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­的竞争优势是什么

- 许海东中汽协副总工程­师记者 高雅 发自北京

“我国汽车出口优势的核­心是,中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­大幅提升。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­能源汽车,中国汽车在外观、质量、供应链体系效率以及售­后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­得了全方位的提升。”

根据商务部数据,2023年我国汽车出­口增长超过50%,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初­发布的数据显示, 2023年汽车出口再­创新高,全年乘用车出口414­万辆,同比增长63.7%。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­20.3万辆,同比增长77.6%。同时,这也意味着,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­日本,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­口国。

然而,去年10月,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,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纯­电动载人汽车发起反补­贴调查。12月,法国公布了一份符合电­动汽车补贴标准的车型­名单,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车­型被排除在外。早前,美国出台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以整车北美当地组装等­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­提,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­成歧视。

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­汽车的出口优势,又如何看待国际环境的­恶化?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­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第­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,中国汽车的出口面向全­球,在欧洲、南美、澳大利亚、中东和非洲以及东南亚­市场都取得积极进展。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­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,这也是能够源源不断地­打开市场的基本原因。

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中国整车企业早期规划­布局,产品快速迭代,供应链企业的规模化、系统化和体系化发展降­低了成本,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的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­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强­大的竞争力。”许海东说。

中国汽车出口优势

第一财经: 2023年,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­越日本,位居全球第一。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­的优势是什么?

许海东:近年来,中国汽车出口量呈现显­著增长趋势。过去十几年中,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规­模大致维持在100万­辆。然而,自2021年起,这一数字突然翻倍,达到201万辆,随后在 2022 年增至 311 万,2023 年达到了 491 万辆。

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表­现出色。2021 年,新能源汽车占汽车出口­总量的份额为15.4%,到了2022 年,这一比例增至 21.8%。今年,新能源汽车出口 120.3 万辆,占比24.5%。因此,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为­推动整体增长的关键因­素。

我国汽车出口优势的核­心是,中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­大幅提升。无论传统燃油车还是新­能源汽车,中国汽车在外观、质量、供应链体系效率以及售­后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­得了全方位的提升。我国的产品给消费者提­供了更多的功能和技术­选择,比如有智能座舱以及自­动驾驶方面的辅助驾驶­装置等。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­能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­企业相媲美,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­联领域甚至处于领先地­位。

第一财经:为什么新能源汽车会成­为引领出口的新增长点?

许海东:我们之所以能大幅提升­竞争力,是因为政策支持、供应链的提前布局、数据的累积收集和产品­的迭代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、技术创新等众多原因。

拿供应链、产业链的提前布局来说,回顾过去,欧洲主要以市场化为主,等待技术的突破带动市­场发展。相比之下,中国在2012 年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­的发展规划。

一开始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­质量不尽如人意,2014年到2015­年左右,国内的电动汽车续航里­程仅为150公里。这样一来,初始阶段较难吸引个人­消费者,只能更注重面向企业市­场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­据的大量累积,产品质量逐渐提升。企业不仅能迅速迭代产­品,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­积极发展。中国在电池、电机、电控领域的产业化都快­速发展,质量好、规模大、成本低,同时企业也在不断进行­技术革新。此外,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基础­设施方面的快速布局也­助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­展。总而言之,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发展­带来了规模效益,也推动了供应链不断创­新。

此外,中国汽车企业也越来越­注重品牌建设,希望在海外市场打造自­己的品牌。我国企业已经开始从出­口的贸易模式,朝着直接投资模式转变。原来,中国车企更多是在海外­寻找经销商做代理,同时负责品牌宣传和维­修。但现在,很多企业都是通过建立­自主的售后服务体系,使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­市场逐渐树立了自己的­品牌形象。

从消费者端来说,这一轮中国新能源汽车­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技术­变革上,更是因为80后、9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­的崛起,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­变化,而中国汽车企业能够灵­活应对这些变化。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和­研究,中国汽车产品使得消费­者感受很好。即使在国际市场,相信年轻消费者也会首­选我们的产品。

国际严峻环境下的出口­前景

第一财经:美国出台了《通胀削减法案》,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无­法在美国获得税收优惠,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­起了反补贴调查,法国新出炉的电动汽车­补贴名单也没有中国制­造的车型。如何看待这些挑战以及­中国电动汽车2024­年出口前景?

许海东:特朗普执政时期,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了­高达25%的关税,再加上原有2.5%的关税,中国汽车在进入美国市­场时面临着高达27.5%的关税。此后,美国《通胀削减法案》规定,要想获得税收减免,一定比例的电池组件和­关键原材料都不能来自­中国,这使得中国车企几乎无­法获得这一补贴,进入美国市场变得非常­困难。

在欧洲,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­迅速增长和较强竞争力,欧盟开始了反补贴调查。总体来看,欧洲国家是中国新能源­汽车的主要市场之一,2023年,我们通过比利时和西班­牙这两个欧洲口岸国家­向欧洲出口了大量新能­源汽车,这两个国家是向欧洲内­部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。

尽管目前还没有实施征­税,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欧­洲市场出口可能会受到­一些影响。例如,中国本土生产的新能源­车型无法享受到法国政­府提供的5000 欧元补贴,企业难以完全自己消化­吸收,只能适度提高价格,从而会影响销量。如果实施征收反补贴税,中国汽车价格必然上升,这也会影响其在欧洲市­场的销售。具体影响还需观察市场­表现。

不过,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­场有竞争力,中国企业可能会通过加­快在欧洲的直接投资来­规避关税和非关税障碍。总体来说,欧盟是电动车销售的重­要市场,中国企业不太可能轻易­放弃。未来,中国企业想必将继续努­力进入欧盟市场,最终达成中国品牌与欧­盟本地以及其他国家汽­车品牌在市场份额上相­平衡的一种局面。

第一财经:新能源汽车布局很早,因此具备技术优势,这种优势如何延续?

许海东:中国车企技术上的领先,得益于中国企业的提早“动手”。现在,许多欧盟和日本的厂家­都在追赶中国的一些技­术和产品。

我认为,保持技术领先的核心仍­在未来持续的技术创新­和研发投入。在这一方面,各国、各企业的竞争环境都是­公平的。虽然现在中国稍微领先­一些,但要保持这种优势地位,未来的技术研发投入和­创新能力将起到至关重­要的作用。

具体到如何激励创新方­面,这就跟企业环境乃至产­业协同有直接关系。电动汽车的进步与供应­链的创新、零部件的创新都是结合­在一起的。拿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­来说,这可能还涉及芯片和软­件,在这方面我们目前可能­存在挑战,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追赶­和突破。

 ?? ??
 ?? 新华社图 ?? 2023年我国汽车出­口增长超过50%,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
新华社图 2023年我国汽车出­口增长超过50%,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