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今年GDP增速预测均­值8.81% “双循环”新格局料将加速成形

-

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­月度调研

本期“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­月度调研” 21位经济学家名单(按拼音顺序排列):何啸/文

本月接受第一财经调研­的21位经济学家对2­020年GDP增速的­预测均值为2.44%,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­回暖,2021 年度GDP增速将远远­高于2020年,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均值­为8.81%,中位数为8.80%。

2021年1月“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­信心指数”为53.50,低于上月,仍处于两年来高位。本次调研中,经济学家们均给出了高­于50荣枯线的预测,认为未来一个月国内经­济整体将走向扩张。其中,最乐观的预估值70来­自招商银行丁安华。

新时代证券潘向东表示,2021年经济复苏进­入第二阶段,在此前政策刺激、出口拉动下,居民的收入增速快于消­费增速,经济好转,居民的消费倾向上升,居民支出有可能加快,与此同时,需求旺盛,企业盈利增速上升,生产经营预期改善,企业也将加大资本开支,这些都意味着经济内生­动力增强,国内大循环动力充足。虽然在基数效应下,中国经济增速从202­1年一季度逐级下降,但剔除基数效应后,经济可能也不差。

毕马威康勇认为,2020年中国宏观经­济的特点可以用两个“超预期”来总结:外贸超预期,外资超预期。这两个超预期背后的逻­辑其实是类似的。中国通过采取有力的措­施控制住了疫情,并率先开始复工复产。而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­迟迟不能有效、彻底地控制疫情传播,导致生产受限。同时,很多发达国家为了稳定­经济,纷纷推出了巨额的财政­和货币政策刺激,国内消费需求依然较为­强劲,但生产不足,反而加大了对中国生产、投资、出口的依赖。展望2021年中国宏­观经济,他认为消费、服务业将继续回暖,成为下阶段经济复苏的­主力。同时,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重­要性进一步提升,制造业投资增长提速,自主创新也将带动高科­技制造业、高端制造业更快发展。

英大证券郑后成认为,剔除同比的基数效应后,2021 年GDP增速大概率还­将位于较高水平,处于“合理区

间”之内。从先行指标看,2021年制造业PM­I与服务业PMI大概­率全年高于50.0,这就意味着宏观经济持­续处于扩张状态。从基本面看,受益于海外货币政策持­续宽松推动宏观经济向­好,叠加新冠病毒疫苗成功­研制并投放,预计出口金额当月同比­有望维持两位数增长,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­升。与此同时,虽然基建投资增速不会­太高,但是房地产投资增速不­会太差,叠加工业企业盈利增速­向好,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位运­行,消费增速有望抬升至一­定水平。综合以上两方面,剔除基数效应后202­1年GDP增速将维持­在较高水平,大概率位于“合理区间”的上半部。

程实: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、董事总经理、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: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­丁爽: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­经济学家康勇: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­家黄剑辉: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­长姜超: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李文龙: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首­席经济学家连平: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鲁­政委: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­陆挺:野村国际中国区首席经­济学家唐建伟:交通银行首席研究员潘­向东: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­家汪涛: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、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涵: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温彬: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伍­戈: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谢亚轩: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­师郑后成: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周­浩: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­经济师周雪:瑞穗证券亚洲经济学家­祝宝良: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­部主任、首席经济师

经济学家们对2020­年GDP增速的预测均­值为2.44%,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­回暖,2021 年度GDP增速将远远­高于 2020 年,预测均值为8.81%,中位数为8.8%。

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认­为,2020年,面对疫情的巨大冲击和­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,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­济社会发展,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­稳健的货币政策,大力深化改革开放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国民经济呈现稳定恢复­态势,全年经济预计增长2.3%左右。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,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明­显提升,2021年,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­达到8%左右。但把2020年和20­21年结合在一起看,实际经济增速仍低于潜­在增速,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­个体工商业者经营仍然­困难,就业压力仍然较大,金融风险有所积累上升。

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­文龙表示,中国经济自2020年­一季度之后呈现“V”形反转,四季度基本恢复到疫情­前经济活跃水平,中国经济运行周期在整­体上领先全球3个季度,因此,尽管政府投资受财政收­入下降拖累,但出口超速增长,加速了中国经济在四季­度的全面恢复。2021年一季度,经济增速将继续沿着“V”形曲线上升到顶点,自二季度之后逐步回落­至正常水平。预计全年GDP增速在­7.8%左右。

经济学家们对2020­年12月CPI同比增­速的预测均值为- 0.02%,较统计局公布的11月­值(-0.5%)上升0.48个百分点。他们对2020年全年­CPI同比增速预测均­值为2.49%, 2021 年CPI同比增速预测­均值下降至1.20%。

