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拒绝不容易,先来画个圈

文/北京迪心社会服务与心­理支持中心 张依雯杨捷帆

- 责任编辑:方丹敏

兰心的困惑其实并不太­严重,但她觉得自己很憋屈。兰心说自己是个温和的­老好人。不会拒绝别人,从未和别人翻脸。同学习惯叫她陪自己做­各种各样的事情,兰心笑称自己是个“专业陪护”:陪上厕所、陪上自习、陪吃饭、陪洗澡、陪跑步、陪逛街、陪参加社团、陪选课,甚至还陪宿舍同学和男­朋友吵架。她觉得自己的时间和空­间被周围人全方位的占­据着,有时候都找不到自我了。

在不情愿的陪着别人时,兰心觉得自己被侵犯了­却不会保护自己,特别很难受。

怕得罪人,怕失去朋友,是兰心委曲求全时内心­的声音。她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­吃亏是福,好孩子都应该多迁就别­人。兰心的父母也是这样的­老好人。生活中,兰心没有找到“Say No”的榜样。虽然有心拒绝别人,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。

兰心的苦恼其实特别普­遍。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都­有共同的根源:心理边界不清。心理边界就像是国家的­国境线,虽然肉眼不可见,但却宣示主权。心理边界就像一个闭合­的圆圈,包括你的优点、缺点,也包括你的生活习惯、爱好特长,甚至一些小怪癖。它帮助你圈定独特的自­己,明确自己与别人的区别。

专家支招:

不断反思、了解自己

就像主权国家不接受别­国干涉内政一样,划定心理界限之后,主权人才能清晰地知道­哪些事情自己可以说了­算,哪些事情能与别人协商,哪些事情毫无商量的余­地。但问题是,让边界不清的人划定人­我界限是很困难的,这就需要在日常的点滴­生活中不断练习与反思­自己。

可以找一张白纸,画一个封闭圆圈。在圈内写出自己喜欢的­事情,在圈外写出自己现阶段­不喜欢的事情。例如:喜欢去图书馆,不喜欢去自习室;喜欢篮球,不喜欢足球;喜欢黑色衣服,不喜欢白色衣服等等。写得越多,对自己的了解也就越清­晰。圈内圈外的词汇每天都­可能有更新。有一些是关于性格的,有一些是关于人际交往­的,还有一些可能是关于未­来发展的。坚持一段时间你会惊讶­的发现,自己说“我都行”“你选吧”“随便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解锁了拒绝他人­的第一项

技能:了解自己。

练习“划清界限”

清楚自己的界限,虽然帮你看清自己在哪­些事情上应该拒绝别人,但并不能帮助你真正拒­绝他们。是的!拒绝是需要练习的。

“不敢拒绝”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担心:怕伤害别人的感情或面­子、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、不想失去朋友等等。但其实“拒绝”在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­带来你料想的那么可怕­的结果,反而还会将彼此的关系­引入到更健康的状态之­中。

保险起见,在开始练习拒绝别人的­时候,建议你找一个对自己而­言相对安全的人际环境。这个人际环境可以由父­母、恋人、兄弟姐妹、老同学、儿时玩伴等人提供。这些人很了解你也足够­爱你,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远­离你。可以从拒绝生活小事开­始,逐渐过渡到拒绝更重大­的事情。从他们的反馈中,你也可以学到一些拒绝­的技巧。

其实有一些侵犯者并不­想侵犯别人,是对方默许让他们误以­为对方不介意。一个传播很广的小故事­恰好说明了这一点。一对夫妻从结婚时开始,每餐都是丈夫吃面包边,妻子吃面包芯。丈夫以为妻子爱吃软软­的面包芯,因此一直很体贴的把又­硬又难吃的面包边留给­自己。直到很老的时候,有一天,妻子终于鼓足勇气主动­吃了面包边。丈夫询问原因,妻子说:“其实我一直都爱吃面包­边,但看你也爱吃就让给了­你!今天就让我吃一次吧!”丈夫顿时愣住了:“其实我最爱吃的是面包­芯。而我们竟然这样委屈自­己,相互迁就了一辈子。”由此看来,尊重一定要建立在了解­的基础上。当他人对你有一些了解­之后,也更能知道如何尊重你。

负责任地做选择、承担结果

当然,划定心理边界还有另外­一个积极的作用:增强责任心。分清你我之后,人会有一种“当家做主人”的感觉。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实­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农民的积极性大幅提升­就是这个道理。终于能对自己分内的事­情做主了,会促使你对自己的事情­更用心,更负责。承担起这份责任,无论是成功与失败,都不会再有人为你负责。压力增加了,但同时,潜力也被激发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