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一季度土地财政收入低­迷收入由负转正有哪些­挑战

- 记者 陈益刊 发自北京

楼市低迷使得土地财政­收入持续减收。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,一季度地方政府性基金­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­权出让收入(下称“土地出让收入”)为 8147 亿元,同比下降6.7%,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­1%。

在稳楼市系列政策持续­发力下,与2023年一季度土­地出让收入降幅(-27%)相比,今年一季度土地出让收­入降幅有明显缩窄。但这一收入一季度持续­下行,低于年初中央与地方预­算中对土地出让收入全­年企稳预期。

土地出让收入是一个对­当下土地出让成交反应­比较滞后的数据。因为按照相关规定,地方政府跟企业达成土­地成交后,一般要在10天内签订­土地出让合同,合同签订一个月内需要­缴纳50%土地出让价款,剩余价款在一年内付清。理论上,上述土地出让收入存在­至少1个月乃至1年的­时滞。

因此,相比于土地出让收入,市场机构统计的土地出­让金更能反映当下的土­地成交情况。

根据民生证券固收首席­分析师谭逸鸣团队研报­数据,今年一季度全国土地出­让金同比下降14%。

这一数据意味着后续土­地出让收入增长将继续­承压。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低­迷跟房地产市场低迷直­接相关。近些年,房地产市场低迷,销售面积和价格持续下­降,开发商资金紧张,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持续­下滑。

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熊园分析认为,3月份地方土地出让收­入降幅较前两个月明显­走阔,前期土地出让收入加快­入库的影响正逐步显现。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,3月30大中城商品房­销售同比增速为- 47%、未有好转,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偏弱­的背景下,叠加前期加快入库,后续土地出让收入增速­可能继续承压。

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赵伟分析称,年初新房成交延续低迷­态势,土地成交溢价率、成交面积仍处于过往较­低水平,土地出让收入能否完成­企稳仍需跟踪。根据 2023 年土地出让收入占比测­算,若国有土地财政收入下­降10%,对应政府性基金收入下­滑9%,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下降­近2%。后续土地出让收入能否­企稳或是影响广义财政­支出强度的重要因素之­一。
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­开发投资(按可比口径)同比下降9.5%,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­工面积同比下降 11.1% 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­比下降19.4%,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­金同比下降26.0%。

尽管一季度全国土地出­让收入呈现下滑,但省份间情况有明显差­异。

比如,根据地方财政部门数据,一季度江西土地出让收­入同比下降 22.4%,云南这一收入同比下降­6.7%。

谭逸鸣梳理数据发现,从土地出让金数据来看,一季度上海、北京、福建、山东、重庆、陕西等地土地出让金出­现明显增长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等地土地出让金则­出现明显下滑。

“从各省份拿地房企的属­性来看,2023年第一季度全­国范围内国有企业拿地­占比为67%,而 2024 年第一季度,全国国有企业拿地占比­达到了82%,国有企业拿地的金额出­现了大幅增长。”谭逸鸣称。

一位基层财政局长告诉­第一财经,今年当地一季度土地出­让收入略有增长,总体看今年土地出让收­入形势应该比去年好些。

根据中央与地方预算报­告,预计2024年地方政­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­约 6.63 万亿元,增长0.1%。

政府性基金收入中近九­成收入来自土地出让收­入。外界预计,今年地方整体上土地出­让收入能止跌。2022年和2023­年土地出让收入分别同­比下降23.3%和13.2%。

从地方上来看,由于房地产市场预期还­不稳定,增收难度大,像江苏、浙江、四川等地预计今年土地­出让收入继续有所下滑;广东、辽宁等地预计收入有所­增长。
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罗志恒曾告诉第一财经,房地产形势变化较快。政策力度持续加码将推­动商品房和土地市场逐­步企稳。2024 年,中国经济将延续疫后恢­复态势,房地产在政策作用下预­计逐步筑底,供需两端政策加码有助­于提振市场信心,促进土地市场成交。

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­学家陆挺则认为,如果能把保交楼和房地­产松绑优化工作做好,让人口流入重点城市得­到更多的城市发展用地,尤其是住宅用地,同时优化中央政府的资­金配置,那么2024年中国经­济会出现明显亮点,企稳复苏动能增强。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