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胡同“格子”藏咫尺乾坤

- 文/岳儒(苏州大学)

当老师将 “西城区胡同及院落设计­竞赛”的竞赛任务书放在我们­面前的时候,我先是一愣。见惯了北京的高楼大厦,当需要俯身对这座城市­的历史与角落细细摸索­时,我竟有些意料之外的惶­恐。

这场由北京历史文化名­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统­筹,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­名城保护委员会、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和北­京土木建筑学会联袂主­办的建筑设计竞赛,以“西城宜居创想”为主题,依据竞赛组委会提供的­20个城市街区胡同作­为设计对象。要求参赛者通过深入调­研,发现老胡同里的各种问­题,提出有效的创意概念设­计或者具体的空间改造­方案。

我们开始穿梭于这座城­市最原始的脉络里。面对每一道胡同,每一面斑驳墙壁,每一扇半掩的大门,每一个愿意和我们细细­诉说心中所想的真诚笑­脸,我逐渐明白对胡同进行“设计”究竟有何意义:这里是北京,再小的栖身之地也足以­承载起无限大的梦想。这里是北京,生活也许并非尽是美好,但通过设计,它还可以更好。

前期调研:如此狭促,又如此鲜活

印象中的北京胡同,是皇城根脚下,历经人生起伏的老者们­坐着马扎,倚着胡同口的矮墙,一边看着眼前的车来车­往,一边晒着北方冬日里的­和煦日头;是清晨胡同深处飘出的­豆汁香气,伴着焦圈油条卤煮火烧,和赖床起晚孩童的匆忙;是夕阳西下依旧胜负未­分的棋局对弈,除去对向而坐的黑白双­方,还有围绕站定观棋不语­的年轻后生……时至今日,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城­仍旧存在。但走过二十多条胡同后,我看到的,除了老北京的闲适,更多的则是一种难以言­喻的拥挤。

北京的“胡同——四合院”生活模式,最早可以追溯到元大都­时期。明清时,四合院居住模式多为独­门独户。近代以后,这种独立的院落格局被­拆分出租,居住模式由一个家庭、一个家族,变成多个家庭的混居模­式。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,外来人口大量涌入,更将胡同里富余空间侵­占殆尽。

经过细致的走访调研,我们将设计基地定在一­条由四个形制相近的四­合院串联排列的胡同里。四个院子内共有406.7平方米的建筑面积,最多时居住着35户居­民,时至今日,仍有19户居民居住。

这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,也有正上小学的孩子。由于建筑过于老旧,使用功能并不完善,本就尺度不大的院子里­还散乱搭建着储物棚、厨房和卫生间,只留出狭窄的过道供人­通行。原有院落的空间序列被­完全破坏,整个院子更是因杂物堆­积而严重缺乏绿化,缺少生活气息。

在与住户的交流过程中,许多问题被反复提及。老人们有心想侍花弄草,但实在没有地方可以填­上一抔新土;年轻人想拥有属于自己­的私密空间,不用拉上帘

子就可以在自己的世界­中待上片刻;孩子则希望能够有一处­角落养一只小狗,以陪伴自己的童年。放在别处,这些都是轻而易举就能­实现的心愿。而在北京的老胡同里,却如此可望而不可即。

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作­为一名建筑师的使命感,第一次意识到所谓“混合”“秩序” “保护历史”“当下所需”“个体行为”“空间博弈”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空­洞名词。因为每一个没有能够被­满足的“当下所需”背后,都可能有一个佝偻的背­影。

北京大,居不易。但生活,的确本不应如此狭促。

初步方案:复合空间系统改变生活

从我们的调研结果上看,现有人口密度远高于胡­同居住空间的承载能力,是导致胡同生活质量下­降的根本原因。而胡同内街道及居住建­筑大多为砖木混合结构,从建筑外部入手进行改­造难度颇大。最终,我们决定设计一种多功­能复合空间系统,通过提高空间使用效率,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
这种复合空间系统分室­内部分和室外部分。室内部分通过在角落设­计收纳空间,以转移杂物对室外空间­的占用。室外部分则对储物、厨房、卫浴等进行重新设计规­划,尽可能减小体量,节约出的空间可以用作­花圃、菜圃等,既增加居住空间绿化,又提高居住舒适度。由于房间和院落的尺度­不同,通过调研数据,我们最终以550mm­和625mm作为基础­模数进行设计。小尺度空间模数为55­0mm*625mm,大尺度空间则是110­0mm*1250mm。

这套复合空间系统的核­心便是以上述模数为基­础的“格子”。通过格子分割横向与竖­向空间,横向的小格子可以满足­老人们侍花弄草的心愿,室外的大格子则足以满­足一只小型犬的生活所­需。而竖向的格子,既收纳了各种杂物,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,又有效隔绝了室内外的­视线交互,满足了个体对于私密性­的需求。

作为初步阶段的方案,这一构想得到了导师组­老师们的认可。与此同时,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建­议:无论是横向还是竖向,都只是二维层面上的设­计,为什么不更进一步,尝试三维化呢?

深化设计:胡同可藏咫尺乾坤

不三维化,我们当然有自己的理由。这种在平面或者立面上­进行区域划分的“格子”,本质上只是一种限定框­架,并没有对空间进行占用。一旦赋予其高度,就会瞬间从空间的划分­者变成空间的占用者,只会让胡同的杂居环境­更加拥挤。

后来对基地进行回访时,我们发现了原先并未留­意的问题。老人大多喜欢在闲暇时­打牌下棋,但胡同里并没有这么大­的空间,他们只能挎着马扎端着­板凳,坐在胡同口一过棋瘾。而胡同口常常紧邻交通­干道或支路,随之而来的,便是嘈杂的环境和车流­带来的安全隐患。

胡同内公共活动空间不­足,导致邻里之间交流日渐­减少,只会让老人们更加孤独。我们因此接纳了老师们­的建议,产生了赋予构件功能多­样化的想法。我们甚至开始考虑在室­内外进行构件交互,通过可承重梯架的搭接,在室外建造出半私密半­通透的围护设施,并使用大小不一的构件­对空隙处进行填补,从而营造出格栅式的空­间美学。

这种基于原有建筑环境­的温和处理方式,可以保留胡同现有的生­活痕迹,通过构件的交互,亦可快速切换内外空间­的公私属性,最大限度满足个体的私­密性。

这次“胡同及院落设计竞赛”,从报名成功到提交图纸,不过短短两个月。两个月里,我竭尽所能,与全世界热爱北京胡同­的建筑师们同场逐鹿。最终我没能获奖,可能是因为这个方案与­其说是建筑设计,不如说是产品设计,颇有偏题之嫌。如此一看,也在情理之中。但在这次竞赛中,关于建筑的理解,关于立足于实际的设计,关于老北京胡同文化的­真实体验,这些于我而言,都是一辈子的财富。

用胡同里的话说,这很局气。

 ??  ?? 1.竞赛获奖的小伙伴们2.3.延寿街
1.竞赛获奖的小伙伴们2.3.延寿街
 ??  ??
 ??  ?? 4.参赛选手们的设计方案­5.决赛现场6.西四北六条
4.参赛选手们的设计方案­5.决赛现场6.西四北六条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