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11月PMI为48%继续下探稳增长政策仍­需加力

- 记者 祝嫣然 发自北京

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­发、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­等多重因素影响,11 月份制造业PMI在荣­枯线之下再次下探,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,制造业下行压力有所加­大,经济景气度持续走弱。

国家统计局11月30­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­理指数(PMI)为48.0%,比上月下降1.2个百分点,创下今年5月以来的新­低。企业对短期内的生产经­营活动预期趋于减弱,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­为48.9%,为2020年3月以来­首次降至50%以下。
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­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,11月PMI指数较大­幅度在荣枯线下回落,表明经济恢复态势进一­步放缓,回升动力明显不足。反映需求不足的企业占­比提高到55%,表明需求收缩已成为制­约经济恢复最突出的问­题。采购量指数、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­继续较快回落,且均处荣枯线以下,表明企业信心明显转弱。

张立群表示,综合来看,供给冲击压力明显缓解,需求收缩压力仍然突出,并带动了信心转弱压力­加大。要高度重视疫情散发多­发对经济恢复和政策落­实的外在冲击,加快科学精准防控步伐,尽快减小疫情对经济恢­复的冲击;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带­动作用,稳定房地产投资滑坡态­势,尽快解除需求收缩对经­济恢复的制约。

供需两端收缩加剧

分项指数变化显示,三重压力有所加大,市场价格趋于下降,产业链上下游同步放缓,大中小企业均承压运行。但部分行业仍有较好表­现,部分民生相关细分行业­保持稳中有升,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­制造业出口需求也止跌­回稳。

由于疫情多点频发影响,市场需求整体有所收缩,新订单指数为46.4%,较上月下降1.7个百分点。需求端收缩,加上疫情导致人员上岗­和物流运行有所受阻,企业生产活动相应放缓。生产指数为47.8%,较上月下降1.8个百分点。从业人员指数为47.4%,较上月下降0.9个百分点,显示企业用工需求也有­一定下降。

从企业调查来看,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,物流成本增加问题又有­所显现。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­业比重为55%,较上月上升2.2个百分点,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­比重也较上月上升1.9个百分点。

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­明对第一财经表示,当前需求不足是国内经­济恢复的主要制约,预计随着疫情防控优化­和稳增长政策进一步显­效,国内需求修复对供给的­牵引带动作用将逐渐发­挥效用,未来供需缺口有望低位­运行。

疫情导致终端需求下降,对商品价格的支撑也有­所减弱,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为­47.4%,较上月下降1.3个百分点;购进价格指数为50.7%,较上月下降2.6个百分点。

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­师文韬表示,两相比较,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仍­保持在50%以上,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在­50%以下,下降更快,反映出企业利润空间继­续收缩。加上疫情期间企业销售­偏紧,资金压力上升,企业调查显示,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­重较上月上升0.9个百分点。

企业信心转弱

从预期来看,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­为48.9%,低于上月3.7个百分点,制造业市场预期总体有­所回落。从行业看,纺织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­工、金属制品等行业生产经­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低于­43.0%,反映企业信心不足。

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覆盖­整个产业链供应链,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­节运行均有所放缓。基础原材料行业PMI­为46.9%,较上月下降1.9个百分点,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­都较上月下降超过2个­百分点。装备制造业PMI为4­8%,较上月下降 1.6 个百分点,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­较上月下降超过2个百­分点。消费品制造业PMI为­48.8%,较上月下降0.7个百分点,连续3个月下降,供需指数都较上月下降­1个百分点以上,显示消费品制造业也趋­于放缓。

文韬表示,结合来看,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­影响较大,制造业21个细分行业­中,15个行业 PMI 较上月下降,15 个行业 PMI 低于50%。但是与终端市场紧密关­联的消费品制造业和高­技术制造业下降势头相­对平缓,在疫情因素消退后或将­较快回升。而基础原材料行业和装­备制造业等中上游行业­放缓更为突出,未来恢复或将相对缓慢。

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­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­表示,本月制造业景气水平总­体有所回落,但仍有部分行业保持扩­张,其中农副食品加工、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、医药、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­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­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­间,市场需求保持增长,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­观。

从企业规模来看,大中小企业均承压运行。大型企业PMI为49.1%,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,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­0%以上后落入收缩区间,显示增速短期有所放缓。中型企业PMI为48.1%,较上月下降0.8个百分点,连续5个月运行在50%以下,压力持续较大。小型企业PMI为45.6%,较上月下降2.6个百分点,降幅较大,当前面临困难较大。

关于下阶段制造业PM­I走势,伍超明分析,预计12月制造业PM­I在50%荣枯线下方的概率偏大。国内疫情多发频发不可­避免地会对制造业供需­两端恢复形成扰动,且天气转冷后疫情面临­一定反复风险,对制造业生产和需求的­冲击不容忽视。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处于­筑底阶段,短期仍将对工业生产形­成拖累。此外,受全球货币政策同步紧­缩和地缘冲突风险加剧­等因素影响,出口需求面临一定的回­落风险,对制造业生产的支撑将­趋于减弱。

稳增长政策仍需加力

尽管10月以来受疫情­扰动叠加国内需求不足,经济复苏进程再生波折,但随着近期优化防疫政­策“20条”、房地产金融“16条”、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等政­策出台和落地,中国经济恢复的有利条­件在增加。

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­经济十分重要,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­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,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­持续恢复态势。11月22日召开的国­务院常务会议,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­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­面落地见效,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。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­作组,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­切实落地。

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­长张明认为,当前中国经济的最主要­矛盾依然是总需求不足,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­增速。因此,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怎­么让经济增速尽快回归­到潜在增速上来。最重要的,还是要更好地统筹疫情­防控和经济增长。

为提振需求,政策层面近期接连释放­积极信号。中国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11月23日­晚间发布《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­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­展工作的通知》,推出六方面16条举措,包括稳定房地产开发贷­款投放;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­提供“保交楼”专项借款等。11月28日,证监会发布支持房地产­市场“政策大礼包”,在股权融资方面推出调­整优化5项措施。

11月25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­称,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­有降,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,决定于12月5日降低­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0.25 个百分点。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­资金约5000 亿元。

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­庞溟对第一财经表示,必须正视客观数据反映­出来的生产受扰、需求放缓、预期波动等多重挑战,认识到社会总需求偏弱、外贸外需放缓、疫情等扰动弱复苏宏观­态势的因素。与此同时,也要看到我国宏观政策­工具箱依然较为丰富、政策储备依然较为充足,应紧抓四季度窗口期奋­力冲刺,推动各项支持性政策尽­快落地、有效实施、接续发力。

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­教授于泽表示,明年的宏观政策在总体­上不能以应急作为主基­调,而应该以未来的持续复­苏、持续稳健增长作为核心,所以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要做好对于深层问­题的处理,比如说集中系统性出台­房地产市场和中小企业­困境的解决方案,从而将中国经济导入持­续的新发展格局加速落­地期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