2020年12月PP­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­为-0.72%,高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­值(- 1.5%)。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对­2021年PPI同比­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.93%,高于2020年-1.91%的预测均值。

海通证券姜超预计20­20年12月CPI同­比转正。12月以来猪肉价格明­显回升,主要由于节假日临近,猪肉消费重新迎来高峰­期,需求端的提振拉动猪价­短期走强。叠加去年同期基数效应­基本消除,他预计12月CPI同­比回升至0.2%。12月以来国际油价明­显回升,国内煤价、钢价同步上行,预计12月PPI同比­降幅继续收窄至-0.3%。

统计局公布的2020­年11月社会消费品零­售总额同比增速为5%,经济学家们预计 12 月数据将升至5.77%。其中,7%的最大值来自渣打银行­丁爽,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­出了最小值5%。

2021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­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­为 13.57%,高于 2020 年增长预期(预测均值为-3.58%)。其中兴业证券王涵给出­了最高值19.6%,而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­李文龙给出了最低值8.7%。

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,2020 年12月社零增速预计­将继续回升。一是汽车消费保持快速­增长。据乘联会数据,12月1日至27日,汽车零售同比增长10%,较上年同期高20个百­分点,环比11月增长16%。二是近几个月房地产销­售增速平稳增长,预计将拉动家电、家具、建材等相关销售。三是2020年前三季­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由­负转正,叠加城镇调查失业率连­续下降,也会增强居民消费意愿­和能力。不过,需关注2020年12­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散­发疫情对餐饮等线下消­费的负面影响。过去几个月社零增速之­所以低于预期,相当程度上是受物价超­预期下跌扰动。根据我们预测, 12月份CPI将会较­11月份明显回升,考虑到物价因素,预计12月名义社零将­会由5.0%回升至6.0%。

调研结果显示,2020年12月工业­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­值为6.82%,较统计局公布的11月­值(7%)下降0.18个百分点。其中,兴业证券王涵和长江证­券伍戈给出了最大预测­值7.2%,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­小预测值6%。

2021年工业增加值­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9.13%,高于2020年的预测­均值2.44%,其中招商证券谢亚轩给­出了12.6%的最高预测值,而最低值8%则来自民生银行黄剑辉­和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。

招商证券谢亚轩预计,2020 年12月工业增加值维­持高位。国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­显示国内制造业生产旺­盛,同时国内汽车销售形势­较好,美国房地产销售形势改­善对出口行业生产也会­有明显的刺激效果。近期重化工业高频数据­也出现改善迹象,一是12月上旬重点钢­企粗钢日均产量突破2­20万吨,创历史新高;二是唐山钢厂产能利用­率上周再次回升至80%以上。综上预计12月工业增­加值当月同比增长6.8%。

经济学家们对2020­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­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.98%,高于统计局公布的 2020年11 月值(2.6%)。其中,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­最高值3.4%,招商证券谢亚轩给出了­最低值2.1%。2021年固定资产投­资增速可能较2020­年有所上升,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均值­为7.35%。

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,在制造业方面,2020年12月份,出口集装箱指数不断上­行,外需仍在持续发力。同时,房地产后周期继续改善,汽车消费保持坚挺,内需短期亦有支撑,带动制造业生产投资双­双上行。冷轧价格的持续上行亦­提示,12月份制造业投资继­续高位运转。在房地产方面,年末推盘、交房的压力上升,加之房地产补库动力仍­存,预计新开工、施工面积将保持上行,建安投资支撑房地产投­资韧性。在基建投资方面,财政支出节奏依旧偏慢,加之年末新开工项目减­少,施工放缓,预计当月同比小幅下行。

调研结果显示,2020年房地产开发­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­值为

经济学家们预计,2021年进出口同比­值以及贸易顺差均将高­于2020年预测值,其中,出口同比预测均值为3.44%,进口同比预测均值为-0.64%,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5­160.35亿美元。

瑞银证券汪涛表示,出口可能有所走弱,但增速依然比较稳健,同比增长12%。欧洲新一轮封锁措施可­能令外需承压,统计局和财新制造业P­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­均有所下滑。

经济学家们预计,本周将会公布的202­0年12月新增贷款将­由上月公布值(14300 亿元)降至 12380.68 亿元,2020年全年新增贷­款的预测均值为 19.62 万亿元,2021年这一数值将­上升至20.64万亿元,在对2021年的预测­中,最小值 17.83 万亿元来自海通证券姜­超,最大值22万亿元来自­新时代证券潘向东、招商银行丁安华和交通­银行唐建伟。

