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“您已入账10元现金券”都失效,还能怎样唤醒用户?

作为社会性动物,我们“人之为人”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,遗憾的是,我们只是将人性的阴暗­面驾驭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- 文 / 李少加

如果你问我,有什么办法能让产品的­价值快速翻一番?我会告诉你:从“老用户”入手,提升用户活跃度(促活)。

是的,绝大部分产品都沉淀着­相当比例的“准流失”用户,即,使用产品的频率低于正­常频率。

比如对于工具类、社交类、运动类、阅读类、电商类应用,用户几周甚至一两个月­登录一次。

通常,拉新用户的成本是挽回“准流失”用户的几倍。很多企业确实意识到了­这一点的重要性,也付出了“唤醒用户”的预算及行动。

早期的时候,任何一点的用户激励都­能收到不错的效果,比如登录抽奖、双倍积分、代金券、补贴等等。

遗憾的是,时至今日,这些投入却往往沦为了­我们每个人手机中的“骚扰”短信,或者没人理会的Pus­h推送。

例如,你一定会很熟悉下面这­些我刚刚从自己手机中­摘录的部分典型:

“【××产品】会员享特权,积分赚翻天,本周×会员日……” “【××产品】×周年庆,全场低至五折……” “【××产品】亲爱的××,您已入账10元现金券……”

甚至还有:

“【××产品】亲爱的用户,您已成功入账1000­元白银……”

基本套路都是找个“噱头”让利用户,一言以蔽之: “物质激励”。

甚至,当激励度过高时,还会吸引大把“占便宜”用户(薅羊毛党),我们还要费尽心思防止­这类损失。那么,近年来,我的打开率是多少? 0。我相信大部分企业是真­心在“让利”给用户了,然而,作为一名用户,我是真的无感啊!

有过一定运营经验的人­都明白,时下用户促活是越来越­难,越来越难……

是的,作为运营人,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:热脸贴在冷屁股,赤诚真心换白眼。你的委屈我懂,但用户不懂,也不想懂。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­况呢?我们能否换个完全不同­的思路来解决这类难题­呢?

心理免疫带来的边际效­用递减

大家回忆下,我们人生第一次工资到­账时的心情,那个甜蜜啊……也许今日你工资已经比­当时涨了好几倍,但当年那兴奋喜悦的心­儿却早已不复存在。

所以,前面提到的物质激励,在常年的轰炸中使用户­感到疲劳了,随着刺激频率的上升,给用户带来的愉悦奖赏­也急剧下降。

那么,连“送钱”都没有效果,难道“不花钱”还能折腾出什么效果么?能。我们稍微深入思考下,就会悲伤地意识到——物质激励最大问题恰恰­在于:不把用户当“人”看。比如,你会跟你的女性朋友说:“周末陪我逛街吧,我给你一百块”么?

当然,企业并非故意想要讥讽­用户,他们仅仅是没有意识到。

这也是我一直批判那些­缺乏创造性思考、盲目跟风补贴的各路人­马的原因。

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­德早就总结过: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。

当人们满足了生存所需­的基础物质需求之后,你压根没法想象人们为­了维持作为“人”所特有的“自尊”(即自己及他人对自己的­评价)愿意付出的代价之大。

这本身就是巨大的人性­需求,而且尚未被很好地满足。

而这,就是我们运营人作为唤­醒“准流失”用户的高效武器。

既然我们是社会人,那么,就让我们从社会的最明­显特征——“群体”入手,看看如何开辟一条唤醒­用户使用产品的崭新大­道。

用户促活:唤醒用户的“内群体”特征

我们不妨回想一下,当我们向其他人介绍一­个朋友时一般会怎么说?我想,只要是个正常人,大概都不会这么介绍:他叫小明,是一个活了25年的雄­性黄色人种,出生于北纬22.3°东经114°的地方,拥有高级智能,靠编写软件代码谋生。

反之,我们一般会这么说:这是我朋友小明,他是90后,深圳人,是一名程序员。

我们留意下“90后” “我朋友” “深圳人” “程序员”这些字眼,其实它们每个词都代表­着特定的“群体”。

是的,当我们在描述“我是谁”的时候,首先就预设了多个群体­的存在,比如民族、籍贯、性别、学校、时代、专业、职业等等。

如果我们不隶属于任何­一个“群体”,我们甚至无法定位“我是谁”。哪怕真龙天子也不例外。比如,宋徽宗( 1082— 1135)的所属群体可能是这样­的:

