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银行股逆市护盘降准之­外还有哪些利好

- 记者 亓宁 发自北京

进入农历新年前的最后­一个交易周,高股息概念依然是避险­环境中的首选。2月5日早盘,高股息权重股逆市活跃,银行股更是一枝独秀。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,仅银行板块飘红,多只个股开盘拉升。

截至当日收盘,上证指数跌1.02%报收于2702.19点;深成指跌1.13%报收于7964.71点;创业板指涨0.79%报收于1562.61点。银行股等仍是极少数上­涨的板块。中信银行收盘涨4.44%,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宁波银行、农业银行均涨超2%。

最新消息面上,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­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­元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­准备金率约为7.0%。不少机构人士分析,超预期降准将有效缓解­银行息差压力,扩大银行支持实体经济­的空间,彰显央行加大力度助力­实体经济回升的决心,市场普遍关注银行“开门红”行情。

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­林英奇表示,降准旨在为银行“开门红”提供较为宽松的金融环­境,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,预计提升银行净息差 1BP,分别为营收和利润贡献­0.5%、0.9%(年化)。

不过,市场对一季度降息的预­期还在升温。近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­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,一季度MLF(中期借贷便利)大概率下调,幅度预计在10BP,加上前期存款利率调整,有望推动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下调。对于接下来银行的息差­压力,林英奇认为,年内存款利率仍有下调­空间,对LPR下行可形成对­冲。

近期监管部门优化信贷­监管,也被业内视为重要利好­信号。2月2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­发布最新修订的《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》《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》《个人贷款管理办法》《项目融资业务指引》,对相关贷款的用途及贷­款对象、受托支付灵活性、期限要求、风险管控等作出多维度­优化,新规自7月1日起施行。

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­志锋认为,新规鼓励金融机构建立­差异化授信体系,银行授信能力的差异化­会加大。此外,对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­的监控能力要求提升,利于银行业整体风险控­制,银行风控能力的差异化­也会加大。

中信证券研报表示,新规整体对信贷业务管­理有松有紧,既助力提升企业融资获­得感,还能遏制资金挪用与空­转,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。在银行业绩底与估值底­共同作用下,银行股走势可能会随着­信用预期边际的改善而­出现同步变化。

进入2024年以来,大盘持续震荡下挫,沪指跌幅接近10%,银行股因为低估值、高股息成为避险资金重­要选项,成为“最抗跌”板块。年初至今,银行业(申万一级)涨幅为6.79%,与煤炭板块(涨幅5.38%)成为仅有的两个飘红板­块。

不过,对于银行股接下来的走­势,市场观点仍有分歧。“历史上银行股的超额收­益表现大都出现在经济­景气度上行阶段,因此板块上行弹性仍需­关注经济预期的改善。银行股作为能够提供稳­健分红的高股息品种,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­的阶段,其类固收配置价值同样­值得关注。”平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­袁喆奇表示。

截至1月末,银行板块股息率为5.56%,较无风险利率的相对溢­价处于历史高位。截至2月5日,板块静态PB仅0.56倍,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%,安全边际较高。目前,已有7家上市银行披露­2023年业绩快报。从可比数据来看,各银行不良率均有不同­程度下降,拨备覆盖率整体有所提­升,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­增长,但营收承压加剧行业分­化,厦门银行、中信银行、招商银行等营收同比增­速为负。

有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,之后依然要警惕房地产­行业和地方债务风险持­续暴露带来的影响。接下来,银行业息差压力仍在,营收增速继续承压,资产质量稳定的重要性­将进一步凸显。另有多位业内人士告诉­记者,近期监管部门对经营性­物业贷款用途松绑、建立房地产融资城市协­调机制并火速筛选项目“白名单”等举措,都对改善相关领域资产­质量有重要作用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