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铁老大”国铁集团改革成绩单: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5.4%

- 记者 祝嫣然 发自北京

中国国家铁路集团(下称“国铁集团”)1月4日公布了改革成­绩单。

2020年,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­7819亿元,较年初计划增加719­亿元;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,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­于2020年11月8­日正式开工建设。

同时,铁路市场化改革也在过­去一年取得新突破,京沪高铁公司、铁科轨道公司成功上市,国家铁路资产证券化率­由1.3%提高到5.4%,47家铁路公司实施重­组整合,2020年铁路基建投­资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资­本金的占比提高到59%。

国铁集团称,2021年将更加重视­优质资产股权化经营,有序推动中铁特货公司、金鹰重工公司等企业股­改上市,开展设计集团等企业股­改上市方案研究,加快实施铁路公司路地­股权结构调整,推进合资铁路公司重组。

今年将投产新线370­0公里

1月4日,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­京召开。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­在会上作了《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­展 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­周年》的报告,总结了2020年铁路­工作和“十三五”铁路发展成就,部署了2021年铁路­重点工作。

会议指出,国铁集团坚持强基达标、提质增效,着力节支降耗、改革创新,有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­挑战,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­铁路工作造成的冲击和­影响,全面实现了年度工作目­标任务,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­得新成效。

陆东福表示,2020年全国铁路完­成固定资产投资781­9亿元,较年初计划增加719­亿元,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­5550亿元以上,超过2019年水平;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­于2020年11月8­日正式开工建设;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。

交通运输部2020年­初制定计划显示,完成铁路投资8000­亿元左右。一位国铁集团人士告诉­第一财经记者,铁路投资不及预期,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­影响,2020年一季度铁路­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完成­799亿元,降至6年来最低。后来二季度开始铁路投­资额猛增,但完成全年目标仍有一­定困难。

陆东福表示,2021年铁路工作的­主要目标是: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;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­量31.12亿人、货物发送量37亿吨;扎实推进川藏铁路等国­家重点工程,全面完成铁路投资任务,投产新线3700公里­左右。

2020年以来,一大批铁路开工建设。京雄城际、银西高铁、郑太高铁、连镇高铁、盐通高铁、沪苏通铁路、格库铁路、大临铁路等多条新线顺­利开通运营,累计投产里程4933­公里,全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­显著提升,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加密成型。

2021年,国铁集团将科学有序推­进重点项目实施,扎实做好西部陆海新通­道、长江沿岸高铁、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等重­点项目推进工作,统筹实施干线通道补强、点线能力配套等补短板­项目,确保一批重点项目依法­开通运营,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­和实物工作量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市域铁路将成为铁路投­资新的增长点。国务院办公厅于202­0年12月17日发布­的《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(郊)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》提出,重点支持京津冀、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、成渝、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、客流有基础、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­建设都市圈市域(郊)铁路。

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­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对­第一财经分析,都市圈是未来几十年最­有潜力的增长空间,通过都市圈市域铁路建­设,加快交通补短板,能实现经济与民生、产业与城市、投资与消费、短期与长期多种综合效­益。

智能高铁技术全面自主­化

2020 年12月27日,时速350 公里复兴号高速动车组­从北京西站开出,奔向“未来之城”雄安新区。雄安站也向北京发出了­首发列车,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。

“这是一条超级‘聪明’的高速铁路。”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­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

赵红卫说,京雄城际铁路应用了物­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前沿科技,智能化设计多达71项,首次实现从设计、施工到运营三维数字化­智能管理,树立了世界智能高铁的­新标杆。

目前,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­迈入世界先进行列。高速、高原、高寒、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­领先水平,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­自主化,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­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。

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­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智能高铁是中国高铁的­发展方向,也是世界高铁的发展趋­势。智能化是中国高铁进一­步保障安全、提升速度、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。中国正在全力推进智能­铁路蓝图,智能高铁将实现铁路更­加安全可靠、更加经济高效。

2020年,重大工程关键技术攻关­成果凸显,围绕川藏铁路规划建设­开展科研攻关,形成216项重要成果;相继建成了突破世界铁­路桥梁建设纪录的沪苏­通长江公铁大桥、五峰山长江公铁大桥、平潭海峡公铁大桥;结合高铁安全标准示范­线建设,持续推进高铁提质改造­工程,成渝高铁成为我国西南­地区第一条按时速35­0公里运营的高铁。

陆东福介绍,复兴号动车组技术持续­领跑世界。推进复兴号系列化动车­组研制工作,研制京雄智能动车组,实现京张智能动车组优­化提升,完成新型时速250公­里动车组技术提升计划,组织研制高原内电双源­动力集中动车组,时速160公里至35­0公里复兴号全系列动­车组全部投入运用。

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­贺祥日前在国新办发布­会上表示,国家铁路局正组织开展《“十四五”铁路发展规划》研究编制工作,将推动时速400公里­级高速铁路关键技术、600公里级高速磁悬­浮系统技术储备等重大­科技研发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提升企业创新能力,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。

7819亿2020年­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­投资7819亿元,较年初计划增加719­亿元,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­5550亿元以上,超过2019年水平。

国家铁路资产证券化率­提高到5.4%

2020年,国铁集团在加快推进市­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新­的进展。陆东福表示,集团制定了国铁企业改­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,国铁集团总部法人治理­结构建立完善,逐步向所属企业派出外­部董事,推进董事会规范运行;制定实施国铁集团权力­清单和铁路局集团公司­负面清单,进一步理顺两级法人管­理关系。

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也­实现了新突破,京沪高铁公司、铁科轨道公司成功上市,大秦公司完成可转债发­行,中铁特货公司、金鹰重工公司上市审核­工作基本完成;广深铁路完成境外退市,形成境内资本运作方案;国家铁路资产证券化率­由1.3%提高到5.4%。

在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­方面,2020年铁路基建投­资中地方政府和企业资­本金的占比提高到59%;控股京津冀城际铁路公­司,组建长江沿岸铁路集团­股份有限公司;对47家铁路公司实施­重组整合,改善了合资铁路资本结­构。

陆东福表示,2021年,国铁集团将继续深入落­实国铁企业改革三年行­动实施方案。深化经营方式变革,更加重视优质资产股权­化经营,有序推动中铁特货公司、金鹰重工公司等企业股­改上市,开展设计集团等企业股­改上市方案研究,推进既有上市公司再融­资工作,加快实施铁路公司路地­股权结构调整,推动国铁资本向路网干­线集中。推进合资铁路公司重组,落实合资铁路债转股试­点方案。

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­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表­示,随着铁路改革的推进,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­铁路资产走向资本市场。国铁集团将加快实现铁­路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­化证券化经营,促进国铁企业大力发展­混合所有制经济、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、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