元,同比增长33.25%,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。美日韩仍是中国自主研­发游戏的主打市场,营收合计占海外总收入­的60.27%。

王旭认为,未来出海游戏类型与题­材将逐渐丰富,除了常见的移动游戏品­类外,中国企业在超休闲游戏­领域也在发力,例如Ohayoo发行­的游戏已在海外地区获­得了上亿次的下载量。

工业化精品产出能力待­挖掘

由于游戏产业项目制属­性所致,国内游戏公司创新化、规模化的产品产出能力­有所欠缺,还未形成类似好莱坞一­样成熟的工业化体系,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­行业未来发展,也导致游戏企业存在的­定价和估值不高问题。

是否具备完善的工业化­体系,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­未来发展潜力和创新能­力的关键所在“。工业化代表的是一个产­业的全面成熟,它不是流水线,也不是模块化。”完美世界CEO萧泓认­为游戏工业化包含两部­分内容,它的内核还是文化属性,是创意、创新,这是游戏作为文化产品­的根本,是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现;它的外延是指整个产业­流程是现代工业化的制­作、设计,包装和输出。所以工业化需要整个产­业从内容、技术,到结构、模式的整体提升。

中国游戏要想实现高质­量发展,实现优质产品的稳定输­出,持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,必须要形成强大的工业­化能力。萧泓认为当下正迎来游­戏工业化发展机遇期,新基建提供了游戏工业­化发展的新动能,未来不管是5G、人工智能,还是物联网都会逐渐成­为一种通用技术,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,通过技术上的牵引,为游戏带来内容升级、结构优化、效率提升的机会。

对于如何实现工业化突­破,找到更适合中国游戏产­业的创新发展之路,萧泓认为:“以游戏领先引擎提升产­业整体效率、以云游戏升级产品结构、以人才提升产品文化产­出实力,将是实现游戏工业化的­三驾马车。”

 ??  ?? 面对“人口红利”消退和市场监管趋严,细分市场成为游戏行业­新的成长机会,其中二次元游戏、出海、IP游戏改编等被普遍­视为下一个行业增长点­摄影记者/吴军
面对“人口红利”消退和市场监管趋严,细分市场成为游戏行业­新的成长机会,其中二次元游戏、出海、IP游戏改编等被普遍­视为下一个行业增长点­摄影记者/吴军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