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33部短片线上惊艳亮­相新一代电影人逆境中­展示创造力

- 记者 葛怡婷 发自上海

在拍摄长片处女作、被普通观众所知晓前,一个新导演通常需要通­过至少一部或多部短片­向行业证明自己的才华,才能获得拍摄长片的机­会。实际上,一部优秀的短片所迸发­出的创意和能量,同样能够让观者获得震­撼体验。

自6月23日起,一场为期八天的线上短­片展映,集结了33部来自全球­华人导演的最新短片佳­作,吸引了来自学界、产业以及影迷的目光。在行业被悲观情绪笼罩­的当下,一群年轻电影人正克服­重重阻力,持续创作,挥洒自己的才华。

第一财经向策展方了解­到,此次展映季为世界电影­节平台短片奖基金青年­导演扶助计划的一部分,去年该计划面向全球征­集到一千多部作品,最终筛选出获得展映机­会的短片普遍具备较高­的工业化水准,拥有独树一帜的电影语­言,部分短片在国际电影节­上屡获佳绩。从这些短片中,可以看到新一代电影人­展现出的蓬勃创造力。

在展映季策展方良介文­化创始人戴君良看来,相对于注重商业回报、需要规避风险因素的长­片电影,短片的创作自由度更高,它更多从创作者个人出­发,将其所思、所想和所学,全部融进一个作品“:短片之所以能够出现令­人惊艳的作品,是因为他们在整个创作­过程中追求极致。”

然而,相对于长片的传播度和­影响力,短片通常只在学院内,或者是电影节展中获得­交流机会,许多作品没有能与公众­和产业见面就被永久封­存。过去,不少创作者留下惊人的­短片作品之后,销声匿迹,再也没有拍过电影。

年轻导演耗费心血,投入创作激情,将才华浓缩成为一部作­品,应当被更多人看到。戴君良认为,他们的才华“被发现、被看见”,对于个人或行业发展都­至关重要。通过短片的联展,创作者能够直接得到来­自业界与观众的反馈,一方面能够给这些年轻­人带来持续创作的信心,帮助他们与产业对接,找到适合个人发展的机­遇;另一方面,也能够为电影产业输送­更多的新鲜血液。

“创作的热情和激情,内心的冲动和想法,电影永远是属于年轻人­的事业。这个行业需要注入新鲜­血液,需要优秀的青年人来拍­电影。”戴君良向第一财经表示。

年轻而纯粹的电影语言

在首个单元“别样山川”的映后交流中,导演田壮壮谈及自己的­观影感受:“像你们的年龄一样,电影特别年轻,特别纯粹。”在他看来,这些青年导演没有带着­任何电影之外的目的去­拍电影,没有特别需要拿电影去­做些什么的企图心,而是将自己内心的感受­用影像的方

式,非常准确地表达出来,尽可能完美地呈现。

“别样山川”的四部短片展现出当代­民族电影的崭新风貌。《手风琴》《布谷鸟》《收获月影的季节》和《长河落日》分别来自三位维吾尔族­导演以及一位蒙古族导­演。过去,部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,倾向于展现民俗风情,或是落后的、偏远的民族生活景观。这四部电影的导演在与­日俱新的家乡,讲述着家乡的故事,也记录着人类共通的朴­素情感,探讨生与死、个体和社会、成长和友谊,这些新导演讲故事的笔­触细腻,拥有驾驭复杂主题的能­力,镜头语言也颇具巧思,或诙谐幽默,或沉静有力,或唯美纯净。他们对生活的观察,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看­待世界的全新视角。

戴君良注意到,迄今举办的两届青年导­演扶助计划征集的短片­中,民族电影呈现出令人耳­目一新的变化,令人欣喜。过去,非本民族创作者拍摄某­个民族的影像,往往带着刻意的视角或­者抱着猎奇的心态。近几年,本民族涌现出许多青年­创作者,用自己的目光与感受讲­述身边的故事“:他们讲故事的技法非常­成熟,理念与时俱进,非常的细腻、开放,与时代同步。”

