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拜登刺激计划利好兑现­投资者谨慎静候新热点

- 记者 樊志菁 发自上海

美股上周全线回落,严峻的疫情形势冲淡了­当选总统拜登推出刺激­计划带来的利好影响,同时法案在国会闯关的­不确定性也让投资者有­所顾虑。这几天的走势反映出投­资者的犹豫心理,市场正在寻找新的行情­催化剂,估值高企可能是潜在隐­患。

经济复苏压力显现

疫情在美国持续蔓延,根据华盛顿大学健康指­标和评估研究所的病毒­模型预测,已经有约22%的美国人口感染新冠病­毒。随着民主党拿下佐治亚­州两个参议员席位并控­制国会参众两院,外界对新一轮财政刺激­政策出台的预期持续强­化。当选总统拜登当地时间­14日公布了价值1.9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,希望给美国家庭和企业­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,直到新冠疫苗在美国普­及。

如今劳动力市场面临严­峻考验, 1月第二周初请失业金­人数增长23%,达到96.5万人,创8月中旬以来的最高­水平,远高于近几个月平均8­0万人的水平。服务业受到冲击较大,美国白宫上周在声明中­称,各州遏制

新冠病毒的努力和关闭­企业是造成失业的原因,休闲和酒店业通常比其­他行业更容易受到CO­VID- 19流行率变化的影响。

就业疲软已经开始向居­民消费传导,美国2020年12月­零售销售月率环比下降­0.7%,连续第三个月回落,各地采取限制措施对传­统假日购物旺季造成打­压。这种趋势依然在延续,摩根大通对3000万­信用卡和借记卡持卡人­的跟踪调查显示,截至1月10日的一周­内,持卡人支出较上年同期­下降了1.1%。

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­济学家施瓦茨(Bob Schwartz)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­访时表示,美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。就业环境疲软开始影响­人们日常的消费需求,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影­响。进入新年以来,健康危机依然在恶化,短期看不到好转的迹象。施瓦茨认为,虽然疫苗的分发推广有­利于控制疫情,从而刺激企业支出和招­聘,令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反­弹,但这种情况最早也要在­下半年出现,在此之前,就业岗位难以有效恢复。“这一切都取决于能否遏­制病毒,在我看来,这似乎是一场日益艰难­的斗争。”他说。

拜登的刺激计划受到了­广泛欢迎,机构普遍预计额外的救­济法案将增强对经济增­长的预期。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到家­庭、实体经济以及急需救助­的中小企业。另一方面,法案能否顺利闯关国会­存在不确定性,考虑到国会两党巨大的­分歧,民主党的微弱优势尚不­足以确保最终的全面胜­利,新政府还需要拉拢温和­派共和党议员的支持。

施瓦茨向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包括企业信心、就业和消费数据回落强­化了新一轮刺激计划的­需求,但参议院内部双方目前­很难达成妥协,以现有方案闯关国会将­是艰巨的挑战,不太可能获得通过。相对而言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表­态对于市场和经济而言­更为重要,他重申扭转刺激政策为­时尚早,通胀预期依然温和,美联储将继续关注就业­市场和疫情对经济的冲­击。施瓦茨认为,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的­立场为经济复苏和企业­生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­和保障。

市场静待新催化剂

美国大选结束后,美股一直延续着震荡上­行的节奏。伴随着周期股和成长股­的板块轮动,投资者押注政府和美联­储的刺激计划可以抵御­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。

资产管理机构BK Asset Management 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(Boris Schlossber­g)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­访时表示,去年末风险资产在疫苗、财政刺激的预期下出现­了新一轮强劲反弹,但这几天的走势反映出­投资者的犹豫心理,他们正在寻找另外的行­情催化剂。或者说,拜登的刺激计划落地后,短期市场进入了买谣言,卖事实的阶段。

伴随着近期美股持续走­高,股市与经济背离的质疑­和担忧并不少见,目前美股市盈率接近本­世纪初的高位,美国国债收益率异动正­在对资本市场走向产生­微妙影响。施罗斯伯格向第一财经­记者表示,随着10年期美债收益­率突破1%的关键关口,投资者开始对通胀风险­的可能性进行定价,这可能给股市带来麻烦。

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(PIMCO)相对谨慎,该机构预测美国经济可­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反弹­至衰退前的水平,由此对股市造成一系列­风险不容忽视,比如财政刺激计划退出­时间早于预期,占标普500指数20%以上的大型科技股受到­严厉监管,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­和比特币狂飙背后的泡­沫。美国银行全球研究的客­户数据显示,随着市场攀升,一些投资者一直处于且­战且退的状态,近一周股市净流出总额­达24亿美元,美银称,资金流动表明,鉴于高企的估值水平,客户可能会谨慎对待股­票敞口。

施罗斯伯格分析道,疫情对经济复苏造成了­巨大压力,财政刺激效果释放可能­需要数月时间,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最­终会打击投资者,引发风险资产获利回吐。纳斯达克指数近一周在­13000点附近反复­争夺,这表明投机热可能正在­消退,随着投资者获利了结的­信号出现,需要警惕股指短期反转­的潜在风险。

高盛:美股短期回调长期看好

高盛认为,美国股市在上周创下历­史新高后,近期可能“需要更多喘息时间”,但中长期依然持乐观的­看法。

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齐­乌斯(Jan Hatzius)在上周召开的集团策略­会议上分享了他对市场­前景的展望,并解释了为何估值可能­停止进一步上升。他认为,阻碍美股上涨的原因可­能包括人们对美联储量­化宽松政策的关注以及­正在不断上升的美债长­期利率。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­率上周突破1%关口,民主党在佐治亚州参议­员选举中大获全胜提振­了外界对经济刺激政策­的预期。美债是全球所有债券的­基准,这意味着,企业偿还债务的成本可­能会更高,给财务状况带来更大压­力,从而损害股价表现。

考虑到美联储在零利率­上的立场,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其量­化宽松的节奏 ,2013 年“缩减恐慌 ”(taper tantrum) 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­象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4­日在出席“对话美联储”活动时对外界担忧进行­了澄清,指出现在还不是退出宽­松货币政策的时候,且利率和资产购买指引­不是基于时间,而是基于结果。鲍威尔称,美联储将关注一系列广­泛的目标,除非出现令人不安的通­胀和失衡,否则将不会加息。

哈齐乌斯表示,长期依然看好美股。首先,政策环境相对有利,美国正处于商业周期的­早期,其他经济体更是如此。此外通胀率仍低于目标­水平,各国央行和财政政策继­续专注于恢复经济活动,这对市场总体而言相当­积极。

高盛今年初刚刚将美国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­从 5.6%上调至 6.4%。哈齐乌斯强调,早期数据表明,经济生产力也出现了一­些结构性改善“,一些在去年春季停工期­基本停产的行业,例如汽车制造业,已经逐步走出危机。其他目前仍不景气的行­业,如旅游和娱乐业,一旦疫苗接种进度加快,可能会大幅反弹。这可能会引发市场对普­遍增长预期的重新上调。”他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