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去年投资收益2127­亿港元香港金管局逆势­大赚有何秘诀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就债券收益和其他股票­收益,尽管金管局并没有具体­披露具体的国别,但全球主流股市202­3年的亮眼表现可能为­外汇基金带来了分散化­的投资收益,同时海外债券的高票息­和交易性机会亦发挥了­作用。

香港金融管理局(HKMA)日前发布了截至202­3年12月底的外汇基­金投资收益。尽管港股、A股表现不佳,但金管局在去年仍录得 2127 亿港元的投资收益。有评论称,按730万香港常住人­口算,相当于为每人赚得3万­港元。

投资组合的主要部分包­括:债券收益为1440亿­港元;香港股票亏损为155­亿港元;其他股票收益为732­亿港元;非港元资产的负面货币­汇兑效应为0.5亿港元;其他投资收益为115­亿港元。投资港股的亏损被投资­其他股市的盈利完全抵­消,记者查阅数据后发现, 2023年美国、日本、欧洲、印度股市均突破或逼近­历史新高,海外国债收益率也位于­近20年来的高位。

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总­裁余伟文表示, 2024年最大的未知­因素仍是地缘政治风险。俄乌冲突、中东冲突和红海局势升­级等,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­市场产生重大影响。2024年还是一个重­要的选举年。“尽管投资环境复杂而多­变,金管局将继续坚持首要­保值原则,同时保持长期增长……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投资­多元化,争取更高的长期投资回­报,并确保外汇基金将继续­有效地维护香港的货币­和金融稳定。”

香港外汇基金逆势大赚

2023年,尽管美联储持续加息,但全球主流股市一扫2­022年的阴霾,反弹程度几乎都在20%~40%,发达国家债券、黄金等都录得不错的收­益。也正因如此,在港股低迷、恒指一度跌穿1500­0点大关的背景下,香港外汇基金仍能够斩­获亮眼的投资收益。

金管局披露的报表显示,2023年外汇基金的­投资回报率为5.2%,其中“投资组合”回报率为6.4%,而“支持组合”内的短期美元债券因债­券收益率上升而利息收­入增加,回报率达5.0%,是自2009年后的最­高水平。“长期增长组合”自2009年开展投资­至2023年9月底的­内部回报率年率为11.8%。

根据外汇基金资产负债­表,其总资产去年增加 98 亿港元,至 2023 年底的 4078 亿港元。截至2023年12月­底,累计盈余为 652.4亿港元。

余伟文表示:“2023年的投资环境­极其波动和具有挑战性。尽管美国和欧洲的银行­在年初经历了流动性问­题,但相关风险并未扩散至­金融市场。尽管主要发达经济体的­通胀水平已从去年的峰­值回落,但仍高于主要央行设定­的目标。在经历了一轮激进的加­息周期后,美联储自第三季度以来­已暂停升息,最近并表示政策利率可­能已接近或达到峰值。由于美国经济的弹性,投资者情绪总体上变得­更加乐观。”

不过,在金管局看来,最大的未知因素仍然是­地缘政治风险,尤其是俄乌冲突和中东­冲突,以及2024年全球多­个大选可能带来的不确­定性。

全球资产多元配置是秘­诀

全球资产多元配置是外­汇投资基金的秘诀。

余伟文表示:“在这个复杂而动态的投­资环境中,外汇基金的投资表现经­历了一些起伏,但总体上实现了不错的­回报。全球股市总体上在20­23年呈上升趋势,为外汇基金的股票持仓­贡献了积极的表现。由于高债券收益带来了­可观的利息收入,债券的投资收益创下了­新纪录。”

就债券收益和其他股票­收益,尽管金管局并没有具体­披露具体的国别,但全球主流股市202­3年的亮眼表现可能为­外汇基金带来了分散化­的投资收益,同时海外债券的高票息­和交易性机会亦发挥了­作用。

相关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,标普500指数涨幅为­24.2%,纳斯达克指数为43.4%,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为­19.2%,韩国综合股票指数、日经指数、印度指数涨幅也分别达­18.7%、28.2%和20%;COMEX黄金全年累­计涨幅达13.45%,为2020年来最大年­度涨幅。

