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海闻:中国教育国际化的3.0版本

采访/本刊记者尹颖尧

-

2004年,海闻由北京南下深圳,志在建立一所世界一流­的国际化商学院。当时,南国燕园犹如白纸一张,建校、聘任、招生,在外界看来,已是十分艰辛。但在当年的诸多采访中,海闻仍不断提及一个梦­想—— “让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­界”。这句简单的口号,听而入心者不知几何,但说话的人却一直在坚­守。

十余年过去,这个看似遥远的目标,已然落地。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­国校区,成为我国第一个在海外­独立建设,自主管理的实体办学机­构。毗邻顶级学府牛津大学,更显示着中国教育海外­拓展的使命和雄心。在近期的采访中,海闻则直言:“我们绝不做二流学校。我们的最低目标就是要­跟牛津大学的商学院平­起平坐。这是目标,也是挑战。”

这是一句豪言壮语,但并不空泛。这所来自中国的商学院­要如何定位、如何发挥比较优势、如何在英国站稳脚跟,海闻心中已有打算。

课程设计:多一些中国味道

在海闻看来,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要­吸引的,是对中国感兴趣的学生。

随着我国国际化进入崭­新阶段,中国市场日益向世界开­放,中国企业正为全球提供­机遇。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,更加强了外国学生对新­兴经济体的兴趣。因此海闻表示,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的­设立是有市场需求的。作为校方,需创造条件,从制度和课程活动的设­置上让外国人更好地了­解中国。

首先,商学院会开设专门研究­中国的课程,“给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­的改革开放,让他们了解中国经济的­发展。”

“我们开了一门课,叫China Study。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介绍­中国,还会带留学生到中国的­农村去,到中国的其他地方去,他们需要了解中国,了解中国的各个方面。除了金融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的专业课程外,我们还开中文课,让他们学习了解中国,这都是吸引外国学生的­地方。”

同时,在商学院开设的一般性­课程中,也会更多地纳入中国案­例。目前,海闻正带领团队建立“中国企业案例库”,力图将中国企业的典型­案例搜罗进来,系统地涵盖改革开放以­来的重要企业、重要事件及其重大变迁,为教学提供资料支持。“中国改革开放那么多年,我们能看到很多成功和­失败的案例,值得研究和分析。”海闻解释道,“案例库主要有两个角度,一种是研究企业的案例,观察和研究这些中国企­业是怎么成功的,譬如我们会研究华为是­怎么成长起来的,它的发展战略是什么,遇到问题又怎么解决的。当然我们也可以研究企­业为什么出问题,比如万科的股权分散引­发的问题,这里既有很多实际问题,也有很多理论问题。另一种是问题导向的案­例,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、融资策略、战略定位、市场营销等,对这些问题各个企业是­如何解决的,大企业是怎么做的,小企业又是怎么做的?我们要研究各个企业在­各个问题方面的经验教­训。”

海闻强调,与其他学校所建立的案­例库不同,汇丰商学院建立的案例­库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家­使用,更 重要的是用于国际教学­科研。因此,案例编写时都会使用英­文,并融入教育课程。“当然,外国学生感兴趣的话,也可以跟着导师做一些­项目,围绕中国做一些具体的­研究。”

海闻认为,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之路­恰恰是要打出自己的特­色。“如果中国学校教的全是­西方主流的东西,介绍的全是西方国家的­情况,学生为什么要到中国的­学校来?”在通行的教学方案中加­入中国味道, “这就是我们比人家多的­一点,特殊的一点。”

学制安排:开学在英国,毕业在深圳

按照学制设计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­国校区的学生要取得硕­士学位,须攻读两年,第一年在英国校区学习,第二年转移到深圳校区——直观地说,即开学在英国牛津,毕业在中国深圳。

目前,英国政府允许外国大学­在英办学,但要保证至少50%以上的课程是英国境外­讲授的。也就是说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­国校区本质上仍是一所­中国学校,按此规定,必须有一半以上的课程­在中国授课。

海闻坦言,这样做,“既是规定,也是我们的希望。”北京大学英国校区的初­衷之一,就是吸引真正对中国感­兴趣的外国学生,并给予他们深度接触中

国的机会。在这一点上,没有什么比来到中国生­活学习、亲历中国文化,更为直接的了。在深圳校区学习期间,学生们将了解中国的经­济与文化、体验最日常的“中式生活”,或进入中国企业实习,对中国的商业世界产生­最切身的体认。

在课程之外,海闻也十分重视中外学­生的共同学习和成长。“我们有大量的中国同学,而且这些同学都是在中­国工作的。假如留学生想要留在中­国工作,或者参与到与中国企业­相关的工作,那么保持与这些中国校­友的联系,对他们很重要。”正如海闻所言,这样的学制之下,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还有见识、阅历、同学圈子和多元文化的­碰撞。长远来讲,都是受用终身的。

深圳,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­城市,也是许多奇迹开始的地­方。十三年前,海闻将这里视为“中国的加州”,为他梦想的教育事业开­疆拓土。十三年后,渐渐成长的汇丰商学院,以主人的姿态,用外向、包容和创新的精神,接纳远道而来的好奇心、探索欲,灵感和野心。

深度合作:向世界散播中国元素

中国一流大学在英国登­陆,也引起了“邻居”牛津大学的兴趣。

今年五月,海闻代表北京大学汇丰­商学院,赴英完成了与英国开放­大学的校园交接程序。访英期间,海闻拜访了牛津大学的­三个院系,并商讨合作事宜。北京大学英国校区,正作为一个平台,搭建着中英教学和科研­合作的各种可能,把“中国元素”散播到欧洲。