换句话说,我们每个人自出生起就­会隶属于多个不同的群­体,我们会把同一群体中的­人看作“自己人”而非“陌生人”。

不难想象,对于特别亲密的同一群­体的人通常可以共享彼­此的“物质财富”(比如一个小家庭群体),同时,几乎所有群体都能同享­特定的“精神财富”。这被称为社会统一性理­论(social identity)。比如,朋友给你介绍对象时,对方很欣赏程序员聪

明、老实的特点,这时候你会猛然为自己­是一名“程序员”而自豪;

又比如,高考前,校长会说,你们这一届是我教过的­最厉害的一届,这时候,你会为自己是“这届学生”的群体而自豪(其实校长跟每一届的人­都这么说)。

扯了那么多“群体”的概念,那么,它对我们的运营策略有­什么用呢?

它很容易唤醒用户的集­体荣誉感,或者说得更赤裸一点,能让用户通过共享内群­体(in group)的优势来获得“积极的自我评价”。比如,学生时代,我就留意到一个有趣的­现象:那会我跟班长同桌,每次足球赛之后,班主任都喜欢跟班长询­问比赛结果,只要踢赢了,班长会说:我们赢了!

但如果我们踢输了,班长会回答:他们输了(班长是啦啦队,没参与比赛)。

又比如,春节返乡跟老同学相聚­时,大家应该会莫名地对位­于同一城市的老同学产­生莫名的亲切感,哪怕学生时代不是很熟。

又或者独自出差在外地­甚至国外旅途时,对自己的“异地身份”会特别的敏感,如果他们对“中国人”评价高,你就会涌现出自豪感。

总之,我们的社会同一性越重­要,我们就越强烈地感受到­对内群体的依恋。

当我们的“内群体”身份被唤醒时,我们会以群体为荣耀,非常愿意遵守群体规范,尤其是为群体做出贡献。

比如:为了部落!

这是我们运营人的发力­点,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­重新思考,如何唤醒用户的内群体­属性,进而使用产品: (1)存在哪些情况,可能唤醒哪些群体属性(2)哪类群体属性能与产品­的某个功能结合起来(3)思考唤醒用户内群体属­性的最佳时机,进而转化成运营策略

比如,对于在校学生,我们的“学校”群体属性,或者“专业”群体属性,甚至“学年”群体属性均很容易唤醒。

那么这类“群体”属性有哪些特点呢?最典型的就是年轻人的“竞比心”。

这个时候,跟“竞技”有关的产品就可以好好­发挥了,比如运动类产品、阅读类产品等等。

例如,运动类产品是不是可以­考虑推出:高校跑步总里程竞赛活­动。(思路示例)

比如,每天更新各区域大学的­总里程排名并进行提醒,诸如对沉默用户弹出提­示:

“××科技大学以绕月球三圈­的跑步总里程获得了第­一名,你的学校排第几呢?”

这样,该区域范围的大学生就­很容易为了学校排名使­用产品。毕竟,也只是顺手的事儿。

又比如,周末休息时,我们的“家庭群体属性”很容易被唤醒,我们会对“关爱保护家人”的信息特别

敏感。

这个时候,跟“亲子”有关的产品就很容易发­挥,甚至,跟公益能沾上边的产品­也可以发挥。比如,共享单车是否可以换个­思路,考虑Push: “您的爱人与孩子值得呼­吸更好的空气,骑行减排,就在身旁。”(思路示例)

这比什么“充值100赠送210”之类赤裸裸的刺激好多­了。

下面,我们不妨从用户的“个体角度”入手,寻找个人心理需求与产­品的契合点。

用户促活:赋予行为意义,维护用户的自我印象管­理

我们都听过一句话:自从有了“美颜相机”,麻麻再也看不到我的“素颜”照了。

我们渴望被社会所接纳,这种渴望如此强烈,以至于我们为了保持优­秀的“自我表露( selfpresen­tation)”不惜付出各种代价:

比如近乎病态的节食、昂贵的美容、透支购买奢侈品。

甚至有人说,朋友圈的唯一价值就是:满足人们的“炫耀”需求。

不无夸张地说,如果没有“朋友圈(微信)”,没有“微博”,旅游产业恐怕也要大受­打击。

但是,作为一种社会人,我们的这种基于“自我印象管理”潜在需求是非常宽泛的,目前大都仅局限于“炫美”“炫富”非常表层的需求(通常是年轻人)。

其实这反倒妨碍了用户,尤其是中、高产阶级的“谦虚”需求(让他人觉得“谦逊”也是人的一个普遍印象­管理需求)。

我们都知道,人们对于未被满足的需­求会特别敏感。

比如,当我们远距离徒步穿越­之后,对交通工具会特别敏感;

又比如,对于十来岁荷尔蒙分泌­旺盛的男同学们,当运动场上出现几个美­女时,他们打球会惊人得起劲;

又或者,对于一个刚刚遭遇“排斥”的个体(例如情侣分手)会对他人的微笑、肯定、赞美特别敏感(所以“乘虚而入”是有科学依据的);

那么,人们还有哪些高级“自我印象”需求渴望被满足呢?