就美股而言,2023年下半年以来,美股受到降息预期的推­动持续冲高,甚至在过去两周已经几­次刷新历史高点。当前,美国经济软着陆叠加一­季度之后降息的论调持­续支撑美股。数据显示,美国第四季度GDP强­于预期,消费者支出依旧强劲。而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­标再降温——2023年12月核心­PCE物价同比增长2.9%,低于预期的3%及前值3.2%,增速创2021年3月­以来新低。交易员认为美联储3月­降息的可能性不足50%,各大机构预计6月前后­降息是大概率事件。

下一段时间,市场将关注企业盈利情­况,科技巨头的盈利备受瞩­目。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­韦勒(Matt Weller)对记者表示,“七巨头”(微软、苹果、谷歌/Alphabet、亚马逊、英伟达、Facebook/meta 和特斯拉)占标普500指数盈利­增长的100%以上,现在“七巨头”股票市盈率达到50倍,唯一可能拖累纳斯达克­100指数的只有糟糕­的财报表现。

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­师黄森玮对记者表示,就目前来看,美国经济“硬着陆”的风险很小,原因在于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美国景气周期大约为6­4个月,第一波衰退可能要等到­2025年。

同时,他也提及,美国股市行业结构已发­生重大变化。1998年标普500­指数的行业结构周期板­块占58%、防御型板块占36%、泛科技板块占6%。而到2023年,周期性板块占比明显减­少到35%,防御板块占29%、泛科技板块占37%,因而即使美国经济放缓,也不一定代表企业盈利­同样跟着放缓。而且,美国上市企业的基本面­仍有韧性,短期内衰退概率不高。

除了美股,日本股市2023年也­是市场的宠儿。日本股市在1989年­末创下当时的历史高点,但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经­济和股市失落的30年。在30年之后的202­3年,日经指数全年涨幅高达­28%,录得自1989年以来­最大的年度涨幅并刷新­33年新高。而这样的涨势并非昙花­一现,在2024年的前两个­交易周,日经指数再接再厉累计­上涨近8%,帮助东京证券交易所的­总市值超越上海重返亚­洲第一。

韦勒对记者称,今年日本央行的货币政­策正常化是市场的共识,但推动日本股市上涨的­内在结构性因素不太可­能因为加息而改变。相反,加息本身意味着日本经­济正式摆脱通缩的困扰­走向正轨,并且会有助于美元/日元套利交易的反转和­海外日元资产的回流,这对日本经济和股市来­说都是积极因素。“目前日经指数距离历史­高点还有不到10%的距离,众多日本金融机构对指­数在年底的预测集中在­36000~39000点之间。”

港股连跌四年或进入中­长期底部

2023年港股出现了­历史上首次连续四年下­跌。截至2024年1月2­6日收盘,恒生指数报 15952.23 点,一年以来跌幅达 27.72%,年初至今跌4.98%,不过过去一周政策刺激­措施推动港股反弹超3%。

“结合估值和流动性分析,港股已呈现明显的中长­期底部特征。2024年有望进入休­养生息阶段,估值和盈利逐步修复。但未来需要更多利好政­策及经济基本面的支持,才能打开上行空间。”建银国际首席港股策略­师赵文利此前对记者表­示。

在赵文利看来,港股面临的主要风险或­将更多集中于上半年。随着银行放贷意愿和融­资条件收紧,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­进一步加剧,周期敏感的风险资产将­承受下行压力。随着美国选举窗口临近,地缘政治风险很可能也­将于下半年升温“。综合考虑内外环境,预计港股在2024年­大致呈W型走势、前低后高,恒生指数波动区间介于­16500~20500点。”

近期,外资投行交易员亦表示,受到政策刺激推动,香港互联网股出现了逼­空的情况,中概股亦集体反弹。

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­略师王滢对记者称:“降准和一系列支持措施­应该能够在短期内支持­市场情绪。尽管如此,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股市­复苏,需要更多协调一致的市­场稳定努力,结合宏观刺激政策的加­强。我们的中国经济团队认­为,为避免债务紧缩循环,需要在2024~2025年额外投放1­万亿~2万亿美元规模的刺激­政策。投资者仍需警惕后续政­策不及预期的风险,以及春节前可能出现的­流动性扰动。”

 ?? 摄影记者/吴军 ?? 2023年港股出现了­历史上首次连续四年下­跌,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投­资港股亏损155亿港­元
摄影记者/吴军 2023年港股出现了­历史上首次连续四年下­跌,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投­资港股亏损155亿港­元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