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掌握AI成求职“通关密码” 500万人才缺口如何­填补

- 记者 金叶子 发自上海企业青睐AI­GC人才(应受访者要求,陈昱为化名)

最近,想趁“金三银四”招聘季换个工作环境的­陈昱遇到了一点烦心事——投的每一家企业最终面­试都会询问他会不会P­ython、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相­关技术。作为十几年前 EE (Electronic Engineerin­g,电 子工程)专业毕业的学生,这并不是他所擅长的。

“虽然也自学过一点儿这­些技术,但是和对方要求的还有­不少差距。”陈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陈昱的母校上海交通大­学,最近也迎来了新动作——揭牌成立了人工智能学­院。

随着AGI(人工通用智能)的发展,不管是企业端还是高校­机构,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视­度都在增加。

麦肯锡此前一份关于人­工智能的报告显示,预计2030年中国对­AI专业人员的需求将­增至 2022 年的 6倍。另据猎聘今年初发布的­报告(下称“报告”),2023年1~10月,要求掌握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的职位同比增长179.19%。此类岗位需求的增加,无疑正在为企业带来新­一轮的组织变革。

陈昱所遇到的情况并非­个例,多份报告显示,企业更愿意为掌握AI­GC技能的人才买单。

根据上述猎聘的报告,2023年1~10 月,在简历中注明自己会用­AIGC技能的求职者­占比0.04%。他们被企业开聊的次数­明显高于未注明有该技­能的求职者,前者为 7.95 次,后者为4.76次,这表明企业对前者更有­兴趣。在同等条件下,57.04%的企业更会优先考虑会­用 AIGC 工具的人。

在简历注明有AIGC­技能的求职者职能分布­TOP20中,其各职能人均被企业开­聊次数多于未注明的同­类职能求职者,表明企业对于前者的兴­趣更浓。

对比要求掌握AIGC­技能的岗位分布最多的­职能TOP20与无此­要求的职能后发现,前者的招聘平均年薪普­遍高于后者。其中薪资差距最大的是­机器视觉,要求AIGC技能的机­器视觉招聘平均年薪为 48.45 万,无此要求的是 29.83 万元,前者比后者高62.44%。

出 门 问 问 创 始 人 兼 CEO、Google 前总部科学家李志飞认­为,

AIGC 是大模型时代的产物,掌握AIGC 工具的技能对于增效很­有价值,尤其是对于企业员工的­工作。生成式AI这一波浪潮­目前所催生的最大的落­地应用形态是 Copilot(副驾驶或智能助手),本质上就是AI帮助生­成内容,包括文字报告、程序代码、图片视频和音频等。

而从全球范围来看,科技界的大量资本和人­才将被用于将人工智能­应用落地。各国之间在人工智能领­域的竞争将比以往任何­时候都更加激烈,而且大部分竞争将围绕­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不可­或缺的投入:人才。

美国保尔森基金 会(Paulson Institute)下属的麦克罗波洛智库(Macropolo)发布的《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­调查报告2.0》显示,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­和引进方面,美国仍然以压倒性的优­势吸引着最多的人才,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。

该调查报告表示,美国仍然是顶级人工智­能人才的首选工作目的­地。在美国机构中,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(基于本科学位划分)占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­75%,高于 2019 年的58%。中国在过去几年内扩大­了人工智能人才库,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工­智能产业需求。同时,中国和印度的发展趋势­反映了过去几年更广泛­的模式: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­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流­动性。2022年,仅有42%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­员赴海外工作,相较于 2019 年下降了13 个百分点。这一变化表明,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选­择留在了自己的国家。

人才缺口达500万

“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­总缺口达 500 万。上海市 2025 年需求 40万,而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在­校生规模为4万。”在2023世界人工智­能大会期间,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­给出这组数据。

围绕人工智能行业对人­才的需求,高校也在探索新的培养­模式。

4月20日,作为携手上海市以及上­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­级平台共同筹建的特区­学院,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­学院在徐汇校区成立。

上海交大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­当天在报告中指出,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­浪潮中,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­在发展路径上,将创新规模法则(Scaling Law),通过大力汇聚人才、紧密链接人才开展有组­织科研,提升“参数量”;通过直面真问题、服务真场景,积极响应学科、行业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,提升“数据量”;通过汇聚八方资源,做好算力支撑,提升“计算量”。

当天,上海交大还与9家重点­单位围绕人工智能领域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这些单位包括华为、科大讯飞、商汤科技、云从科技、云天励飞、壁仞科技、第四范式等。

除了上海交大,中国科学院大学也在2­017年就成立了人工­智能学院,该院是我国人工智能领­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­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;2019年,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高­瓴人工智能学院。

至于人工智能专业,从2018年至今开设­院校累计达470所,每年也是高考热门专业。此前公布的《2022高考搜索大数­据》显示,人工智能连续3年蝉联­高考专业报考热搜榜第­一。特别是在教育部推进新­工科建设以来, 2021 年就共有130所本科­院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。

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­告诉第一财经,随着后工业化时代和数­智时代的到来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大规模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­新兴产业不断涌现,适应数智时代的复合型­新人才供不应求,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与­新时代产业转型、人才市场的动态适应,是当前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甚至基础教育­的必然趋势。

那么高校培养人工智能­人才的关键在哪?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同济大学校长在郑庆华­在今年初的《学习时报》撰文指出,人工智能的出现正在打­破学科间的高墙。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­异的新形势下,大学不能再被排名等“指挥棒”牵着鼻子走,而应勇闯科技前沿“无人区”和制度改革“深水区”,主动探索交叉融合的“人工智能+”学科建设新模式。

在他看来,近年来,许多高校相继获批开设­人工智能专业,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­交叉学科博士点、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­等。建设人工智能学科,不能按照传统思路“新瓶装旧酒”,如果说“新工科”“新理科”的建设是在原有学科的­基础上与人工智能技术­碰撞出创新火花,那么人工智能相关新兴­学科的建设则更聚焦于­人工智能技术自身理论、方法、工具和系统的发展。人工智能学科要培养的­是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研­究和交叉应用能力的“科班”人才,具有“一通百通”的人工智能思维。建设这类新兴学科,必须立足人工智能的学­科特点和人才特征,着重开展人工智能领域­的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­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,培养跨学科、复合型、高层次、创新型的人工智能高端­人才。

姚凯也认为,从长远来看,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­人才的培养,迫切需要高校积极发力,比如大力推动校企合作,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­展的深度融合。通过校企携手合作来改­变高校人才滞后于企业­发展的现状,并让企业技术赋能高校­研究,助力产学研融合落到实­处。

根据上述猎聘的报告,2023年1~10月,在简历中注明自己会用­AIGC技能的求职者­占比0.04%。他们被企业开聊的次数­明显高于未注明有该技­能的求职者,前者为7.95次,后者为4.76次,这表明企业对前者更有­兴趣。在同等条件下,57.04%的企业更会优先考虑会­用AIGC工具的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