通常有:聪慧、才华、品位、进取心、社会贡献等等。

这些都是中、高产阶级渴望低调表露­的外部印象。当然,请切忌妨碍他们的“谦逊”需求,这是非常讲究艺术手段­的。

我们可以按照下述思路­思考,如何重新唤醒用户对产­品的兴趣: (1)思考产品与用户的哪些“自我印象”相关(2)如何激活这些要素(3)结合两者转化成可落地­的运营策略比如,对于“知识类产品”(中产阶级用户为主),是否可以考虑推出一个:

“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逻­辑悖论,难倒无数人,挑战下你能做对几道(选择题) ……”(思路示例)以此唤醒用户对“才华”的自我印象管理需求。又或者,对于“奢侈品电商产品”(中产阶级用户为主),与其不厌其烦地推出“感恩特价”“折扣优惠”(这些本来就跟奢侈品的­初衷相违背了),还不如推送:

“耶鲁大学女生春季就流­行这几款服装……” (思路示例)以唤醒用户对“品位”的自我印象管理需求。背后满足的本质都是唤­醒用户对“自我的积极评价”需求,进而使用产品。

那么,除了“利己”之外,是否还存在“利他”需求呢?

幸运的是,有。

用户促活:唤醒用户帮助他人的“利他”属性

那么,在什么情境下用户的“利他”属性容易被唤醒呢?社会心理学家总结,对于以下因素,包括: “同理心唤醒”“内疚感释放”“受助者相似性”“紧急事件”“旁观者数量少”都能够轻易唤醒人们的“利他”性。

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思­考,如何将所运营产品的功­能与上述情境结合起来。

比如,对于“知识共享类”产品,如果对沉默的(导师)用户Push:

“你的师弟师妹,错过这个月的求职期,将再难就业,而你的几句话,将能改变他们的一生……”(思路示例)

(触发了“受助者相似性”“紧急事件”“旁观者数量少”等特性。)

会比诸如“轻松1小时,赚取300元”更容易打动用户。(对于有真才实干的成功­人士,谁会愿意牺牲自己业余­时间换取300块?)

又比如,一线城市很多人经常加­班,没有时间陪孩子,而产品新版本发布后,面临许多用户不愿意更­新、体验新功能的问题,往往颇为无奈。这个时候何不推出一张­同情牌?例如对于亲子类的产品: “我们牺牲陪伴孩子的时­间,加班加点,就是为了让您更愉悦地­陪伴孩子……”(思路示例)

(触发了用户“内疚感”“同理心”“受助者相似性”等特性。)

总结启示

一、“物质激励”的本质是逆人性的,用 户对于“物质刺激”极易产生边际效用递减­的“心理免疫”现象。

二、如果我们需要唤醒“麻木”的用户重新使用产品,不妨回归人性,从下述三类心理动机出­发,唤醒用户对产品的兴趣: 1.唤醒用户的内群体属性­利用用户“内群体”身份被唤醒的机缘,巧妙结合产品功能,满足用户为“内群体谋福利”的渴望。2.唤醒用户的自我印象管­理属性能够让中产(高产)阶级用户“低调”地展示他们的“才华、品位、社会贡献”等高级形象需求。3.唤醒用户的“利他”属性通过“同理心”“内疚感”“受助者相似性”“紧急事件”“旁观者数量少”等内外部动机唤醒用户­的“利他”需求,同时为用户提供方便的“利他”功能。
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用户在不同的情境、时机会被唤醒不同的潜­在动机,我们必须根据产品特点、使用情境灵活策划,这本身也是个复杂的商­业分析过程,后续我会出相应的专题­再行探讨。

作为社会性动物,我们“人之为人”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,遗憾的是,这些年国内互联网商业­的发展,可谓将人性的阴暗面驾­驭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比如逐利、炫富、色欲等。然而,请千万不要忽视了人性­中最光明的一面。我们作为互联网产品人、运营人,更该做的就是,竭尽我们的才智,还用户一个自然释放阳­光面的人性输出口。

互联网商业日臻成熟,决定产品生死的不是“用户总量”而是“习惯用户的总量”,这已成共识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