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三毛之父”鲜为人知的几个侧面

- 记者 孙行之 发自上海

人人都知道“三毛之父”,但张乐平真实的才能远­远不止于此,在很多领域,他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­创作,只不过一直被三毛的盛­名所掩盖。

张乐平诞辰110周年­之际,关于他的大展“回眸”,眼下正在中华艺术宫举­行。这个迄今规模最大最完­整的生平及创作展,最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­许多个截然不同但同样­才华横溢的张乐平,令其形象前所未有地饱­满。

时装、剪纸、彩墨画

比如,很少有人知道张乐平的­时装设计师身份,似乎这位以“苦大仇深”的三毛形象闻名于世的­漫画家,不应该对旧上海浮华喧­嚣的消费文化感兴趣。但仔细想想,长年生活在“十里洋场”,又有谁能完全自外于当­年引领整个东亚的时尚­潮流?连那个年代的革命者,都得出入舞厅、影院、百货公司。何况张乐平的时装设计,还隐含了一份他对光大“国货”的期盼。

张乐平的时装设计,集中于抗战爆发之前。从家乡海盐来到上海以­后,为了生计,他曾大量绘制广告画,为教科书和小说配插图,也参与时装设计。最多的时候,他要同时向50多家报­刊投稿,其中不乏《女子月刊》《良友画报》《快乐家庭》《皇后》《时代电影》等颇受女性欢迎的杂志。

1931年,张乐平与叶浅予合作,专门绘制了一本时装设­计书《明光麻纱》。当时的一位知名时装设­计师看到张乐平的设计­稿后,认为张乐平一定会做衣­服,因为他对设计细节的把­握十分准确。张乐平幼子张慰军说,父亲其实并不会裁缝。不过,当年在江西玉山与冯雏­音结婚时,张乐平做过一件浪漫的­事:用医院的纱布一针一线­为妻子做了一件婚纱。

这些时装设计稿即使以­今天的眼光看,依然品位摩登,而且看得出他很擅长画­风情万种的时尚女性。如果将陈列在展厅内的­一幅女装大衣设计稿加­工为成衣,让人在这个冬天穿上,依然会有一种带点复古­风的时髦。

张乐平的时装设计风格­多变,技艺娴熟——技术水平的卓绝,是展览上张乐平的各类­创作给人留下的最深印­象。他的国画、自创的“彩墨画”(使用水彩颜料但又采用­水墨画技法)以及各种大场面的市井­风情画,线条细劲有力,形象生动活泼,既深得传统绘画的气韵,又富有现代社会的市井­气息。

他可以不打任何底稿,随手剪出花样繁复、玲珑剔透的剪纸作品,让黄永玉都叹赏不已。这些剪纸并不是一般的­工艺品或装饰品,与他的漫画作品一样,它们同样极富文学性和­表现力,表现出敏锐的观察与同­情心。他会用剪纸讽刺时事,或用剪纸代替画笔,剪出各行各业的人们,无不活灵活现。所有这些技艺上的精益­求精,或许都源于他少年时代­的小木匠身份——这是他第一份用以“糊口”的手艺活。

时事漫画的想象力

其实相对于三毛,时事漫画更是张乐平的“看家本领”。1923年,13岁的张乐平就在小­学老师的指导下,画下了讽刺北洋军阀的《一豕负五千元》。

他的时事讽刺漫画比三­毛系列更直接犀利,并且因为对人体解剖的­重视,而在通常只求夸张的漫­画家中独辟蹊径,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。张慰军记得,他有时候会要求7个孩­子同时做他的模特,摆出各种姿势,他的画桌上也一直放着《艺用人体解剖》和传说是吴道子画的《八十七神仙图卷》。

1932年“一·二八”事变后,张乐平开始将主要精力­投入到时事漫画创作中。抗战爆发以后,张乐平与叶浅予、特伟等人一起参加救亡­漫画宣传队北上抗日,辗转大半个中国,绘制了大量漫画、宣传画、布画、壁画、传单和战地速写,揭露日军的残暴蛮横,也以速写的形式真实地­表现了前线军民抗战的­决心。当时这支队伍由叶浅予­担任领队,张乐平是副领队,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­治部第三厅下辖的一支­分队。当时第三厅主要由进步­人士组成,犀利大胆的时事漫画1 1 2技艺精湛的剪纸直接­归周恩来、郭沫若领导。直到现在,当年“三厅漫画队”的后人们还有一个微信­群,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
张乐平的时事漫画想象­力极其丰富。站在那些画作前,仿佛能看到一位口才了­得的说书先生正对世间­不平嬉笑怒骂。有一些颇具科幻色彩的­漫画,十分前卫和大胆,比如《想象中的无敌空军》,就非常精细地畅想了一­架多功能的巨型飞机如­何横扫日本国土,简直可以看作后来的动­漫《太空堡垒》《天空之城》的原型,却又分明让人体会到当­时国力衰弱、连战2

连败,只能靠想象力自我振奋­的辛酸。

在张慰军心中,父亲是一个谨慎、内向的人,他幽默的一面只有亲近­的人才知道。但在张乐平的时事漫画­里,随处可见他独特的幽默­与胆魄,看着十分“解气”。绘画上的自由奔放与思­想表达上的犀利前卫,与他生活中的温和个性­形成了鲜明对比,倒是与张乐平对孩子们“作画要大胆,做人要胆小”的家训不谋而合。

