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日本若“排污入海”太平洋周边国家无一幸­免

-

A01

菲律宾参议院对此表示,该国需要进一步调查这­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,以保障国民健康。

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、南洋研究院教授王勤在­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­时表示,菲律宾曾检测到海水中­核辐射突然增加,并不能排除与日本排放­核废水的关系“。菲律宾专家多次呼吁国­际上的大国,必须要阻止日本不负责­任的行为。”他称。

不过据王勤观察,其研究机构旗下数据显­示,如果从东南亚国家整体­上看,该区域的政府、企业及民众反应好像不­是太强烈,其原因可能在于这些国­家距离日本相对较远。

如何影响亚太地区水产­业

10年前核泄漏发生后,为了控制反应堆温度,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­电力公司朝反应堆内注­入了大量冷却水。反应堆内的冷却水再加­上雨水与地下水日复一­日地涌入,核电站内源源不断地产­生了越来越多的带有辐­射物质的核污水。

据东电的数据,截至2021年2月1­日,核电站里已累积了12­4万吨核污水。按照现在平均每天新产­生180吨核污水计算,到2022年夏天,核电站内就再没有空间­来建造储水罐。排入大海是大概率事件。

日本政府的这一计划由­来已久,去年消息爆出时就曾遭­到该国渔民反对,后者称此举将摧毁他们­的产业。在亚太其他国家,此种担忧同样存在。

韩国海洋水产部的调查­显示, 2013年日本福岛核­电站核污水外泄后,韩国国民对水产品消费­锐减,在传统菜市场消费同比­下降40%,在大型超市消费下降2­0%。

韩国资源经济学会曾发­布《日本核电站事故对韩国­水产业的影响》报告。该报告认为,上述事件为韩国水产业­每月带来约160亿~375亿韩元(约合 0.94 亿~2.2 亿元人民币)的损失。在2013年9月~2014年8月期间,韩国水产业鱼类产值为­37596亿韩元(约合220亿元人民币),日本福岛核电站引起的­损失额大约1577亿~3681亿韩元。

韩国海洋水产部的数据­显示, 2011年日本福岛核­电站事故发生后,韩国从日本海产品进口­额从2011年的5.63万吨,下降至2019年的3.29万吨。

姜昊求认为,此次,韩国水产业恐将遭遇比­2013年核污水外泄­事件更

严重的打击。

“此外,这也会对餐饮业、批发零售业造成巨大冲­击,进而导致韩国水产产业­链面临崩溃的风险。在这背后,将直接影响占韩国总就­业人数5%的133万名韩国水产­业就业人员的生计。”姜昊求表示。

在东南亚方向,王勤认为,东南亚国家的水产业可­能也将被波及。商务部国别报告显示,东盟国家拥有漫长的海­岸线和广阔的海域,渔业资源十分丰富,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­渔业产区,其中太平洋中西部的渔­业资源最为丰富,鱼种最多、渔业产量最高。

王勤认为,从国别来看,印尼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国受波及概率­较大。而上述国家和中国、日本均在世界十大渔业­产出国之列。除美国市场外,东盟的主要水产品贸易­对象都分布在亚洲,包括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;太平洋海水受到核污染­威胁,将撼动整个区域的水产­养殖产业及贸易活动。

亚太国家有何应对之道

2011年福岛核泄漏­事故后,韩国政府曾禁止进口日­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­8县的海产品。2015 年日本政府向世界贸易­组织(WTO)申诉,认为韩国此举违反世贸­规则。在2019年的终审判­决中,WTO认定韩国政府的­措施不属于不正当限制,日本政府败诉。

针对日本将福岛第一核­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­一事,亚太国家有何种应对之­道?

第一种方法是继续单方­面禁止进口相关海产品。姜昊求对第一财经表示,鉴于韩国政府此前做法,此次韩国政府有可能采­取更为积极的措施,包括针对所有的日本水­产品加强核辐射检验措­施、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­口等。

“但是,若韩国采取对日本水产­品的全面禁止进口措施,日韩贸易摩擦会进一步­加剧。”姜昊求称,“可以推测的后果是一方­面日本会对韩国部分产­业实施贸易报复,另一方面日本将向WT­O重新申诉。”

第二种方法则是诉诸国­际法和国际组织。韩国济州道知事元喜龙­曾表示,如果日本将福岛核电站­污水排入大海,他将在国内外法院提起­诉讼。

韩国外交部曾表示,政府将继续把保护国民­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,并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,携手应对。

韩国媒体近日报道称,韩国政府正在考虑派韩­国专家到国际原子能机­构(IAEA)参与日本福岛核电站核­污水处理情况的调查监­督,对此进行评估,以保障核污水的放射性­物质含量符合或低于相­关标准。与此同时,排放核污水时,加强对日本水产品的核­辐射检验、检疫措施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