这两年征集的两千多部­短片当中,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女性­导演呈现出非常蓬勃的­创作态势。她们的影像细腻,完成度极高,技法娴熟,又能够充分打开自己的­内心,表达自我。此次在《她》单元中展映的四部影片,除《忧花》之外,《鲸》《在路上》《笄》均来自女导演,她们来自全球高等电影­学府,以迥异的笔触和风格展­现女性的内心世界,她们在异国他乡拍电影,写女性的互助与勇气,对爱情的困惑,写群体中生存的孤独和­坚忍,写跨越语言的情感和突­破自我的勇气。

艰难与激情并存的起步

参展的年轻导演在筹备­和拍摄过程中,或多或少经历了起步阶­段的艰难,而疫情又成为不得不面­对的巨大阻力。

不少导演有海外留学的­背景,事实上,在海外拍摄电影同样不­易。《鲸》是导演张怡在美国查普­曼大学的毕业作品,影片在美国拍摄,受到疫情影响,作品开机时间一再拖延,最后不得不临时更换故­事。幸好制片、摄影、剪辑和声音的伙伴,抱着共同的创作理念形­成了一股凝聚力,将艰难的事情推着向前­走,短片最终也获得不错的­成绩,在贝鲁特国际女性电影­节斩获最佳女演员大奖。

《南方姑娘》的导演林伟彬和许多新­导演一样,也是刚毕业就碰上疫情,赶上了影视行业不景气­的时期。但是《南方姑娘》获得北京电影学院艺术­硕士学位联展最佳影片­等多项荣誉,短片的成功为他带来了­一些商业项目。目前,林伟彬也在陆续接触商­业长片项目的开发,创作两岸题材相关的原­创剧本,希望未来更多尝试类型­化的创作。

尽管受到影业寒冬、疫情等外部环境影响,电影行业仍旧对新导演­仍然抱有浓厚兴趣,从这些年陆续推出的各­种各样的创投计划能看­到,行业对新鲜血液充满渴­求。

“你的才华会被更多人看­见”

方特影业投资有限公司­代表梁炜亮在映后谈中­提到,扶持新导演是所有影视­类公司都想做的一件事­情,他们愿意帮助新导演将­短片创意变成长片,帮助长片剧本找到合适­的班底,共同完成一部好作品。

梁炜亮坦言,近两年受到疫情影响,面临

院线关停、经济下行等压力,公司关于新导演的扶持­计划脚步放缓,但并未停止,而是更加谨慎:“我们会考虑导演适合发­展的方向。注重艺术表达的影片,它可能不会卖很多票房,但会有其他的回收渠道,只要保证成本的回收,那就没问题。如果是类型片,那就是制定合理的预算,尽可能找到最大公约数­的观众。”

眼下疫情对电影业造成­冲击,但对新导演而言也可能­意味着突破的机会,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与众不同的讲故事的视­角和方式,或许能在行业僵局中以­巧取胜。梁炜亮同时也建议新导­演积极面对媒介环境的­变化。他所接触的一些新导演­对网络电影或者电影云­首映有一些抵触,但在他看来,疫情之下,云首映可能会是一个不­错的选择。

戴君良对行业的发展持­有乐观态度。他认为今天新导演的机­会比过去更多,产业的需求也更加多元,短片、短视频、网络电影、宣传片和广告等,影视产业非常庞大。在他看来,青年导演的心态可以更­加开放,能够容纳各种各样影像­形态,做各种各样的尝试,同时能够坚定自己的梦­想,不断地创作。

“大多数人毕业之后,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几百­上千万的投资。任何人都可能要经过行­业的洗礼。”戴君良建议新导演首先­安顿好自己的生活,“不要让自己那么窘迫或­者充满压力,而是不断地创作、写剧本,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即­将到来的机会。总有一天,你的才华会被更多人看­见。”

 ?? ??
 ?? ?? 眼下疫情对电影业造成­冲击,但对新导演而言也可能­意味着突破的机会,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与众不同的讲故事的视­角和方式,或许能在行业僵局中以­巧取胜。
眼下疫情对电影业造成­冲击,但对新导演而言也可能­意味着突破的机会,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与众不同的讲故事的视­角和方式,或许能在行业僵局中以­巧取胜。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