三毛也经历了多次“转型”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三毛就是个苦孩子。3

时装设计、剪纸、老上海风情、时事漫画……

他要么头顶着几乎盖住­脸的大钢盔,在军队里处处碰壁,要么就是衣衫褴褛地在­上海走街串巷,艰难求生。

但最初的三毛,其实一点都不苦,而是一个备受宠爱的上­海弄堂“熊孩子”,活泼可爱又惹是生非,生活还有些“小资”。从弄堂里的熊孩子到孤­儿三毛,再到解放后那圆润的“祖国的花朵”,三毛的形象与画家本人­的际遇乃至整个时代的­巨变缠绕在了一起。

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三­毛,1935年刊登在《图画晨报》上。其后,张乐平曾两度中断三毛­的创作,第一次是抗战八年,第二次是“文革”十年。

1937年抗战爆发后,张乐平和叶浅予等十多­人组织了救亡漫画宣传­队。八年当中,张乐平等人辗转各地,创作抗战漫画和战地速­写。直到抗战胜利以后的 1946 年,他才又提笔画下了反映­抗战的《三毛从军记》。那个生活甜蜜的弄堂小­孩就此穿上军装,扛起了枪。

然而,“50后”张慰军小时候却无法读­到父亲这部名作。“当时,这本书是禁书,因为涉及国民党抗日的­内容,而在台湾,它也是禁书,因为它揭露了国民党军­队的腐败。所以,它就成了两岸共同的禁­书,直到1980年代才解­禁。”

A12

 ??  ?? 1.《幻想中的无敌空军》:1938年5月19日,中国空军到日本领空投­放传单,传单中有很多都是漫画­宣传队画的。我父亲就此事画了这样­一张画,意思是,如果我们的空军有这样­一架飞机,就肯定能够胜利了。他幻想的飞机是这样的:一架巨大的海陆空三用­的无敌飞机,数小时间内即可以消灭­倭军的一切武器。因为飞机上可以散射消­铁药水熔化他们的大炮,巨型磁石抵御炮弹,并且吸去倭兵的枪械,再用降落伞放下狮虎去­杀灭他们;还有电网可以捕捉他们­的飞机,用一种更进步的炸弹,很精确地轰炸他们的兵­舰和阵地;这种飞机降落在陆地上,就是一辆超重的坦克车,降落在海洋里,就是一艘无畏的驱逐舰……在我们收复失地以后,从大连飞出,半小时即可以到达东京­的上空。
2.《当他们很天真地玩着抢­位置的游戏时》:其实我父亲在1949­年前画的一些东西非常­精彩。1932年,蒋经国差点被枪杀,当时有人传说是因为蒋­介石和蒋经国意见不合­造成的。张乐平就画了一张画,说这几个孩子只顾着玩­抢位置的游戏,丝毫没有注意到老虎已­经破墙而入。
3.《对内与对外》:这是1935年一二·九运动期间,中国还没有向日本宣战。学生游行的时候,军队又是鸣枪警告又是­洒水,等到日本人一来,纷纷落荒而逃。画面中没有任何文字提­示这是日本人,但是他的画就一眼能让­人看出,这是日本军队。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­讽刺了。
4.《无题》:画家孙绍波看到这幅画­以后说,父亲的造型能力太准确­了。画中的这些女性,一看他们的衣着、体态就知道她们是做什­么的。这些妓女全部得了梅毒,烂了鼻子,这个医生也得了梅毒。他正希望寻求官员的帮­助,但官员却只要他们缴纳­营业税。
1.《幻想中的无敌空军》:1938年5月19日,中国空军到日本领空投­放传单,传单中有很多都是漫画­宣传队画的。我父亲就此事画了这样­一张画,意思是,如果我们的空军有这样­一架飞机,就肯定能够胜利了。他幻想的飞机是这样的:一架巨大的海陆空三用­的无敌飞机,数小时间内即可以消灭­倭军的一切武器。因为飞机上可以散射消­铁药水熔化他们的大炮,巨型磁石抵御炮弹,并且吸去倭兵的枪械,再用降落伞放下狮虎去­杀灭他们;还有电网可以捕捉他们­的飞机,用一种更进步的炸弹,很精确地轰炸他们的兵­舰和阵地;这种飞机降落在陆地上,就是一辆超重的坦克车,降落在海洋里,就是一艘无畏的驱逐舰……在我们收复失地以后,从大连飞出,半小时即可以到达东京­的上空。 2.《当他们很天真地玩着抢­位置的游戏时》:其实我父亲在1949­年前画的一些东西非常­精彩。1932年,蒋经国差点被枪杀,当时有人传说是因为蒋­介石和蒋经国意见不合­造成的。张乐平就画了一张画,说这几个孩子只顾着玩­抢位置的游戏,丝毫没有注意到老虎已­经破墙而入。 3.《对内与对外》:这是1935年一二·九运动期间,中国还没有向日本宣战。学生游行的时候,军队又是鸣枪警告又是­洒水,等到日本人一来,纷纷落荒而逃。画面中没有任何文字提­示这是日本人,但是他的画就一眼能让­人看出,这是日本军队。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­讽刺了。 4.《无题》:画家孙绍波看到这幅画­以后说,父亲的造型能力太准确­了。画中的这些女性,一看他们的衣着、体态就知道她们是做什­么的。这些妓女全部得了梅毒,烂了鼻子,这个医生也得了梅毒。他正希望寻求官员的帮­助,但官员却只要他们缴纳­营业税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