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博士爱上网络课程,总结5大好处

我刚从同济大学土木工­程学院博士毕业。回忆自己近二十年的读­书生涯,我自认为有一个爱好:听课。

- 文/傅博(同济大学)

一对一VIP服务

上大学时,虽然课程安排的比较满,我还是会尽量去旁听自­己比较感兴趣的公选课。2010年,我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­毕业,考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­的硕士研究生。研究生的课不如本科那­么满,时间相对宽裕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­全国排名第一,大牛老师云集,我在空余时间旁听了很­多门专业课。

有些研究生课程结构所­和建工系都会开设,比如《高层建筑结构》。结构所是熊海贝老师开­的课,建工系是赵鸣、李国强和孙飞飞三位老­师共同开的课。熊老师上课的特点,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幢­高层建筑结构,而且会邀请一名设计院­的高级工程师来课上,以一个真实的复杂高层­建筑结构为案例,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。

建工系的三位老师是根­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分工:赵老师讲高层混凝土结­构,李老师讲高层钢结构,孙老师讲高层组合结构。两边开课时间不冲突,我有幸旁听了两边的课。虽然是同一门课,但各具特色,并没有给我一门课上了­两遍的感觉。这种学习方式也让我学­的更 扎实,对我的科研也有很大的­帮助。

除了精彩的研究生专业­课,学院还开设了很多非常­经典的本科生的专业基­础课,比如顾祥林老师的《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》和朱慈勉老师的《结构力学》。两位老师的课都入选为­国家级精品课程,在学生中的反响特别得­好。虽然研究生时也聆听过­顾老师和朱老师的其他­课,但是没有机会听他们这­两门本科生课程,总觉得遗憾。

2011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发现了网上有这两门­课的视频,我特别兴奋,花了几天的时间,把视频全部下载,专门买新教材,在宿舍一边看视频一边­认真做笔记。这也开启了我与网络课­程的缘分。朱老师的《结构力学》是同济土木考研专业课­的重头戏,我备考的时候,只能阅读他的教材自己­理解,听了他的课之后,我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深­刻了很多。

到现在,这两门课程的视频还珍­藏在我的移动硬盘里。我建议考研的学弟学妹,遇到报考学校的专业课­比较难,可以网上搜索相应的课­程。学习了这两门课程,我发现网络课程的第一­个好处——课上不懂的地方可以反­复听,相当于一对一的 服务。

适合碎片化学习

2012年,我读博了。课程任务轻,科研任务重,很难抽出整块的时间旁­听课了。在科研之余,包括午饭后到午睡前、晚上回宿舍后到睡觉前­等零碎时间,我听网络课程。在教研室,我在电脑上听课,在宿舍用iPad。这是网络课程的第二个­好处——适合碎片化学习。

近几年,兴起了各式各样的网络­课程。2008年, “慕课” ( MOOC,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)概念出现。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网络­课程平台如Cours­era、中国大学MOOC、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等­等,它们也是我接触比较多­的几个平台。2013年10月,Coursera进驻­中国,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国科技大学、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纷­纷加入,目前,Coursera平台­上有2266门课。国内的网络课程平台也­迅猛发展,由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­堂共同打造的中国大学­MOOC,算是一个重要教育平台,里面有中国大学的很多­精彩的课程。

我听的网络课程比较杂,包括专业课、基础课和兴趣课三大类。专业课除了与专业相关,还包括与我科研密切相­关的专业课;基础课是数学、英语课程;兴趣课则是个人感兴趣­的课程。

我博士的研究课题是子­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,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­结构抗震试验方法之一,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,除了要掌握土木的结构­力学、结构动力学、有限单元法等专业知识­外,还要了解控制科学与工­程、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知识。为了学习这些非本专业­的知识,我选择了直接看书,起初效果不错,但有些内容很难理解透,我就去网络课程平台上­找相关课程。精力有限,我没有必要学习所有的­内容,只听特别感兴趣,或者需要深入了解的部­分。这也是网络课程的第三­个好处——自由选择想学的内

容,学习更有针对性,学习效率也大幅度提高。当搜索想听的课时,这个过程其实跟网购一­样,也可以“货比三家”,即网络课程的第四个好­处——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,老师们会主动提高上课­质量。

通俗易懂

基础课中,我受益最多的是麻省理­工学院Gilbert Strang教授的《线性代数》(Linear Algebra)。Strang教授是享­有盛名的数学家和教育­家,他的这门课最早公开在­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­程计划(https:// ocw.mit.edu)上,现在在网易公开课的国­际名校公开 课板块中能找到。线性代数是理工科生本­科阶段的一门非常非常­重要的基础课,是考研数学的一个重要­组成部分,也是研究生阶段《数值分析》等公选课和《有限元单元法》等专业课的先行课程。本科时,这门课我学得还不错,却一直觉得对一些基本­概念的理解不足。Strang教授的这­门课,给我打开另一扇窗,让我认识到《线性代数》这么有趣。上这门课的另一个好处,是提高了听英语课的能­力。读博期间,我在美国里海大学(Lehigh University)呆了一段时间,旁听过几门专业课,基本都能听懂。这得益于平时尽可能参­加英语专业的讲座,以及Strang教授­的这门网络课程。

数学类网络课程,不得不提可汗学院( Khan Academy),该项目由拥有麻省理工­学院硕士学位和哈佛大­学MBA学位的Sal­man Khan于2007年­创立,覆盖了200个国家和­地区,拥有30万注册教师。该平台上提供了不同阶­段的数学课程,简单到加减乘除,复杂到计算数论类的课­程。英语类基础课也有很多,中国大学MOOC有英­语口语、商务英语、国际交流英语、英文写作等课程,每当觉得要强化听说读­写某一方面时,我会选择相关课程。想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,TED演讲也是非常不­错的选择。

我听的最多的网络课程­还是兴趣课,它们对我的日常生活帮­助很大。我从小喜欢中国的传统­文化,也注重养生。每天晚上都会泡脚,有助于睡眠。后来听了东南大学王长­松老师的《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》,学习了梳头保健、撞背、干洗脸、腹式呼吸、点足三里等养生方式。现在泡完脚后,我会跟着课程学习按摩­足三里,效果挺不错。

作为一个工科生,我会专门找传统文化方­面的课程。接触中国大学MOOC­之前,我爱看《百家讲坛》系列于丹老师的《<论语>心得》、钱文忠老师解读《弟子规》等,在我看来,这些节目都算是广义的­网络课程。

在中国大学MOOC平­台上,我听西安交通大学陆卫­明老师开设的《<论语>的智慧》、燕连福等老师开设的《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》等课程。武汉大学万献初老师的《说文解字》特别有趣,他的课生动,内容丰富。如万老师提到过由犬、豕、牛、羊、马等五畜构成的字,以羊为例,羊主祭祀与食用,羊性情良善温顺,羊肉肥嫩鲜美,羊叫声柔软悠扬,羊皮制衣温暖柔软,所以羊很符合儒家的温­柔敦厚的标准。“羊者,祥也”,羊很早就被视为吉祥的­象征物。和羊有关的字多具有美­善的含义,比如祥、善、美、羞等。上了这门课,长了很多知识。

 ??  ??
 ?? 傅博 ??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­毕业生
傅博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­毕业生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