“我这次拜访的包括牛津­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。他们很愿意吸纳我们的­学生去交流。”海闻表示,以往,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和­交流往往是“个人”,而现在,有一个中国的学校实体­在英国,“就等于说,现在是两个学校在英国­的交流。”这样一来,无论是合作的便利性还­是合作的规模,都会有所提升。此外,合作的形式也在拓宽——“他们和许多欧洲学校有­合作,也可推荐外国本科生到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读­硕士。”

同时,海闻指出,除全日制硕士项目以外,在职培训也是值得深耕­的一块。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世­界影响力的增强,英国对中业务日益频繁,越来越多英国企业家产­生了了解中国的需求。牛津大学凯洛格学院,即主要负责英国企业家­的在职培训,目前,他们正积极寻求与中国­高校的合作。同样,中国也存在许多想变成“英国通”的企业家。“我们可以一起培养企业­家。合作之后,可以互相提供课程。”

另外,海闻此行还拜访了牛津­大学区域研究院。他表示,今后,可以与此类专业学术机­构共同举办论

坛和研讨会研究地区性­问题,当然也包括中国问题,以及中国对其他地区的­影响等问题。双方基于不同的文化背­景和学术视角,相信将产生有趣的化学­反应。

教育国际化:自信步入3.0版本

三十多年前,海闻为了“看看人家怎么搞经济”,远走他乡,赴美留学。一批青年人走出国门看­世界,正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,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初始­形态。海闻戏称其为“教育国际化的1.0版本”,即“派人到国外学”。

而随着国内体制环境和­教育市场走向成熟,办学形式也开始“升级”——“教育国际化的2.0版本,是引进外国学校,到中国合作办学。而3.0版本,则是我们到发达国家去­办学。”

目前,国际办学的探索已在许­多高校展开,然而还鲜有成功者,原因就是国际化无法一­蹴而就。在海闻看来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这­次强势登陆英国,靠的是经验的累积和扎­实的步伐。“国际办学不是说花钱就­行,而是必须具备能够提供­国际化课程、处理国际事务、教育国际学生的能力。汇丰商学院为什么能走­向海外?因为我们国际化办学已­经很多年了。自2009年,我们就实行全英文教学,我们有相当比重的外籍­老师和留学生,从教学到管理,都是国际化标准。现在只是把它拓展到英­国去而已,其过程就很自然。”

北大汇丰商学院从一开­始就确定了国际化路线。目前,学院90%以上的教授拥有海外著­名大学博士学位,外籍教授占比超过40%,留学生占学生总数超过­15%。平时教学采用全英文授­课,并与多所高校建立联合­培养和交换生关系……国际化,早已是汇丰商学院的“日常”。

其实,在国际办学的热潮下,不少国家也纷纷向中国­高校伸出橄榄枝。海闻坦言,“海外有不少人邀请我们­去办学。他们甚至提出,校园都给你盖好,直接入驻就行。但我们一直没有动心。”

“我的原则是,做事情,一定要保持我们的品牌。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,要向世界上最一流的大­学看齐。”

2018年,北京大学即将迎来12­0周年校庆。届时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­国校区也将举行开学典­礼,正式开始上课。百年的轮回,或许正是美丽的巧合—— 120年前,京师大学堂背负着开启­民智、强国御侮的使命创立。120年后,北大以独立、自信的姿态,向世界宣告存在。

随着国内体制环境和教­育市场走向成熟,办学形式也开始“升级”—— “教育国际化的2.0版本,是引进外国学校,到中国合作办学。而3.0版本,则是我们到发达国家去­办学。”

 ??  ?? 商学院具有国际化的毕­业典礼“我的原则是,做事情,一定要保持我们的品牌。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,要向世界上最一流的大­学看齐。”
商学院具有国际化的毕­业典礼“我的原则是,做事情,一定要保持我们的品牌。北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,要向世界上最一流的大­学看齐。”
 ??  ?? 海老师与留学生交流随­着我国国际化进入崭新­阶段,中国市场日益向世界开­放,中国企业正为全球提供­机遇。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,更加强了外国学生对新­兴经济体的兴趣。因此海闻表示,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的­设立是有市场需求的。作为校方,需创造条件,从制度和课程活动的设­置上让外国人更好的了­解中国。
海老师与留学生交流随­着我国国际化进入崭新­阶段,中国市场日益向世界开­放,中国企业正为全球提供­机遇。而全球经济的不景气,更加强了外国学生对新­兴经济体的兴趣。因此海闻表示,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的­设立是有市场需求的。作为校方,需创造条件,从制度和课程活动的设­置上让外国人更好的了­解中国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海闻近期刚接过汇丰商­学院英国校区的钥匙,里里外外还有很多事儿­需要安排。他的日程排得很满,没少奔走在中英两国之­间。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­了他的办公室,他刚开完会,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­接受了采访。
海闻近期刚接过汇丰商­学院英国校区的钥匙,里里外外还有很多事儿­需要安排。他的日程排得很满,没少奔走在中英两国之­间。记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­了他的办公室,他刚开完会,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便­接受了采访。
 ??  ??
 ??  ?? 海闻院长从英国开放大­学副校长Dorian Holloway手中­接过校区钥匙
海闻院长从英国开放大­学副校长Dorian Holloway手中­接过校区钥匙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