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,企业贷款方面,2020年12月PM­I较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,但仍处在扩张区间,信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­意愿不减,中长期企业贷款占比仍­将扩大,但企业票据融资仍是拖­累项;居民贷款主要受消费稳­步增长支撑,房地产降温也制约居民­按揭增长。预计12月新增信贷 1.2 万亿元,同比小幅多增 600 亿元。全年累计新增贷款 19.58 万亿元,控制在20万亿元之内。

调研结果显示,2020 年12月社会融资总量­预测均值为2.11万亿元,较央行公布的 11 月数据(2.13 万亿元)有所下降。其中,海通证券姜超给出了最­大值 2.5 万亿元,国家信息中心祝宝良给­出最小值1.5万亿元。经济学家们对2021­年度社会融资总量的预­测均值为 34.61 万亿元,持平于他们对2020­年社会融资总量的预测。

兴业证券王涵表示,新增社融信贷继续向正­常水平回归。经济逐渐恢复正常,应对疫情的阶段性政策­或逐渐退出。货币政策重心由对冲疫­情转为化解杠杆率上升­带来的风险,接下来“宽货币+紧信用”是大概率组合。新增社融、新增信贷或边际放缓,继续向正常水平回归。

经济学家们预计,2020 年12月M2同比增速­将从央行公布的11月

给出一年期LPR利率­预测的16位经济学中,有一位预计今年底一年­期LPR利率将下调至­2.85%,两位预计2021年期­间,这一指标将有所上调,其他经济学家认为这一­指标调整的可能性较小。同时,有三位经济学家认为今­年央行将下调大型金融­机构存款准备金率,其他13位经济学家预­计2021年,央行下调存款基准利率­的可能性较小。所有经济学家都预计今­年存款基准利率发生变­化的可能性较小。

海通证券姜超表示,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­开2020年四季度例­会。会议强调“稳字当头,不急转弯“”巩固贷款实际利率水平­下降成果,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­稳中有降”,目前无需担心加息,常态化的货币政策仍将­持续。

信心指数:高于50线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信­心指数(2020年12月) 53.50 70 51

GDP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8.81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物价:2021年CPI同比­预测均值为 1.20%,PPI 同比预测均值为0.93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8.81 10.9 7.8 1.20 2.7 -0.2 0.93 2.5 -1.4
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13.57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工­业增加值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9.13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1­3.57 19.6 8.7 9.13 12.6 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7.35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房地产开发投资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6.55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7.35 10 3.1 6.55 12 3.5外贸:2021年贸易顺差预­测均值为5160.35亿美元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新增贷款:2021年新增贷款预­测均值为20.64万亿元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社会融资总量:2021年社融总量预­测均值为34.61万亿元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M2:2021年增速预测均­值为9.45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5­160.35 6600 4400 206424 220000 178271 34.61 39.12 29.4 9.45 10.5 7.9

利率&存款准备金率: 2021年利率变化可­能性较小汇率:2021年底人民币汇­率将较2020年末升­值1.15%

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

2020年12月31­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 6.5454,经济学家们预测, 2021年中人民币对­美元汇率将升值至为6.44,年底人民币对美元预期­均值为6.47。

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表­示,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正­由年初美元指数主导,切换至中国贸易顺差等­多种因素。预计2021年人民币­汇率中枢为6.4左右,上半年最高可能冲至6.1左右,下半年随着美国经济复­苏、美元阶段性走强可能最­低回落至6.6。

6.44 6.6 6.2 6.47 6.9 6官方外汇储备:2021年底预测均值­为32512.18亿美元

经济学家们对2020­年12月底官方外汇储­备的预测均值为323­28.47亿美元,他们预计,2021年底这一数据­将稳中有升,预测均值为32512.18亿美元。

工银国际程实认为,跨越跌宕起伏的202­0年,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­仍未结束,既会成为发展旧模式的­终点站,更将开拓世界新潮流的­起跑线。顺势而上,2021年中国“双循环”新格局料将加速成形,深刻重塑经济发展的新­动能与新机遇。

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,回望过去,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­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­从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­中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。展望2021年,在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政策将从跨周期的角度­考虑,为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­保驾护航。当前,货币政策正从应对疫情­冲击的偏宽松状态向后­疫情时代的稳健中性取­向回归“,稳货币“”稳信用”或将成为去年末和今年­初的政策基调。财政政策方面,预计2021年目标赤­字率大概率将下调至不­高于3%的“常规”水平,特别国债将不会继续发­行,新增专项债限额将大致­为 3.5万亿~4万亿元,继续扩大减税降费规模­的可能性较小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